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照片記錄了她的美

照片記錄了她的美

洲鑲紅旗人,人們一般習慣按她曾獲封的珍妃來稱呼她,為清朝光緒皇帝的僅有的兩個妃嬪之一。

珍妃生於光緒二年二月初三,為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長敘有三子、五女。長子、次子、長女、次女、三女均為原配妻子所生;三子、四女、五女皆為妾生。四女就是後來的瑾妃,五女就是珍妃。

珍妃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獵奇心強。她對皇宮中的繁文縟節、呆板的生活方式十分厭惡,尤其對宮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極為反感。她喜歡新生事物,喜歡過無拘無束的瀟洒生活。珍妃的性格,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也與她的成長環境有關。

珍妃入宮時,照片技術已傳入中國。但在當時,相機被認為是污穢之物,會取人魂魄,致使人損壽。而珍妃卻能接受照相術,成為清宮后妃中,照相最早者。但從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大量照片和底片來看,數量最多的是慈禧太后,其次是光緒帝後隆裕,光緒帝妃瑾妃,再就是溥儀幼年及遜位後留居後三宮時期的照片,這當中獨不見光緒和珍妃的照片。

不久前,因工作需要,筆者為一單位代查一組清末歷史人物照片,翻閱了北京市檔案館所存的大量資料圖片,在其中一本資料中無意看到一張題為珍妃的圖片。圖片中女子瘦高個,高顴骨,杏核眼,梳著插滿花的「二把頭」,身穿大鑲邊長袍,外罩鑲寬邊背心,左手扶著茶几,右手握著手帕。該資料所登珍妃像與數年前筆者看到一張上題有「貞貴妃肖像」下注珍妃像的半身照片大相徑庭。「貞貴妃肖像」中的女子長圓臉,大眼睛。究竟哪個是珍妃像,一時讓人難辨真偽。

為此,筆者查找了大量文獻資料。發現北京市檔案館資料所載的這張照片,早在1930年5月3日出版的《故宮周刊》中就曾刊出題為「珍妃遺像」,並附註「劉宮女言照於南海」。該照片發表時,這位宮女75歲,看過照片後確認為是珍妃,並對照片中人物所穿服飾的顏色,款式進行了說明。此後,該照片多次被轉載,廣為流傳,並為人們所接受。但在1960年出版的《故宮博物院院刊》第二期上,單士元先生髮表了一篇《關於清宮的秀女和宮女》的文章,上附的「珍妃像」就是筆者在皇史?看到那張「貞貴妃遺像」。單老後曾撰文記述,故宮博物院建院之初,曾聘清宮太監唐冠卿、陳紫田為顧問,鑒定文物。據二人講,1930年發表的「珍妃遺像」並非光緒帝之珍妃,而是某王府的格格。朱家縉先生也曾撰文稱這張「珍妃遺像」不是光緒帝之珍妃,而是末代皇帝溥儀之後婉容的母親,拍攝地點是帽兒胡同榮源的府邸。

既然「珍妃遺像」中的人物不是珍妃,但「貞貴妃肖像」中為何用「貞」而不是「珍」呢?揭開這個迷,首先讓我們看看清代后妃中的幾位貞妃和珍妃。第一位是清世祖順治帝之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死,董鄂氏殉葬,追封為皇考貞妃。第二位是咸豐帝的孝貞顯皇后(即慈安),咸豐二年封為貞嬪,五月晉封為貞貴妃。當時中國尚無照相技術,帝、後、妃、嬪均有宮廷畫師做畫,慈安太后死時,照相術已傳入中國,但她當時已45歲,與「貞貴妃肖像」中人物年齡不相符。清代后妃中被封為珍妃的也有兩位,一位是道光帝的赫舍里氏,於道光五年四月從珍貴人晉封為珍嬪,同年8月封為珍妃,當時中國沒有攝影術,故該珍妃也不能留下照片。第二位,就是光緒帝的珍妃了。

珍妃遇害後的第2年,慈禧,光緒帝由西安返京,命人將珍妃屍體打撈,追封為珍貴妃,初葬恩濟庄。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的清宮檔案中有下述記載:「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初四,貞妃安葬在恩濟庄,過過營地一座」。在追封珍妃為珍貴妃的諭旨中,曾有「上年京師之變,倉猝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中殉難,洵屬書烈可嘉,恩著追贈貴妃位號,以是褒恤」。將「珍」寫成「貞」,大概有以示崇敬之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照片記錄我的年
老照片記錄的純美時光
精美的照片,記錄了生兒子的美妙感覺
我的刷子記錄
照片記錄生活
光影記錄:照片的背後故事
鏡頭下:這些照片記錄了印度民眾的真實生活
除了照片,你也可以這樣記錄生活
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日本是如何覆滅的
NBA老「照片」,記錄著記憶里的那些美好時刻,哪張你最愛?
你的美好由我記錄
這些罕見照片記錄了兵馬俑出土時的絕美色彩,曾震驚了世界
記錄生活,記錄愛!
記錄那些近在咫尺的美
手機攝影:我用拍照記錄生活
記錄 我的閱讀史
相片記錄了我所有的情感
一組老照片,記錄了日本鬼子進村的真實景象
唯美詩意的情緒記錄
如何記錄女友的美好生活?看完這些照片,我立馬為她買了一台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