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造出全球最薄「一維納米線」

科學家造出全球最薄「一維納米線」

理化研究 科學家造出全球最薄「一維納米線」

幾十年來,「摩爾定律」一直是晶元製造業界的「金科玉律」——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然而隨著納米技術逼近單原子的極限,近年來晶元行業的發展速度已經有所放緩。好消息是,劍橋和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直接跳到了「邏輯的終點」—— 將電線縮小到單原子串的寬度!

其實在三維(3D)世界中,是沒有純一維(1D)或二維(2D)材料的。即使是一張薄紙片,它也是有厚度的,但為了簡化思考,我們可以把石墨烯這種單原子層材料認為是只有長度和寬度。這種「一維究極納米線」的理念,和二維的石墨烯材料有著共通之處。它由碲元素製成,僅單原子寬高。但出於穩定性的考慮,研究人員們還是將它「禁錮」在了碳納米管中。

自然探索 「蛟龍」號將下潛世界最深處

據新華社「向陽紅09」船5月21日消息,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現場總指揮鄔長斌表示,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預計22日凌晨抵達馬里亞納海溝作業區,「蛟龍」號計劃於23日在世界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進行本航段第一潛。

「向陽紅09」船是5月16日從深圳起航向作業區進發的。本航段是「蛟龍」號自2013年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以來的最後一個航段。現場指揮部與深潛作業部門、科學家團隊對本航段潛次進行了詳細設計和安排,計劃「蛟龍」號23日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北坡進行本航段首潛。

生物醫學 我國首株夜光植物培育成功:自主發光亮度達星光水平

近日,我國雲南的科學家團隊在國內首次培育成功了夜光植物,科學家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將海洋發光微生物的基因導入到了本氏煙草植物細胞中,經過植物組織培養和篩選後,獲得了該夜光植物,填補了我國有關技術的空白,為該技術在國內的進一步應用奠定了基礎。

項目的主要領導者,雲南納博科技的段康介紹說:「過去生物工程培育的發光植物必須在藍紫光的照射下佩戴眼鏡才能看到熒光,或者加入熒光素底物實現短暫的發光,發光強度肉眼也不可見,不能在夜晚自主發光。」

生物醫學 觀測人體內部的「哈勃望遠鏡」亮相

在5月15日-18日舉行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由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頂尖分子影像科研團隊「探索者」聯盟攜手打造的「史上最強PET-CT」——世界首台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全球首度亮相。PET-CT又稱為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相比於常見的CT、磁共振等醫學掃描設備,它能更早更清晰地發現腫瘤。

uExplorer探索者擁有2米超大掃描視野,只要一床位、一個屏氣周期,最短僅15秒,就能完成全身全臟器掃描,整機靈敏度是傳統PET-CT的40倍,掃描時產生的輻射劑量降低至傳統設備的1/40,它還首次實現了全身多組織器官的高清動態成像,不再局限於傳統靜態代謝過程3D成像,而是在此基礎上新增一個「時間」維度,從而實現4D全景成像,為個性化精準診療、新葯研發等各個領域的科研提供豐富想像空間。

3D列印 3D列印卵巢讓科學家距離攻克不孕又近了一步

可通過3D列印製作的物體清單,早已涵蓋珠寶、藝術品、槍支、食物、醫療設備等領域。然而美國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卻藉助3D列印技術製作出了可移植的小鼠卵巢假體,並且成功孕育了健康的後代。如果一切順利,研究人員們有望利用這項技術來攻克人類不孕的難題。研究領隊Teresa Woodruff在上周出版的《自然通訊》期刊中表示:「這是生物工程再生醫學的一座聖杯」。

其最終目標是打造替代卵巢,以恢復女性們的生育能力,特別是因為接受了癌症化療而導致不孕的女性患者。Woodruff希望能夠在未來幾年內開展針對3D列印可移植人類卵巢假體的試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天眾智技術服務平台 的精彩文章:

VR居然可以鎮痛?效果比嗎啡還好

TAG:飛天眾智技術服務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造出「量子麥克風」
科學家創造出「量子球狀閃電」
科學家創造出由光製成的二極體
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了納米級平面超透鏡
科學家無意中製造出了液態永磁鐵
這位科學家拿下科技最高大獎:他的研究憑空造出千枚炸彈
科學家創造出了世界上最乾淨的水滴
科學家用特殊裝置,製造出「世界最乾淨的水滴」
我國科學家另闢蹊徑造出9納米光刻試驗樣機
科學家創造出迄今為止最大的水下聲音
微重力環境下,科學家有望製造出宇宙溫度最低點
俄羅斯研究人員徹底出名了,打造出夜空中最亮天體,揚名全球科學界
木星兩極風暴群造出了「披薩」 科學家驚了
科學家打造出新型「弱約束物質形態」
打破技術封鎖 這位科學家帶領團隊造出激光器最強「心臟」
中國科學家造出會「變色」的軟體機器人
科學家成功在太空造出罕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
這名科學家造出了人-猴混合胚胎
重要進展,科學家造出了最逼真「人造細胞」
一個意外!科學家創造出「吃」塑料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