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邴浩:只待星火燎原時

邴浩:只待星火燎原時

1

1

1

只待星火燎原時

文/邴浩

邴浩,2003年入讀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現任共青團清華大學委員會書記。曾於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任共青團清華大學委員會副書記期間,分管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推動了星火班整體改革工作。

關於「星火」的名字,史宗愷老師若干次提出要改——因為這名字太過尋常與普通了,與學術創新人才培養不相稱。經過幾年的「爭執」,最終史老師「妥協」了。他在一次講話中提到,「星火」已經不簡單是一個因材施教項目的代號,而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深深地融入星火孩子們的血液之中,「星火」的文化也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已經改不掉了。

激發自主性,勇敢闖世界

剛到團委的時候正趕上星火五期學員招募,5月份的時候,輔導員趙昊岩拿來了報名參與選拔的學生名單及選拔結果,希望我決策是否要從這70多人中選出50人(星火班往屆規模相對固定,每期50人上下)。我問昊岩評委們覺得合適的有多少人,他說大概30多人。最終,我們決定星火五期暫時招募38人,以後可以再補。

這就是我與「星火」的第一次深入接觸,

我當時的感受是「星火」已經快燃成火星兒了,再不添油加柴可能就要燃盡了。

我和輔導員們開始了反思,為什麼一個定位於培養學術創新人才的因材施教項目招不到合適的人?是我們的定位有問題,還是項目吸引力不夠?

我要來了星火前四期學生的培養方案與數據,我發現作為五個培養環節之一的海外研修覆蓋率只有四成左右,很多學生因申請不到專業匹配度高的海外研修項目而放棄。

當時我們商量是否可以從海外研修的改革開始做起——從星火五期開始,我們給星火學員提供每人兩萬元的經費支持,大家可以跳出國際處列表中的海外高校範圍,自主聯繫本專業內的頂尖實驗室。

持續謀創新,協力創未來

星火六期進入星火大家庭後,一系列的改革與探索開始實施。

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將星火班明確定位於新時期清華學生的學術共同體,要使之成為清華學生交流學術、砥礪前行的重要平台。

基於這些認識,星火班開始組織小班學術討論與沙龍,並將這些活動面向全校開放,發揮星火班的輻射與帶動作用。同時,將學術交流與研討充分融入學員選拔過程,使學員在進入星火班之前即充分體驗思想碰撞與交鋒的樂趣,也確保選拔進入星火班的學生是真的對學術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2014年底,在史宗愷老師的直接倡議與推動下,校團委聯合科研院、教務處,以星火班自主立項研究為藍本正式設立清華大學本科生學術研究基金。

2015年首批支持經費186萬元,清華學生第一次有了自己學術研究基金。2016年本科生學術研究基金更名為大學生學術研究推進計劃,經費增至500萬元,2017年經費進一步增至800萬元。

星火班的自主立項實踐不僅為培養星火學員做出了貢獻,更為全校學術創新人才培養做出了示範,隨著這一示範的推廣,學術研究資源面向全校學生輻射開去,更為重要的是星火班的學術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持續傳播開來。

因材施教再探索

星火計劃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清華校內因材施教項目的重要品牌與示範,不僅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人才,更形成了一種因材施教資源配置的嶄新模式。基於星火計劃總結出的新時期因材施教的三個特徵,即示範性、競爭性、輻射性,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因材施教項目成效的重要指標。

示範性是存在根本。示範性就是口碑,就是影響力。

競爭性是成效保障。

輻射性是最終目標。

在直接主持星火計劃的四年多時間裡,我深刻體會到,「星火」是常新的,「星火」是與時俱進的。

如果有一天「星火」不再變化了,那麼「星火」的活力就喪失了,這個計劃恐怕就要「壽終正寢」了。

所以,「星火」就意味著創新與變化,意味著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這種變化不簡單是形式的革新與內容的更新,而真的是要走出一條別人沒走過的新路,「闖世界」計劃是,學術研究推進計劃也是,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新的探索——正所謂「以創新的思維推動創新的工作」。

結語

慣常關於「星火」的說法是「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然而我更願意將「星火」解讀為——聚是一團火,散作很多團火。

做「夜空中最亮的星」固然耀眼輝煌,但畢竟遠在天邊、遙不可及;不如一團火,可以取暖,可以照亮前程,更可以隨時燃起熊熊烈焰,形成燎原之勢。

星火班就是一團火,我們這批教師在其中和星火人一起燃燒。星火人一批又一批地離開這團火,到世界各地燃起新的火,燃得更好、更旺。

我總是很慶幸,能夠在年輕的時候,和一批比自己還年輕、但比自己更優秀的學生在一起學習成長。我會珍藏每一張與星火孩子們的合影,珍存共同成長進步的印記。

我相信對我們而言,無論何時,回憶起「星火」的經歷一定都是一段溫暖的記憶。我始終有一個執念,那就是不需多久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星火人就會「遙相呼應」,在國際學術的最前沿持續發出星火人的聲音,一批星火人持續引領這個時代的發展,帶領我們去到未曾設想過的未來。

星火十年,我參與並見證了三分之二的歷程,未來「星火」要走的路還很長。關於「星火」,我還有夢想沒實現,所以會更加期待。同時,我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更有充足的信心與勇氣。

只待星火燎原時。

1

END

1

《星火閃耀時》

——星火班十周年文集簡介

2007年,圍繞基於「人」的因材施教工作,清華大學啟動了「科技創新,星火燎原」學生學術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簡稱「星火班」)。

到2017年,星火班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時間。這十年間,星火這個燃燒著光和熱的集體在成長,在改變,在進步,在壯大。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紀念星火精神,回顧和總結星火的發展歷程,傳遞星火的理念和培養模式,展示星火同學的成長和成就,我們特此出版《星火閃耀時》——星火十年文集。

這本文集,是對星火人精神風貌的集中展現,是對星火發展歷程的溫情回顧,更是對星火未來發展的深情展望。在星火的下一個十年,下下個十年,星火的光芒會一直閃耀。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願我們能點亮更多的星,閃耀更遼闊的宇宙,聚起更明亮的火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青年科創 的精彩文章:

TAG:清華青年科創 |

您可能感興趣

只要98人,就可征服最近恆星系,讓人類種子星火燎原
武昌起義星火燎原燒向全國,為啥燒不旺北方?
星火燎原——華菱星馬混凝土攪拌車
秦俊傑《天衣無縫》「燃燒」革命熱血 守望信仰引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中國創新葯大時代開啟
《征途2手游》今日開啟新服「星火燎原」
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星火燎原
只要98人6300年,就可征服最近恆星系,讓人類種子星火燎原
義大利「星火燎原」?若發生這一幕 黃金恐暴漲
下半年三生肖貴人圍繞,財運呈星火燎原之勢,生活越來越順利
亞非兩開花:200萬人流離失所,IS在奈及利亞擴張呈星火燎原
中國互聯網迎來MMP時代,新商業版圖能否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古巴人民紀念民族英雄何塞·馬蒂165周年誕辰
「星火燎原」 物聯勢發 AI落地加持——2018年半導體IC新年展望
達伊什武裝星火燎原,伊出招阻斷極端組織迴流,傳統方式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