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軍有百萬之眾,為什麼打不過十萬清軍?

明軍有百萬之眾,為什麼打不過十萬清軍?

明朝萬曆年間,後金(清朝的前身)開始在遼東崛起。1619年,明朝萬曆皇帝任命楊鎬率領約十一萬明軍進攻後金,準備一舉將其殲滅。明軍兵分四路挺進。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率軍六萬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一帶迎擊。史稱「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法,即「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結果明軍大敗,損失兵力約45800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從此,後金佔據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此戰之後,明軍陷入被動。後來又跟清軍多次交鋒,但大部分戰鬥都以失敗告終,明朝在山海關以外的絕大部分領土都相繼被清軍佔領。

在兵力對比上,直至1644年滿清入關時,清軍兵力不過十萬人。而明軍在崇禎皇帝死後,仍有百萬之眾。在武器裝備方面,明軍當時已大量配備火器,而清軍還是以冷兵器為主。

按說明軍應該有明顯的優勢,可是為什麼總是打不過清軍呢?

首先,明軍雖然總兵力要遠高於清軍,可是布置在北方邊境的兵力卻並沒有明顯優勢。當時明朝國內到處都是農民起義軍。和來自北方滿清的威脅相比,農民起義軍對大明王朝而言才是切膚之痛。因此,明朝的首要目標是先鎮壓各地的叛亂。雖然明軍總兵力過百萬,可到處都分掉一部分,實際上反而大部分地方都兵力不足。

其次,明朝內部黨爭太厲害,朝臣各個勾心鬥角,相互拆台。比如平遼總兵官毛文龍屯兵皮島,給清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薊遼督師袁崇煥上任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竟矯詔殺掉了毛文龍。從後來的情況分析,毛文龍之死,對明朝抗清的負面影響極為巨大。

在武器上,雖然明軍大規模的使用火器。但當時的火器質量不行,發射間隔長,射程短,殺傷力也很有限。如果是和清軍進行野戰,往往一排子彈剛打完,清軍的騎兵就已經衝到眼前了。因此,明軍後期幾乎不敢和清軍正面交戰。

此外,清軍由於採用了八旗制度,使得軍隊整體具有很強的戰鬥力。而且中原地區的富庶讓清軍有很大的作戰動力,因此每次打戰總是士氣旺盛。反觀明軍,由於採用了軍戶制度,軍人地位很低,沒有榮譽感,打起仗來也自然不會有那種「拚命三郎」的狠勁。而且明朝後期由於國家財政吃緊,駐守北方的明軍因沒有即使得到軍餉,還發生過幾次嘩變。這樣的軍隊在戰場上,能夠不一觸即潰就已經是萬幸,還能指望他們戰勝如狼似虎的清軍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朱允文有50萬大軍,朱棣只有10萬,若朱允文沒想活捉朱棣,明軍有可能鎮壓燕王嗎?
明軍有驍勇善戰家丁數萬,為何還打不過後金?問題都在編製上
朱元璋的明軍有不少蒙古騎兵,他們為何幫明軍,推翻自己的國家?
明軍有著先進的火器,卻被八旗按在地上摩擦,到底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