他是明朝第一叛賊,連吳三桂都自嘆不如
明朝歷史很輝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算大明滅亡了,也從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崇禎皇帝寧願自縊,也不願意做俘虜,只能說一句,大明真有骨氣。
說起大明滅亡的原因,無外乎腐敗橫行,天災不斷,以至於民不聊生,這是內部原因;外部女真族虎視眈眈,農民揭竿起義,但是還有部分原因,比如叛賊。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叛賊之中,吳三桂算是一個,明崇禎帝時,他擔任遼寧總兵,鎮守山海關,算是重中之重,可是他居然獻關降清,成為明朝大叛賊。
吳三桂還好,本來人家要去京城勤王,得知崇禎帝煤山自縊,迫於女真族實力,只能獻關降清,相比於大明重臣洪承疇,他只能拜第二。
萬曆四十三年,23歲的洪承疇參加鄉試,成為了舉人。
24歲,他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為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很受大明皇帝重用,先是任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一路青雲直上,成為陝西三邊總督,當然與他幾次鎮壓農民起義成功相關。
崇禎十一年九月,清兵兩路南下,京城戒嚴。兩面受敵的明朝趕緊將西邊的統帥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兵入衛。
但是皇太極狡猾,忽然攻佔義州,以此為基地,對錦州進行了圍攻戰,為了挽救遼東問危局,洪承疇又被派往寧遠救援,卻因清軍狡猾,切斷了糧道,以及救援之路,洪承疇不幸被俘。
順治元年,洪承疇從睿親王多爾袞率10萬大軍南下攻打大明,多爾袞利用洪承疇之謀,真正將大明覆亡,這是其中之一。
其二多爾袞在江南頒布了「剃頭令」,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反抗,沒辦法叫洪承疇來處理。
洪承疇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江南,但同時也殺死很多抗清義軍。
假如洪承疇沒有降清,大明沒有那麼快滅亡,清朝也沒有那麼容易開國。


※中國古代七大刺客,最後一個很奇葩
※此人刺殺過秦始皇,幫劉邦平定天下,最後隱居修仙
※古代文人騷客為什麼愛逛青樓?原因很簡單
※史上最痴情的五位皇帝,最後一位為愛出家
※這位明朝太后很牛,逼萬曆皇帝寫檢討書,成就了四十年盛世
TAG:縱古談今 |
※唐朝四大叛賊,安祿山在列,第一名無疑是他
※造反文章第一人,皇帝看後竟忘了他是叛賊,惜其才還想重用他
※慈禧一心想廢光緒立此人為帝,卻被他親爹一昏招徹底攪黃,一年後被打成「叛賊」客死他鄉
※唐朝五大叛賊排行榜,侯君集上榜,第一不是安祿山
※他對皇帝忠心耿耿,寧願凌遲也不投降叛賊,網友卻說:他太蠢了!
※叛賊逼宮的前一晚,崇禎一家哭著吃完晚飯後,皇后便揮刀自盡了
※他是荀彧後代,年僅七歲就要手刃叛賊,一項紀錄東晉第一
※他是唐朝開國功臣,殺了叛賊李密和王伯當,但還是被李淵殺死
※臣子給叛賊下葬,君主大怒:斬了!臣子一席話樂了,兩人飲酒談心
※此人不惜殺兒子報效大唐,之後卻被逼造反,硬是落下個叛賊的名聲
※琅琊榜:她貴為皇后侄女卻嫁給叛賊,最後的悲慘下場令人心寒
※皇帝準備處死叛賊家眷,宰相一句話皇上改變主意,並對他大加讚賞
※蜀漢的一員良將,被諸葛亮器重,剛剛立功封官,就被叛賊殺害
※做了五個月的皇帝為什麼人人都說他是叛賊
※知否:小公爺奉旨查叛賊,「事業衡」認真的樣子,網友:看呆了
※唐朝忠臣段秀實:當堂攻擊叛賊首領朱泚,視死如歸
※明末,叛賊李自成曾主動提出3個條件議和,為何崇禎最終沒答應?
※一位死的很「窩囊」的皇帝:討伐叛賊凱旋歸來,最後死在宮門外
※氣吞萬里如虎!他為追殺叛賊,竟率五十騎勇闖五萬敵兵大營,擒俘而歸!
※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到底是英雄還是叛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