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匈奴人的經濟,以畜牧業為主,他們為了追逐水草,經常四處遷徒,過著游牧生活。他們不僅馴服了食草類動物,還馴服過猛禽、猛獸。獵犬、獵鷹都是他們打獵中的好幫手。猛禽以鷹為主,可以翱翔草原,匈奴單于也是草原之主,於是以雄鷹作為自己的形象。猛獸以虎為主,虎為百獸之長,鷹的矯健、虎的兇猛,都是匈奴人崇拜的對象,表現出匈奴人崇尚勇敢和能征善戰的民族性格。


我們看到的「匈奴王冠」,頂部傲立有一隻雄鷹,整個冠飾造型別緻,華麗端莊,工藝精湛,是我國發現的唯一一件匈奴王金冠。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王冠由上面的鷹型金冠飾,和下面的頭箍兩部分組成。鷹的頭部是由綠松石構成,整個鷹的頭部、身體是有一根金線相連,戴在頭上走起路來搖曳生姿,栩栩如生。其製作原理類似於翅膀會顫動的蝴蝶髮夾。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鷹既可以在地上走,又可以在天上飛,俯瞰地下的一切,這才是權利的象徵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下面頭箍的部分前後兩側由草編的形態構成,反映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


頭箍的右下角是一匹卧馬的形狀,馬的對面是一個大角的羊的形狀,羊的上面是老虎或者是獅子的形狀。這三種動物都呈跪拜狀,並且老虎在羊和馬的上面,也放映出了當時的等級觀念


金冠飾上下兩部分總重量可達1394g,黃金純度可以達到85%,在戰國時期也屬罕見,只有地位高貴的單于(匈奴語當中「皇帝」的意思)才有資格佩戴。雖然歷經千年,卻依舊精美至極。


稀世胡冠出土之謎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1972年),76歲的老人王美子,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挖掘古生物化石(當地人稱之為土龍骨)的時候,發現有許多銅箭頭和鐵棍,鐵棍上還有金片,接著又發現了更多的古代金銀器。


老人立馬回村叫上了鄰居,一起挖掘。經過幾人數小時的努力,共發掘古代金銀器十餘件,總重量可達2500克以上。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鄂爾多斯金器)


當時正處於文革期間,人們對於文物的保護意識比較差,所以就把這些金器拿到伊盟杭錦旗人民銀行賣了。村民為了黃金的純度,還把金器上鑲嵌的瑪瑙、珊瑚和松石等嵌物砸了下來……


後來某銀行職員發現這些金器並非是普通的器物,極有可能是文物,隨即上報文物保護部門。當地文化局得知此事後,才開始派人調查處理,他們追回了村民手裡和被銀行收購的金器。後來,調查證明,金器出土之地原是一群墓地,由於埋藏較淺,陪葬品暴露在外;加之當地風沙極大,墓葬遭風化侵蝕露出地表,因此被破壞。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這件金王冠就是眾多幸免於難的文物之一。


就目前已知考古材料來看,這件金冠飾是可以確認的先秦兩漢間北方少數民族冠飾的唯一標本它不僅是地位與權力的象徵,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考古價值,堪稱匈奴藝術瑰寶。學者推測,其擁有者可能是戰國晚期活動於此地的匈奴貴族或某位首領,因此,有人稱其為「匈奴王金冠」。



稀世珍品,僅此一件!王權象徵,鎮院之寶



目前,這件稀世胡冠作為鎮院之寶,珍藏於內蒙古博物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拾光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拾光 |

您可能感興趣

故宮底下埋著的幾件珍寶曝光,任何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敦煌遺書,隋唐小楷,稀世珍品!
慈禧墓中的五大珍寶,每一件都是稀世之寶,有一件似乎散發香味
故宮中的珍寶館,藏有稀世臻品驚艷無比!
馬山古墓里除了越王勾踐劍,還有3件稀世珍寶,最後一件堪稱神品
台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稀世珍品!
乾隆這4件稀世珍寶:田黃石三聯章不是最貴,最值錢的一件弄丟了
敦煌遺書,稀世珍品!
乾隆書房中的三件稀世珍寶,最珍貴的一件卻已流落他鄉
難得一見的唐人小楷!敦煌遺書,稀世珍品!
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時,有一件寶貝被他們完全忽視,真是稀世之寶
汝窯款識只有這幾種,堪稱精美的稀世珍品!
那些被蔣介石帶去台灣的翡翠,件件都是稀世珍寶!
冰與火之歌?竟然是稀世珍寶!
春秋時期兩大稀世珍寶,一件成為了皇權象徵,另一件受到各國哄搶
慈禧太后最愛的翡翠玉雕,件件稀世珍品!
女王私人珍藏珠寶都是稀世珍品,每件都有故事,精美得攝人心魂
慈禧最喜愛的3件私人物品,其中一件價值連城,一件卻羞於與人說,可都是稀世珍寶
《風雲》第一大寶庫,有一隻瑞獸,兩部絕世武功,兩樣稀世珍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八大鎮館之寶賞析,件件都是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