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開鴻海搶標東芝半導體之謎 3D-NAND還是4D-NAND?

解開鴻海搶標東芝半導體之謎 3D-NAND還是4D-NAND?

作者:AplusFlash Technology(美國)總裁李武開,4D-NAND發明者

1987年,當日本東芝半導體開始量產「快閃之父」Fujio Masuoka博士所發明的史上首顆2D-NAND快閃記憶體後,它很快成為舉世公認的「半導體硬碟」SSD的代名詞。緊接著,當世界快速地邁入大數據丶互聯網丶後計算機行動時代後,由於新興市場的巨大需求,加上東芝快閃的獨特優越架構,其容量和產值均增加神速,甚至超越了「摩爾定律」。往後卅年內,每1.5年均能持續地保有驚人的倍數成長,對世界半導體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奠定了東芝在快閃行業中崇高的開山祖地位。

但東芝高層並沒有給他足夠的榮譽和獎賞,因此在服務21年後,於2004年憤而辭職。並在2008年控告其老東家需補償他800萬美元的獎金,最後僅以80萬美元,區區十分之一的金額草草結案。

在2013年美國聖荷西國際快閃高峰會(FMS)的千人大會上,終於還給Fujio Masuoka一個公道,頒給他一個最高榮譽的「終生成就獎」。2016年當NAND 的年產值超過400億美元,不僅取代舊龍頭DRAM,變成半導體第一,又在單位容量賣價上打敗了稱霸多年的「機械式硬碟」HDD,登上了另一個歷史高峯。因此2017年春節年假尚未結束時,突然傳來東芝有意快速出售其高利潤的NAND快閃部門,來補償其在美國核電廠投資巨額損失的不尋常舉動,馬上捲起了千層巨浪,更深深震撼了全球內存產業。

東芝NAND快閃釋股的戰略分析

1)第一輪對任何買家均不設限,有利炒股測水溫之嫌:

在今年三月投標日截止之前,總共吸引了約十家美丶日丶韓丶台等大咖企業前來搶親,其過程中,以鴻海單獨出資3兆日元天價的聘金,成了全球最吸睛事件。

2)第二輪設下以「美丶日買家為優先」,大辣辣地防中丶台丶韓等買家:

筆者猜這是日本官民基金INCJ,在第一輪確定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無工廠設計公司」博通等出資 2.5兆日圓,已遠超出其預定金額後,所推出的有排中丶台丶韓等岐視條款。

但若因此粗淺地認為東芝釋股不排美,不防美也是站不住腳的。證據一是東芝和其夥伴威騰已合蓋了幾座NAND廠,但全部建在日本,美國一座也沒有;證據二是五月中旬的傳聞,INCJ已在運作組成「全日系買家」,但因兆元聘金實在過於龐大,不易在短期內統籌成功,可能被迫延長第二次決標截止日期至今年六月。

東芝快閃釋股交易的「井外觀點」

在創新領域英文有一句老話,叫做「Out-of-Box Thinking」,譯為「井外觀點」或創造性思維,以別於「井內觀點」。「井外觀點」強調其看法敢於創新,從井外海闊天空無拘無束、較獨立的條件下來透視問題。

1)東芝快閃釋股事件,應定位為一般大商業行為, 不能和「國安問題」畫上等號:

因為NAND有關的技術專利發明,仍屬商業層次,均詳細地公開於世界各國專利局,實無機密可言,因此國安問題,不能被過度放大,進而扭曲了其商業交易的合法性和透明性,模糊了焦點。

2)東芝快閃工藝有其優越性和局限性,無法吸引全球老玩家來搶親:

證據是買家中缺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三星、第四的美光和第六美光富爸爸英特爾,而僅排名第三的東芝夥伴威騰及排名第五的海力士,積極地和兩大新玩家鴻海和博通作激烈競爭。

原因無它,東芝3D-NAND開發雖已耗掉十年,但真正量產尚屬初始階段,落後三星最少三年。另外,東芝工藝和三星丶美光相比,並不突出且無勝算把握之勢。

3)東芝快閃工藝對中國而言,只是其眾多發展中3D-NAND的另一個選項而已:

證據一是美國英特爾和美光,早在中國大連蓋廠,生產第一類3D-NAND;證據二是韓國三星也在中國西安生產第二類3D-NAND;證據三是美國Cypress(賽普拉斯半導體),也在幇助中國紫光在武漢和南京發展第三類3D-NAND。

雖然前兩種快閃,中國沒擁有產品權,但其所布格局甚大,中國是全球唯一的國家,同時擁有三種當紅3D-NAND,在其境內訓練其國內工程師,對中國而言,東芝快閃的機密性和重要性,已相對薄弱,只是多一個選項而已。因此東芝以防止鴻海泄漏其機密至中國,來排斥甚至可能以鴻海子公司夏普為主導的日丶美丶台聯軍的搶親,有涉「井內觀點」之嫌,對鴻海來說有些和「國安問題」畫上等號之意。

4) 東芝若拒絕鴻海集團搶親, 其美國核電廠錯誤的決定, 可能重演:

因為鴻海新集團成員如蘋果丶亞馬遜丶戴爾丶及鴻海,均是快閃使用大戶,若排斥此集團入股,絶對是阻礙東芝一個跳躍式成長的機會,其市場佔有率,恐落後三星愈來愈遠,有違其最大商業利益之慮。

5) 未來,誰主宰內存,誰就主宰半導體,不是CPU(中央處理器),也不是晶圓代工:

最近市場上,因DRAM和NAND報價爆漲,三星藉其內存龍頭地位,幾乎壟斷式的高額利潤,今年已有機會取代設計第一的英特爾,往後甚至有可能超越代工第一的台積電,成為世界半導體的新盟主。

總之,尖端快閃其技術門坎甚高,已不能如以往「井內觀點」視之為一般爛價低利潤商品(Commodity)。

未來趨勢:「4D-NAND」釋放了「3D-NAND」必要之惡的設計原罪

多年來尋找符合「上帝聖杯」條件的內存,乃半導體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但聖杯的條件又是什麼呢?目前業界的具體共識條件有三:

第一,必需是非揮發性內存(NVM);第二是要具有如DRAM(VM)般的快速度(>250ns) 和高質量;第三要達成最高容量至少1兆位(>1Tb=1012 bits) 和最低成本(10-cent/GB)。目前3D-NAND在條件三居領導地位,但條件二由於其「必要之惡」的設計原罪,在內存評比上,不僅其讀寫速度最慢,數據質量也最差。

三十年來,針對達成條件二的設計目標,不管何類3D-NAND,均完全束手無策。井外尋找聖杯已成共識。

至2017年為止,已有兩個新興的非揮發性內存稱為SCM(Storage-Class-Memory) 躍出台上,激烈角逐「快閃聖杯」。一為美光/英特爾自2016年開始量產的3D-Xpoint,二為威騰/東芝合作開發的3D-ReRAM。雖然宣稱其讀寫速度是3D-NAND的千倍,但在系統上實質量測結果,只改進約十倍而已。

在條件三的成本計算上,目前已證明兩者雖比DRAM便宜甚多,但仍舊遠遠不敵最低價的3D-NAND。在大存儲(Mass-storage)巨大市場上,3D-NAND仍穩穩地保持其至尊地位。結果是3D-NAND丶3D-Xpoint丶和3D-ReRAM共存於不同應用上的場面,但「快閃聖杯」的尋找仍然落空,聖杯之?依然未解。

有別於對手,我們從「井外觀點」出發,提出一個基本上「完全自主創新」的「3D-NAND+類DRAM」混合型的4D-NAND,來接受「快閃聖杯」三條件的檢驗。它最大的特徵是啟用了一個內隱「一時多任務」的平行架構,而3D-NAND只能執行「一時一工」。

若一時多任務在4D-NAND同時執行時,在速度上4D-NAND將比3D-NAND 快一到十倍。如同愛因斯坦「相對論」所述, 時間長度已不再是常數。等效上,時間在4D-NAND系統中變長了,事情就作多了;反之,時間在3D-NAND系統中變短了,事情就作少了。

總的來說,4D-NAND設計是集前端高速度「揮發性」DRAM和後端極低價「非揮發性」3D-NAND於一身,很巧妙地「釋放」了前所述的3D-NAND「原罪」。 4D-NAND不僅前可攻傳統極低單價的3D-NAND市場,後也可攻高單價新興的SCM市場, 堪稱「一石兩鳥」,可能是尋找已久的「聖杯」。

小貼士:

目前三星、東芝、晟碟(新帝)、英特爾、SK海力士、美光等六家的快閃記憶體產能已佔據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近九成的市場比重,隨著晶圓物理極限出現,固態硬碟存儲單元能夠裝載的內存顆粒逼近極限,於是有了世代的演進,來增加內存空間。如果用蓋樓的方式比喻,2D-NAND是平房,3D-NAND是樓房,4D-NAND則是「3D-NAND+類DRAM」的混合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視界 的精彩文章:

蘋果的庫存為什麼這麼低!完全解析蘋果操控供應鏈手法
真是誤會大了!讓小C君來告訴你蘋果與MicroLED的真相現狀

TAG:未來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批准東芝半導體業務出售,預計交易將於6月1日完成
東芝半導體公司最快 2019 年秋季上市
東芝半導體最遲在6月底前出售給美日韓聯盟
中國批准東芝半導體業務出售 6月完成交易
「集邦短評」中國批准東芝半導體業務出售 6月完成交易
東芝半導體最遲在 6 月底前出售給美日韓聯盟,但部分股東不樂見
難抵市場蕭條,東芝半導體宣布裁員!4年後集團再減7000人力
中國批准韓美日聯盟收購東芝半導體
中國遲遲不批准,東芝半導體售價或提高40億美元
東芝半導體出售案已了結 交易價為一百八十億美元
給特朗普首個善意回應?中國批准東芝半導體業務出售
5 月底前若沒完成交易,東芝半導體考慮不賣了!
中國終於批准東芝半導體業務出售,高通還在苦苦等待
東芝半導體「肥皂劇」劇終 存儲市場「亂戰」或將揭幕
東芝半導體否認售賣手中剩餘股權,觀察市況後再做決策
東芝半導體業務出售案遲未有進展,債權銀行已捺不住性子
結構優化?東芝半導體再度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