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自從有了孩子,才知道如今這個市場大得有多麼驚人。


圍繞著孩子的吃穿住用行,商家發現商機的敏銳嗅覺幾乎無孔不入,連訓練孩子喝水的杯子都有不下十來種,更別提各大品牌之間的競爭。於是,父母們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消費焦慮中,生怕自己少買了哪樣東西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也許,因為我們這些7080後父母童年時物資還很匱乏,連尿不濕這樣如今的標配在當時都是聞所未聞的,而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懷著一種補償的心態,不想委屈了孩子。

也許,我們普通人畢竟難以抵擋各式廣告的狂轟亂炸,在消費主義的浪潮之下,似乎不為孩子多買些「有益於」成長的產品,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初衷雖好,當我們給孩子準備得越多時,孩子或許受到的傷害也越大。



當孩子在跳跳椅里玩兒得笑不可支時,這畫面簡直萌到不行。既能讓孩子開心地得到鍛煉,還能讓媽媽享受到輕鬆時光,還有比這更雙贏的狀態嗎?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看似和諧的一幕恰恰隱藏著對孩子巨大的傷害。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無論是固定在地面還是掛在門框上的跳跳椅,孩子的姿勢都是類似的:腳尖點地,全身重量集中在臀部、襠部和腋下,整個身體是向前傾的。


但這樣是十分錯誤的,因為是完全通過腳趾用力點地彈起,孩子的腿部肌肉沒有得到應有的鍛煉,軀幹平衡缺乏控制,蹦跳時也完全看不到自己的腳,不僅使孩子站立和行走的大運動發育滯後,同時會對孩子的脊椎造成傷害,甚至有可能導致腳趾變形和髖關節發育不良。


同時,這類所謂的「健身」器材還存在著安全隱患:由於孩子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肌肉,一旦蹦跳過快,有可能從跳跳椅中翻滾出來,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實際上,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已經明文禁止跳跳椅(jumpers)和學步機(walkers)的使用,而像搖床(swings)、固定式活動中心(stationary activity centers)和嬰兒座椅(infantseat)這類局限孩子肢體運動的器具都是應該嚴格限制使用時間的,一般來說每次控制在15分鐘之內,一天最多兩次。


然而,這些事情商家是不可能告知消費者的,能否不落入陷阱全靠家長自己甄選辨別。另外,嬰幼兒市場上還有很多產品對孩子即便沒有實質性傷害,但也沒有實質性益處,反倒將孩子的時間浪費在了毫無意義的行為上。


其實,孩子成長根本不需要這些輔助器具,對他們最好的,恰恰是最簡單的。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在美國,兒科醫生和教育專家在哪種方法最能幫助嬰幼兒發育上,達成了一致意見:什麼器材和玩具都不需要,鋪好一張大墊子,讓孩子在上面隨便躺著趴著,父母適時用聲音和表情來鼓勵孩子,之後孩子便會自然而然地掌握翻身、坐、爬、站和走等各項大運動技能。



如果說一些所謂的健身益智器材會對孩子造成直接的物理傷害,那麼不太容易被家長察覺的是,過多的玩具會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心靈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三十多年前,德國教育家們發現,玩具並不像商業廣告里宣傳的那樣,如何如何地開發智力或者如何如何地培養創造力。正好相反,很多玩具雖然短時間內通過聲光電刺激了孩子的興趣,但長期來看反而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所能取得的成就乃至基本的生活能力。再有,市面上越來越多的成品玩具(finished toys)還會嚴重阻礙孩子創造力的發揮。另外,一些研究者發現,童年沉迷玩具的經歷與成年後各種上癮行為相關。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基於這些研究發現,1992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州一個叫彭茨貝格(Penzberg)的城市,一家幼兒園首次開始嘗試「去玩具化」項目。每天選擇一段時間,或者每個月選擇幾天,徹底將教室里的玩具清除出去,只留下少量的桌椅、墊子和枕頭。


一開始,孩子們站在空蕩蕩的教室里,與老師面面相覷,覺得十分困惑。


「我們現在做什麼呢?」一個孩子發問。


他並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沒有玩具,也沒有老師的指令,如何打發時間全靠孩子自行發揮。結果,老師通過觀察發現,即便沒有玩具,孩子們也能創造出自己的遊戲:他們進行角色扮演,爭論誰是哪一個人物;他們把一堆椅子排起來,玩「開火車」的遊戲;他們用墊子搭成堡壘,然後假裝是猛獸一樣咆哮而過。


這便是一個「去玩具化」項目下的典型課堂,孩子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社交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也更容易被引向對自身情緒的關注和排解,在無玩具可依賴的環境下如何處理無聊與挫折。而這些才是未來人生中孩子最需要的能力。


因此,當媒體對此稍加報道之後,其影響力迅速蔓延開來。至今為止,這個項目已經橫掃德國、瑞士和奧地利等歐洲各國,而目前更多國家也開始關注「去玩具化」的概念,這裡面就包括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


其實,對於咱們大多數7080後的家長,「去玩具化」並不陌生。我們的童年由於整個國家物資相對匱乏,客觀上形成了「去玩具化」的環境,我們兒時確實未曾擁有過像樣的玩具。不過,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們那一代人遊戲的熱情,也當然從未耽誤我們的健康成長。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紅燈綠燈小白燈,老鷹捉小雞,跳房子,翻花繩,丟手絹,扔沙包,跳皮筋等,這些不需要任何輔助或僅需要很基礎材料的遊戲組成了我們的童年。仔細想想,真地不需要什麼玩具反而更鍛煉了各種能力,肢體協調、迅速反應、團隊協作、競爭、創新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打著「寓教於樂」的旗號也加入了消費主義的大軍之中。中小學越來越依賴電子產品,美國一些學校甚至為學生每人都配置一台iPad或者Chromebook,有的老師上課乾脆用網上現成的教學視頻替代,教材出版公司也開始投其所好地設計出各種學習軟體,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離不開電子產品。


可是,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意識到,也許孩子確實可以從這些眼花繚亂的電子產品中學到些什麼,但弊卻遠遠大於利。


蘋果帝國的締造者喬布斯正是這些倡導教育要「低科技」(low tech)的家長中的一員。當全世界的孩子都沉迷於蘋果產品時,他的家規卻是:孩子們在家中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是有嚴格限制的,尤其是在工作日的晚上,他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坐在桌前,邊吃飯邊聊天,可以聊學校發生的事情、最近讀的書、時事、政治、歷史,什麼話題都可以,但唯一禁止的就是掏出iPad。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與喬布斯持相同意見的家長在灣區並不少見,他們往往本人都從事高科技行業,卻很反對子女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不久前,在IT公司的大本營,加州矽谷的Cupertino校區,眾多身為軟體工程師的家長組織起來提出聯名抗議,要求校方減少對iPad等電子產品的依賴,尤其不要讓孩子將iPad帶回家。他們的質疑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孩子極易沉迷於遊戲和社交軟體


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家,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


影響健康,出現視力下降、頸椎疼痛和腕管綜合征等問題


導致孩子戶外和運動時間減少,引起肥胖


科技浪潮之下,這些家長也並非說要完全禁止電子產品的使用,而是希望校方能將其限制在真正必需的方面,而不是隨意濫用。因為這些家長清楚,很多電子產品在設計時是專門研究過人的上癮心理機制,並據此安排了很多設置,所以別說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就連成年人有時都無法抵禦誘惑。

消費主義浪潮下,我們「購買」的或許對孩子有害無利



在美國,網癮有「電子可卡因」的別稱,就是因為有研究表明,沉迷於電子產品和網路確實會導致大腦中某些區域發生結構和功能變化,而這些區域正是與情緒處理、注意力、執行力和認知控制相關。一旦陷入網癮,孩子的整個行為模式和情感表達都將徹底被顛覆,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在中國也是如此。為什麼楊永信的電擊療法有那麼多狂熱的信徒,難道那些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嗎?當然不是,如果真地不在乎也許就讓孩子自生自滅了,正是因為網癮帶來的危害已經讓這些父母陷入了絕望,他們清楚地看到網癮是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易怒、暴躁、冷漠和麻木,出此下策不過是病急亂投醫罷了。


從益智玩具到電子產品,我們之所以選擇相信這些廣告,為孩子購置了一件又一件對他造成傷害的商品,一方面是因為消費主義深諳人心的洗腦令人難以抵禦,另一方面卻是源於育兒的焦慮讓我們迷失了方向。


其實,最好的教育往往最樸素簡單。


那麼多益智玩具,都不如你拍著手唱兒歌講故事更能開發他的智力。


那麼多電子產品,都不如你自身堅持學習的示範更能激發他的興趣。


陪伴和榜樣才是父母之於孩子最負責任的教育。


媽媽圈講座


時間:5月5日周五晚八點 (北京時間)


主題:以羅德島設計學院作品要求為例,分析美國藝術院校申請策略


講師:Harriet Hou, 尤什國際藝術教育教學主管。倫敦藝術大學女裝設計學士學位、時尚管理碩士學位

適合家庭:計劃申請藝術院校家庭


【媽媽圈在線學堂】在售精彩課程


1) 美國高中經典名著精讀:


【偉大的蓋茨比】6次課,540分鐘精彩視頻講解,618元。


講師:James Wies,芝加哥地區最佳高中學區的資深精讀及寫作老師。已在媽媽圈講授過【老人與海】和【殺死一隻知更鳥】的精讀課。受到家長和學生熱烈好評。


適合學生:9年級以上學生


課程網址:http://www.usamamaquan.com/course/29


2) 美本申請文書寫作漫談錄播課:


講師:張一冰。擁有16年本申請經驗,親自輔導上千名學生,審閱修改上萬份美本申請文書,16年時光總結出4堂、160分鐘精品錄課,讓您對美本申請文書寫作有系統了解


適合學生:9年級以上學生

課程網址:http://www.usamamaquan.com/course/4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托福不過百,不是拖延就是懶癌,21天備考計劃手把手教你逆襲110分!
初心,也許會成為你人生的絆腳石
這個暑假,到加州來航海吧!
中國史上第一辣媽:我所有的女兒必須到國外去學習
給孩子一個機會,也許他就是下一個扎克伯格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妹子咱可是掏著錢來消費的啊,你就知道玩手機,這不是浪費感情么
「那個被資助的孩子罵我是騙子」:最大的惡,莫過於對善意的消費
「那個被資助的孩子罵我是騙子」:最大的惡,莫過於對善良的消費
消費返利是促銷還是傳銷?別被貪婪遮住了你的雙眼!
孩子不想穿別人給的舊衣服,不是孩子愛慕虛榮是家長消費觀有問題
孩子想吃車厘子,媽媽嫌貴不給買,家長的回答將決定他的消費觀
「消費」女兒和曾患癌的父親,黃奕引爭議,她是真性情還是太傻?
對不起!怎麼投票是你自己的事,買不買也是我們消費者自己的事!
勞力士只買爆款鋼表,香奈兒只買包?有錢人的消費你恐怕想不到
三星手機狂降千元,但可惜消費者們還是不願意去購買這款手機!
為何有很多消費者,寧願去買價格昂貴的蘋果,也不買良心的小米?
自助餐老闆:你有權消費,無權浪費。食客:你管我怎麼吃
消費主力的年輕用戶們,你可抗的住這波攻勢?
沉迷「消費返利」騙局,他們血本無歸依舊執迷不悟……
紀凌塵再次消費闞清子,坦言愛著卻為對方找下家?再無望洗白
針對兒童做營銷,可能會帶來一輩子的消費
農民的荔枝愁賣,消費者卻嫌貴不買,原因其實很無奈
消費愛情!這些生肖從不願認真戀愛
男子路邊兜售「耙耙柑」,賣相雖然不好看,一般人還真消費不起!
因加氟被忽悠的消費者,絕對不止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