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澤傳媒導讀


成熟穩定的粉絲群、知名度越來越高的人氣成員,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的頻繁刷臉,拓展至北京、廣州、瀋陽等地的分團......從最初被質疑詬病到今天成為中國本土偶像團體「門面擔當」之一,SNH48的成功讓逐夢者看到了機會,也讓投資人看到了商機——近年來,同類型的養成系女團層出不窮,然而,前途真的一片光明嗎?


目前在播的綜藝節目中,《天生是優我》無疑是有著獨特主題的一款。它著眼於大型女團的養成過程,展示隊員們向一名合格藝人成長期間經歷的種種,再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近年大熱的「女團養成」。去年,女團養成類綜藝就曾扎堆出現,如湖南衛視的《夏日甜心》、浙江衛視的《蜜蜂少女隊》、東方衛視的《國民美少女》等,而這些節目的背後則是層出不窮的女子偶像團體。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作為一種職業的「偶像」


偶像女團興起的背後是「偶像」這一外來概念的引入。在中國,這個詞可以用來指代崇拜的人,不為職業資歷等限制。但從狹義的視角看,「偶像」多指通過展現個人魅力而廣受追捧的年輕藝人,儘管人氣高,但由於專業技能所限,在一個健康的娛樂生態中,這些人應當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而在偶像文化由來已久的日本,「偶像」是一種專門的職業,被賦予特殊的含義。提起這個詞,大多數人會聯想到邊唱邊跳的少年少女,他們一般有以下特質:


年齡普遍較小,具有青春活力;


形象健康正面,積極向上;


擁有獨特、明確的定位和風格。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少女偶像團體始終在日本演藝界佔據一席之地,其中最為當今國人熟知的應該是大名鼎鼎的早安少女組(1997)和AKB48(2005),而AKB48更是以獨特的定位和運營模式打破了長達十年的「偶像冰河時期」,發行的單曲多次佔據日本公信榜前列,擁有多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甚至被華爾街稱為「日本經濟的激勵者」。


有文章將「AKB48之父」秋元康創造AKB48模式的思路與一些明星養成類遊戲聯繫在一起,事實上並非如此。早在1985年,秋元康的「小貓俱樂部」就已開始選擇缺乏演藝經驗的中學生,以綜藝節目為主要演出場所展現偶像的魅力。20年後的AKB48,延續了親和、鄰家的定位,以「可以面對面的偶像」為理念,招攬、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風格鮮明的成員,設立專用表演場地定期公演,在發行專輯、參演影視作品和綜藝節目同時,以握手會、總選舉、猜拳大會、運動會等活動不斷加深與粉絲的羈絆,逐漸成長為日本國民女子偶像團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偶像」這一職業,也隨著SNH48的設立被引入中國。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走進中國的養成系女團


綜觀當今國內偶像女團的運營模式乃至「畫風」,我們可以發現它們大都如出一轍。在目前已經小有名氣的女團中,SNH48、Idol School、1931等都有數十位成員並將她們分成不同隊伍(team),分期招收新成員,設有固定劇場進行公演,服裝、飾品以制服元素加入甜美風格,雖各有差異,但總體來看相似度很高。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可以說,多個養成系女團的出現與SNH48在中國本土的大獲成功有直接關係,而這種現象包括SNH48本身的崛起,都離不開對日本國民偶像團體AKB48的借鑒。廣開分團、立足各地,製造「能見面的偶像」,是「AKB48之父」秋元康在紀錄片《秋葉原偶像出口》(2010)中提出的養成系偶像模式推廣的戰略構想。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人物織田信長曾提出「天下布武」的政治主張,而秋元康的「48模式推廣計劃」,則被形象地概括為「天下布妹」。


秋元康所言非虛,近十年來,AKB48的分團開了一個又一個。在日本國內,地方姐妹團SKE48(名古屋)、NMB48(大阪)HKT48(福岡)、STU48(瀨戶內海)、NGT48(新瀉)遍及整個國家,而海外姐妹團JKT48(印尼雅加達)、MNL48(菲律賓馬尼拉)、BNK48(泰國曼谷)等也相繼成立。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在與AKB48脫離關係以前,SNH48(上海)也曾是這些海外姐妹團中的一員。「背靠大樹好乘涼」,SNH48在起步階段就因依託於「48Group」文化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48模式」的既有知名度和運營經驗,來自日本的海量優質曲庫等,都使這一團體一經推出就擁有一定認可度和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再加上中國本就市場廣闊,當時同類女團寥寥無幾,它很快成長起來。近年,SNH48又逐步針對中國市場制定了一些新政策,目前已擺脫了「日系偶像團體」的標籤,甚至爭取到大量韓粉、CP粉、電競粉等,開設分團BEJ48(北京)、GNJ48(廣州)、SNY48(瀋陽),國內同類女團無人可望其項背。

那麼,其他養成系女團有可能複製SNH48的成功嗎?不是毫無可能,但難度很高。女團的競爭歸根結底在於資源和粉絲,SNH48當初的官方姐妹團標籤和先發制人的優勢,都是無從複製的,現在其商業觸角也早已延伸至各個領域,想要成為從馬太效應中突圍的後起之秀,可謂難上加難。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48模式不是「萬用藥」


因《奇葩說》為人熟知的前1931成員馬劍越,屢有「僭越」之言:「我目前是國內某十八線女子偶像組合的成員。」「我們老闆有錢,因為喜歡女團就蓋樓養了個女團,包括住宿、教室、食堂都在一個樓里,有人想翻牆當場就被保安給抓了。」「我們30個成員有20多個真愛粉,我有兩個。」引發觀眾爆笑的同時,揭開了「十八線女團」的面紗。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與世隔絕」的生活環境,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不知何時才會到來的通告,微薄的薪水......不只是「十八線女團」,就連48體系下,苦苦掙扎的姑娘們也不在少數。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人氣成員,大多數人只能做分母。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是成員們付出汗水、自由乃至青春卻很難獲得回報的現實,以及諸多聞風而動卻前路崎嶇的養成系女團共同的尷尬。

那麼,養成系女團該何去何從?其實,AKB48的模式並非放之天下皆準的金科玉律,它的模式是在日本特有的文化結構(秋葉原文化和成熟的偶像文化)、社會背景(通貨緊縮和偶像冰河期)以及其它各方面國情作用下的產物,在差異頗大的我國全部照搬是不可能的。正如前文所述,SNH48的成功主要在於是立足本土做了很多其他嘗試,而事實上,AKB48本身的發展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握手會來自一次音響設備損壞,猜拳大會讓名不見經傳的成員也可以有機會憑運氣站在中間,推出虛擬成員「江口愛實」,周邊遊戲甚至將成員們變成了可以交易的股票......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這種追求創新的理念非常值得借鑒,對於國內女團來說,杜絕對成功模式的照搬照抄是很重要的:


首先,應警惕「審美疲勞」,避免同質化。當今的偶像團體同質化嚴重,風格的相似性也顯而易見。在《單身戰爭》節目現場,一位人氣選手的空氣劉海「軟妹」造型讓男嘉賓直呼「像SNH48」,可見SNH48的風格已經深入人心。為了第一印象的新鮮感,可嘗試在風格方面有所突破,以使團隊的整體風格和其他團體區分開來。另一方面,成員自身的風格打造也很重要,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員自身的記憶點和賣點。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其次,應注重價值引導,進行長期培養。從大多數女團的運營模式來看,高強度的歌舞練習、取悅粉絲的各種技巧和「總選舉」的金錢遊戲都不那麼有利於成員們的素質提升。女團成員多為未成年少女,為團體活動放棄或忽視學業的成員也大有人在。然而,這種趨勢並不符合國內主流價值取向,從長遠來看,也不利於成員發展,所體現的無非是運營方對成員價值的榨取,沒有人能為這些少女的青春和未來買單是日系偶像培養模式面臨的最大詰問。值得一提的是,IdolSchool做得不錯,允許成員兼顧學業,只有周末和假期聚在一起參與培訓和演出,透明而健康,贏得了廣泛好評。


第三,應提高輸出質量,提高針對性。雖然偶像的歌舞表演等技能的專業性要求不高,但品質和態度卻是人氣的保證。原創歌曲、杜絕假唱、嘗試不同曲風尤其是中國風等,都非常「拉好感」,從根本上還需要成員的素質不斷提高。另外,雖然SNH48目前市場廣闊、粉絲基數大,但後起者完全可以利用其為「偶像女團」打開的認知度,以更明確的定位去贏取更細化的市場。依託於秋葉原小眾文化的AKB48超越早安少女組、成長為國民女團也不過只用了短短數年,對於很多女團而言,國內偶像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聚焦偶像養成類綜藝


同質化的偶像團體背後,是扎堆出現的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它們中一類是為偶像團體量身打造,側重通過這一平台,以遊戲、日常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成員的性格和特點,充分滿足人們的窺私慾等心理,拉近與粉絲群之間的距離,例如《SNHello星萌學院》《周刊少女SNH48》《國民美少女》等就是SNH48的專場;另一類節目則是側重選拔,雖然許多節目都有一些創新點,但究其本質都是通過對訓練、遊戲、表演等來展現「偶像」成長的過程,意圖通過偶像刻苦練習中的向上姿態感動觀眾,通過偶像遊戲、與他人互動的過程塑造人設凸顯個人魅力,同時,再請來一些業內大咖來做評審或指導。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雖然同樣側重選拔,但第二類與十年前風靡一時的選秀綜藝截然不同,如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快樂男聲》,東方衛視《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等,但這主要體現在節目展現的內容上。選秀節目多為相對成熟、專業的才藝展示,而偶像養成類綜藝則參考韓國練習生和日本偶像集訓的選拔機制,注重展現選手成長的過程,不足和失誤越多,進步的空間越大,「養成」的體驗也就越高。


與偶像女團培養相同,偶像養成類綜藝需要注意避免同質化和提高質量,同時,必須明確「養成」是長期過程,季播綜藝不可能真正展現。由素人到獨當一面的演藝圈人士,需要持久的努力和自我提升,一個團隊的氣場、默契度和凝聚力,也需要長期的打磨。固有女團的衍生綜藝無需擔心這點,但對於第二類節目而言,讓成員幾個月內「脫胎換骨」不能使人信服,如何把握「養成感」的尺度它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養成系偶像女團多如春筍,「天下布妹」前方一片藍海?



儘管短期來看偶像女團和養成類綜藝的扎堆現象嚴重,但這些嘗試對於當今娛樂圈生態的完善和藝人培養模式探索都有毋庸置疑的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於為演藝界輸送新鮮血液。不過,不管是偶像女團還是養成類綜藝,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澤傳媒 的精彩文章:

勞動節前奏:「悟空」籌拍影版西遊,「寶玉」促成紅樓聚首
新華書店80歲生日,這份閱讀記憶從窯洞到互聯網

TAG:澤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男子將一顆鳥蛋撥開後,養成了翱翔藍天的雄鷹,還有這種操作
主人在下雨天撿到一隻煙灰色田園貓,沒想到一月後養成了這個樣子
一盆金魚吊蘭如何養成十多盆?兩個月就能長成一個陽台的盆栽
這種吊蘭太美了,如一串串翡翠珠子,輕鬆養成綠瀑布,掐一段種一棵!
主人把泰迪養成兔子,天天吃白菜當飯,一年幫省上萬元!
蟹爪蘭「冬日」開花,又仙又暖,實用小技巧,養成冬天裡的一把火
男團女團正當紅,《偶練》同款養成遊戲了解一下?
輕鬆養成「瀑布」的6種花,陽台扔一盆,花開爬滿牆,天天在花海
她用一斤瓜子把薔薇花養成一片花海,鄰居都來搶著看,美翻了!
《教你美呀》每天十分鐘,七天養成天鵝頸,消除溜肩駝背富貴包
文竹養成盆景還愛黃葉,來點「粉末」救一下,幾天綠油油,真好看
花朵呈紫色的天芥菜,還有著像櫻桃一般的香味,很適合養成盆栽
二大爺養君子蘭,三年養成芭蕉扇,每年開花好幾層
晚餐前後養成這3個習慣,保證你春節前瘦成一道閃電!
一盆秀美的金魚吊蘭是如何養成的,請看這裡
喜歡花團錦簇?在家種下一株薔薇,學會扦插,很快養成「花牆」
養成系的熊與傻白甜兔子
倒掛金鐘一養成「花瀑布」,多虧喝了點「酸水」,養一盆紅一盆
春夏美少女養成計划了解一下!
養梔子花,幾個「小技巧」,三年養成樹,開花滿枝,芳香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