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施恩不求報 與人不追悔

施恩不求報 與人不追悔

記得很小的時候,老師曾經教育我們要「做好事不留名」。當時年幼的我只是覺得這樣做是很高尚的,但心裡卻總覺得這句話怪怪的,做了好事都沒人知道,那不是很傻嗎?由於當時我們年紀小,一時間也無法去剖析老師說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再加上學習任務的加重,漸漸的也就把這個問題慢慢給淡忘了。直到有一天我走進道門,讀到了《太上感應篇》這部經典的時候我才終於明白過來,實際上老師當年說的那句「做好事不留名」,那是一種啟蒙教育,是為了培植中國感恩文化中最為高尚的一種境界:「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主題。我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一個主題呢?撇開商業意義不說,我們會發現,近年來備受重視的母親年、父親節等等,都是在提醒現代人對父母的感恩。有些忙碌的都市人,可能一年難得有多少次和父母一聚,而全城的節日氣氛則會給他們一個提示,是時候跟父母吃一頓飯了,這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正是基於這個基礎,越來越多的人建議在中國也要設立感恩節,借鑒西方節日,設立中國感恩節,讓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學會互相體諒,這樣人際關係會變得更和諧。而作為一名道教徒,我們身上本來就肩負著弘揚感恩文化的責任,所以今天在這裡將祖師爺在經典中說到的「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拿出來與在座的各位分享。這十個字出自於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當中。這裡的「施」就是布施,「恩」就是恩德。這句話中的「與人」和「施恩」其實是一個意思。因此,「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的意思就是說布施給他人的恩惠,絕對不要求回報;贈送給他人的財物,也絕對不要後悔。這就指出了我們在行善布施的時候,要做到兩點:一、不求回報,二、不要後悔。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句:「施恩不求報」。

我們經常講,中華民族是一個知恩報恩的民族。最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話莫過於「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生活在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敢說:「我從來沒有受過他人的恩惠」。因為一個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恩惠,例如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人群的互助之恩、國家的衛護之恩等等。因此,「受人滴水之恩,當思湧泉相報」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恩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千百年來一直為中國人所信守和奉行。所以祖師爺說的「施恩不求報」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作為受恩惠者,也就是受了恩惠的人來說,凡是對我們有恩惠的人,我們都要念念不忘並且想方設法給予報答,這是做人應有的道德行為;如果受了他人的恩惠而不知報答,甚至以怨報德,做出違背道義之事,則是最受人唾棄的不道德行為。第二作為施恩者,也就是給人以恩惠的人來說,我們去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這時候應該是不求回報的。因為真正的施恩,純粹就是為了他人離苦得樂,絕不會摻雜個人的利益在裡面,是真正的為了幫助他人,解除他人的困難,而不是為了獲得他人將來的有所報答。所以說施恩是道教修行中重要的一條,佈施助人、濟人救危也是每位道教徒應該有的責任。

說到施恩,估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跟金錢和物質掛鉤,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對施恩狹窄的理解。施恩其實不僅僅是金錢和物質的範圍,在道教就有「布施三等」之說,在我們的《太上靈寶業報因緣經》中就提到了施財、施身、施法這三類。

第一、施財。施財又可分為內財和外財兩種。內財指身體,可以用自己的體力去幫助他人,比如捐贈骨髓、獻血等等,這些都是指內財。外財就是錢財、衣食等這一類,比如給災區以及慈善團體捐錢捐物等等,這類指的就是外財。但不管是內財還是外財,施財的重點都在於「散施一切,不施於心」。如果說施財的時候,總是在念念想著自己的人,即使他是在行善,那也是有自私心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善,更談不上是施恩了。

第二、施身。就是指救人於水火之中,比如保家衛國,守護國民,令百姓不受苦難和恐懼,又或者懸壺濟世、救助無辜苦難眾生等等,這些都屬於身施。也就是說,只要能令眾生身心安頓,不令畏懼的,這都屬於身施。

第三、 施法。即是啟發智慧,令眾生開悟。這當中又分為世間法和出世法兩種。世間法如老師教育培養下一代,只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並非是為名為利的,這些都是指世間法。若老師一心只是為了薪水、升遷等等,那這就不是施法了,而是一種純粹的僱傭關係。而一切施恩中,又以出世法最為尊貴,出世法即是以祖師爺的思想來傳授眾生,使其斷一切煩惱,從而令其得度。要注意的是,凡印贈經書,若標明「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等等字樣的,這也不屬法施了。因為他們做事情之前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把祖師爺教導大眾的智慧結晶,變相的轉換為自己的專屬財產而已。反觀道教的歷代祖師們,我們可以看到,歷代仙真大德,都是以大道無私之心去利益眾生的,是絕對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更不要求別人的讚歎和感激。所以說,這才是施恩中最大,以及最不可思議的功德啊。

記得我在道觀值殿的時候,有碰到一位信眾問我,他說道長啊,為什麼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會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了呢?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也變得越來越遠了呢?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是否也有這樣的一個感受:親情冷了,同住在一棟樓里,鄰里相見卻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於己方便,已經成了互通利益的通行證。朋友間的幫助已經不再是以他人的離苦得樂為目標了,而是變成了以自己獲利為動機前提。越來越多的人都有了「施恩求報」的心態,做任何事情時,都在想著要得到回報,而且很多人看似幫助他人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在為了得到更多的回報和利益。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篇報道。這是發生在安徽某老年公寓的一個真實事情。一周前,原本較為安靜的老年公寓一下子變得異常熱鬧,每天都會有愛心人士來關愛他們這些老年人。吃完早飯,老年公寓便迎來了第一撥社會愛心人士,這些人主要是來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洗頭洗腳、剪指甲甚至是掏耳朵的,最後還為老人們發放了零食。老人們都很開心,帶著愛心人士給的零食回到房間,可回到房間坐下來還沒多久,第二撥社區愛心人士又來了,依然是同樣的工作,打掃衛生、洗頭洗腳、剪指甲掏耳朵,為老人們發放零食。就這樣,前前後後一天總共有4撥愛心人士來給老人們獻愛心。這一天下來,老人們平均被洗了2次頭, 2次腳,被剪了2次指甲,掏了2次耳朵等等,還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願者們洗了7次腳。

大家聽了這樣的一個報導有什麼感受呢?這不就是「施恩求回報」的心態所導致的嗎?志願者們這種「狂轟濫炸」式的獻愛心活動,給養老院的老人們帶來的不是幫助,而是「甜蜜的負擔」。老人們其實早已感到「不適」,可那些志願者,卻為何仍然周而復始、樂此不疲呢?其實說白了,很多志願者都是一種另有所求的形式主義者。在重陽節或者其它的特定日子,到有名的養老機構去獻一獻愛心,不管是真獻假獻或者半真半假地獻了之後,都能夠更容易成為「新聞素材」,來為自己獲取或多或少的「宣傳效應」。相比之下,若到乏人問津的養老院去獻愛心,又何來這種「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呢!對於這樣的「愛心公益」我們希望以後能夠少一點,能夠多一點真正去做實事,真正去踐行「齊同慈愛、異骨成親、行善積德、濟世利人」的慈善團體。

然而現實社會中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有些人捐了錢給慈善機構,又是請媒體報道,又是為自己的公司做廣告的,其實這些人的「慈善」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獲得名聲,為了自己經營的公司出名,從而賺取更多的錢罷了。又如,有些人出錢買物放生,又是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又是希望自己事業發達的,在這種動機下放生,內心真正關心的不是被放生的動物死活,而是希望自己活得更好。這樣的放生心態根本就不是放生,而是類似於商品的交易啊。

對於以上的這些做法,我們不能固執的認為就是不正確的,只能說這只是普通的思維,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實際上,我們幫助別人也好,做善事也好,沒有自私心才是真的好,比無私的心更高妙的就是不求回報。如果幫助別人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回報,那就不是真心幫助;如果只幫助那些將來可以回報自己的人,卻不願意對另一些沒有能力回報自己,但也陷入困境之中需要拯救的人,那就完全是自私自利、見死不救的假仁假義。另外,幫助別人卻附有許多條件,別人心裡一定會不舒服。如果附帶的條件太苛刻,那麼不僅不會引發別人的感恩之心,反而還可能招致對立、矛盾和怨恨。就像那位一天被洗七次腳的老人家來說,倘若我們現在去採訪他,老人家,當時您幸福嗎?我看十有八九,老人會表情尷尬地嘆言:我不是幸福,而是辛苦!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在人危難之中給人以恩惠的確是不可多得的美德,但是施恩不求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美德。愛一個人,關懷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尊重這個人,不要給他施加壓力,讓他按照自己願意的方式去生活。一旦在施恩的時候參雜了一點私念,內心裡積存了一份期盼,這種恩惠就變質了。正如祖師爺有曰,「人之有德於我,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不可不忘也」。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句「與人不追悔」。

與人不追悔,就是說給別人付出了一些東西,比如關愛、幫助、金錢等等,不要後悔。布施之後心生後悔之心,那麼這樣的布施肯定也不是真正的布施。人布施之後為什麼會後悔呢?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前面所說的布施求回報,但卻沒有得到回報,於是後悔;二是因為布施之後發現自己上當了,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於是心生後悔。若是因為前者而後悔,則應該去除求回報的心,也就是要有施恩不求報的心態,我們剛剛在前面也已經講過了,在這裡就不去重複了。若是因為後者,則應該去除自我的糾結心,守住發心的初衷就好。

在生活當中,我們可能都會有過事後立馬後悔甚至於反悔的事情。比如遇到「假乞丐」的時候。我們在座的各位有人碰到過嗎?即使沒有碰到過,在電視上也肯定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報道吧。我們可以試著去想一下,如果你真的碰到了這樣的事情,你事後會後悔嗎?我在這裡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去評論對於真假難辨的乞丐底該不該給,我只是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自己有一個習慣,常常會在背包里備一些零錢,以便在街邊看到行乞之人,可以過去給他們。我記得很多年前在林清玄老師的文章中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只要做了乞丐就沒有假的,因為他伸手要錢的時候,心情就是乞丐了。心情是乞丐的人,即使他四肢完好,孔武有力,家財萬貫,他仍然是個乞丐,更值得同情,值得施捨。」我也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對父子,一天二人在一起逛街的時候,兒子看見一個小女孩和他長得差不多大,跪在那裡乞討,小女孩說她爸爸不在了,媽媽得了癌症,兒子當時特別心疼她,說要給小女孩十塊錢,父親說可以啊,當兒子給完之後,立馬回頭跟他父親說,老爸,她會不會是騙子啊?我們如果遇到騙子了該怎麼辦呢?此時,父親卻扶著兒子的頭,微笑著說,如果遇到騙子了不是更好嗎,那證明了她媽媽沒有生病啊,那也就說明了她並沒有自己形容的那麼凄慘啊,豈不是更好!

所以在該不該給「真假難辨」的乞丐這件事上,我從不糾結,因為我選擇了相信。即使後來事實證明他是假乞丐,我也從不後悔。當被別人嘲笑上當受騙了的時候,我也釋然,因為我在看到他的那一刻,我已經動了惻隱之心,所以在我決定幫助他的時候,我是不會考慮那麼多的,我也沒有時間去思考,心裡想的只是他需要幫助,如果他開心了,我就快樂了,就這麼簡單。

與人不追悔的前提是為了幫助別人,既然我們已經把錢捐出去了,已經選擇幫助他們了,那我們就應該相信他們肯定能做好。而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絕大多數人是能做好的,至於做不好的人呢?他自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自然會背負因果報應的,不需要我們去追悔他。說到因果報應,在這裡有必要把道教的報應觀對大家做一個梳理,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好的去理解,祖師爺為何一直教導我們要去行善積德,以及要求我們做到「與人不追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窮。那麼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如果沒有學過道教,就會有各種見解:持「拼爹觀」的人,就會說家庭出身是根本;持「學歷觀」的人,就說會學歷才是根本;持「風水觀」的人,就會說祖墳砂明水秀,陽宅臨官祿地才是根本;講「成功學」的人,則會說判斷力、執行力、社交能力才是根本等等。

其實,他們說的都沒有錯,但不完全正確,因為上面所說的這些都是我們成功的各種要素而已。沒有良好的出身環境,就需要我們比常人付出更多精力;沒有學歷或者學習的能力,就可能不具備有效的競爭力;沒有良好的風水環境,人很容易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而缺乏判斷力、執行力和社交能力,那麼人的事業往往就會很難創造佳績。這些都只是要素而已,但我們若要探求命運的根本,就必須要講到道教的「因果」與「承負」所共同造就的善惡報應系統了。

首先我們要了解,道教的「宿命」與現代哲學的「宿命論」是不同的。道教的「宿命」是古語「因果」的異名,認為人的行為決定了命運;而現代哲學所謂的「宿命論」則認為一切命運早已註定,人無法改變命運,是「破因果論」。這是兩者本質的區別。

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即人的命運是由自己的行為所決定的,不是由天神、天地等外在力量所主宰的。「宿命」二字是指因果報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心有好報,作惡有惡報的「賞善罰惡」命運觀。而現代哲學所謂的「宿命論」,則與道教「宿命」完全相反,是指人的命運早已註定,人的行為無法改變命運,包括生死、禍福、貧富、貴賤等等,這些都是由人力無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換句話說就是人不能透過行善、積德、修行來改變命運,這種觀點的反面也就是「我作惡,也是命運決定的」、「我作惡,這都是命」,導致很多人懷有惡意、去做違法犯罪、破壞道德的事情。道教否定這種「既定」的「宿命論」。在經典《正一法文經》、《智慧罪根大戒經》里,就有具體說到「不信宿命」。指的是有人相信世界上作惡的沒有惡報,行善的被人欺負,所以自己也不認同冥冥之中有「宿命罪福」,而肆無忌憚的作惡。如果眾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都不信「宿命」,那麼世人不斷的造惡非善就會導致世道不清,人民遭受水火刀兵等等自然災害。反觀一下當下社會,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天災人禍其實就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呀!

那麼道教講的報應觀是什麼呢?則是「承負」與「因果」的雙重作用。「承負」簡單來說就是祖先給後人留下的一筆「遺產」。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給子孫留下一筆好遺產,就能讓子孫大富大貴;如果前人幹了很多壞事,那就會給子孫留下一筆爛賬,令子孫遭受身體、心靈、經濟上的許多磨難。《太平經》里也舉例說,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過錯於鄉里,後世的子孫必定會受鄉里的過責,這就是承負最簡單的道理。《易經》中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並且,在道教看來,「承負」有「十世一周」的性質,即十代以前的祖宗的行為,任然會對後代子孫有一定的影響,這就警戒為父母祖宗者,要為後世兒孫多加考量了。

我們講了「承負」是先人對後人的影響,但時間的善惡報應還有個人的「因果」的重要影響。因為每一個人的善惡行為都會導致種種結果,我們稱之為「因果」。在《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中就記載:印造經典、鑄造天尊神像、抄寫經典、燒香明燈等等,都可以令世人富貴聰明,來生可投生富貴之家,得智慧、端嚴之身;而建造道觀、建立玄壇者也可以得大富貴身;如果敬愛天尊、篤信大道、不升二心者,則會得生尊貴,受到眾人敬愛。

而與之相反,如果毀壞天尊形象者,則會遭受滅身之報,並且「死入九幽十八地獄,萬劫受苦;苦盡方生,得生人中,受腫癩病,遍身膿血,臭穢腥羶,人不喜見。」透過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衝進了蘇州玄妙觀三清殿,並爬上元始天尊神像砸毀頭部,該紅衛兵當場跌落身亡,另有其它攀爬者,事後也精神錯亂喪失勞動能力了等等。可想而知,果報是多麼利害,不可兒戲啊!

所以,我們要明白,因果是個人的三世業報;承負是祖先留給後世的善惡「遺產」。兩者之中,因果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所以所佔比重較大,個人大多數的罪福都是由因果構成的,拿人體來做比例的話,因果構成了我們的骨架臟腑;而承負,則屬於間接受益、間接受害,屬於較輕的「從罪」,所以所佔比重較小,並且離先祖越遠,所受到的影響呈也遞減狀態狀態,拿人體來做比例的話,承負就是構成罪福報應的血肉。雖然兩者比重不同,但其賞善罰惡、勸善修身的根本核心是一致的。所以只有明白了什麼才是道教的報應觀,弄懂了這一點以後,我們才會懂得祖師爺為何經常告誡我們要行善積德,教導我們要「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因為祖師對我們的這些教誨,都是在累積我們自己功德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在告誡並提醒我們:人要多為自己的未來負責、要多為自己的來生負責、同時也要為自己的兒孫負責。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是在成就我們自己的德行。慢慢的我們會發現,我們的胸懷寬廣了,我們的人性更加豐厚了,我們的良心也一點一點顯發出來了,智慧也慢慢顯現出來了,這也就是我們行善的功德。正如太上道祖曰:「所以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所以說,選擇相信,相信人,相信美好,那麼我們的身上就有無限的可能和無限的正能量。

說到這,估計有很多人會問了,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呢?祖師爺告訴我們三個字,大家猜猜看哪三個字:清凈心。怎樣才能做到清靜呢?祖師爺在《清靜經》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的本性其實是喜歡清靜的,卻被人的心智干擾了,人的心智其實也是喜歡清靜的,卻被人的慾望牽制著,如果能夠排除慾念,那麼心自然就安靜下來,心若是澄清了,那麼本性也就達到清靜了,那樣就不會再產生慾望,身中的三屍也就滅絕了,而人之所以不能清靜是因為心尚未能澄清,慾念沒有排除。這裡所謂的六欲就是六類慾望,即從眼、耳、鼻、舌、身、意產生的六種感官慾望,此六欲不但傷害了我們的器官而且還讓我們的慾望無限彭大。三毒又稱三屍,也是慾念所產生的,從而使人迷失本性與內心。說的通俗一點,人之所以變成這樣就是由於慾望的不斷滋生使人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清靜心。貪求慾望之心過度,從而產生煩惱與焦慮,產生妒忌心甚至仇恨心,因此有人感嘆人生苦短,而之所以「苦短」,是因為我們為「煩惱」所纏繞。而「煩惱」就起於「妄心」。 祖師爺先替我們找出了原因,然後接下來又說:「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這幾句就是在講排除慾念的方法,意思是說:能夠排除慾望的途徑是,向內部觀察自己的心,使心沒有一個實體,向外觀察自己的形體,達到形體也被遺忘的境界,向遠處觀察萬物,卻超越了萬物的形象,如果這三者都已領悟了,那麼認識的境界便超越了感官所能把握的世界了,但這裡的觀不是簡單的用眼睛觀看,而是一種認識的方法與過程。說的通俗一點,那就是先去除我們心中的妄想和私慾,不要為了生活中的得失而去過分的歡喜和憂傷。因為這些有形有質的事物是可以遮蔽人的認識,所以我們看到的形體和物相都是虛幻,應當從內心將之排除,這樣慾望就不會滋生,內心又回到清靜和諧的狀態了。

那在這裡呢,我就從自身的經驗來教大家保持清凈心的一個簡便方法,那就是去讀《太上感應篇》。每日焚香虔誠誦讀一遍,等你把經文讀熟了,你便會發現和體會到其中的好處。在閑暇之餘,仔細的看個兩三句,弄明白這兩三句,然後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去做到念一句,學一句,念一句,改一句。如果能每天如此,而且還能終生謹守,那我相信,你的一切祈求,自然會得到感應,心也就會慢慢沉浸下來的。只要你每天堅持去做了,那這種感應肯定是真實存在的。這種誦經的感應,我的一位老師解釋的特別好。他說:「我們每天誦讀經文,就相當於每天在給道祖打電話。經文的內容就相當於是電話號碼,你想想看,如果你手機上有一個未接電話,而且還是陌生號碼,你會回復嗎?當然不會,誰知道是不是詐騙電話,或者是推銷廣告的呢?所以你只讀了一遍經文,只給道祖打了一次電話就想有感應,那怎麼可能呢?但是你手機上有上百個,甚至上千個未接電話,而且電話號碼都一樣,你會不會回復?這肯定會打過去的,因為你知道,這哪怕是個陌生電話,既然打了這麼多遍,肯定是有急事找我,那我肯定要回覆的,這個回覆不就是你祈求的感應嗎?所以我們每天虔誠誦經的過程,就是每天在跟道祖親近的過程,就是每天在洗滌內心的過程,就是每天在找回內心清靜的過程。

人倘若能夠去除貪求妄想,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自信而不自傲,自強而不自恃,時刻保持內心的清靜,少私寡慾,無為不爭,那麼就能自得其樂了。而人生其實就是一個當下活著的滋味,沒必要去千般思量,萬般謀利。這樣,在生活中,我們對人就會多一份真誠、多一份寬容,做事也就會盡心守本份了,大家也會過得安心自在了。人若是能夠以財物救濟幫助別人,同時能夠做到內不見有布施的我,外不見有受施的人,中間不見有所布施的財物,這就叫做心清凈了。而我們修道之人修的也就是這顆清凈心。正如太上道德天尊言:「人能常清凈,天地悉皆歸」。

所以說真正的「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一種心境和氣質,一種不為名利所動的心境和氣質,一種自然流露出來的心境和氣質。我們立身處世一定要牢記:只有真誠的付出,才會被別人真正的地接受,這樣才會有美好的收成。做事的時候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樣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只要你這麼做了你就會發現,當你給予別人微笑時,你自己也是快樂的;當你付出真情時,你自己同樣被感動著。因為你的善良與真誠,將會得到更多真心待你的朋友,因為你的不求回報,你將會被眾人所喜愛,到了那時,快樂將與你同行,幸福將與你常伴。我相信,我們每一個真心去幫助過他人的朋友們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內心感受的。

最後我想說,「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並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一種行為,但最起碼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的一種心態。我們不想通過做好事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因為幫助別人只是我們內心中的一個心愿而已。比如在公交上給別人讓了個座,人家沒說謝謝,也別不舒服,沒說就沒說唄!我們讓座又不是為了聽那一聲謝謝;捐款之後,發現排行榜上沒有你的名字,也別發火,沒有就沒有唄,我們捐款又不是為了上那個紅榜;幫助他人做了很多事情,可人家卻從未請你吃過一頓飯,也別後悔,沒吃就沒吃唄,我們幫助他又不是為了要吃他那一頓飯啊。如果人人都能本著「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的心態去處理事情,那麼我們的心理又怎能不平衡呢?社會又怎能不和諧呢?當一個對別人心懷感恩,便會謙遜待人,不會將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於人,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更加和諧了。同樣,當一個人對大自然心懷感恩,便不會以人類為中心,從而企圖征服大地,破壞生態平衡了。

所以,讓我們一切的一切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願你我之間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寬容,多一點鼓勵,多一點關心,再多一點點的交流與溝通。我想,人與人之間一定會變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點學道心得和感悟。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願祖師護佑各位四時吉祥,福生無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五一八天師廟會」活動簡介
道教的五老冠
老天賦你一身才華,不是讓你恃才傲物
侍師直說
來世靠不住,今生最靠譜——道教如何看生死輪迴、來世今生

TAG:龍虎論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對曹操不理不睬,卻與其夫人關係密切,曹操追悔莫及
往事不必執著,往後也不必追悔
艾灸時切不可帶「氣」,否則追悔莫及!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蘊含大智慧,很多人不聽勸追悔莫及
男人不是真心愛你,會不經意說這2句話,趁早離開,否則追悔莫及
戀愛中的男人,再愛對方也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追悔莫及
女人節食減肥於健康無益,快點收手!不然會讓你追悔莫及!
就算男人再愛你,你也不要做這3件事,否則追悔莫及
不要等到失去時,才懂得追悔莫及
劉備臨終前說:此人不除,蜀國必亡,諸葛亮不聽,最後追悔莫及
伯邑考霸氣上線,紂王得知他的身份,追悔莫及而且害怕不已了
當年薩達姆被殺他們興奮不已,為何如今卻是追悔莫及,事實真相讓人感到心酸
裝修之前不注意,入住後追悔莫及,這些裝修真相對比告訴你!
不堪輿論壓力醫生自殺,死後打人真相浮出水面,網友追悔莫及
愛你的人不會永遠都在,別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孩子發燒這件事做不得,否則追悔莫及!
不懂得珍惜感情,擁有時不以為然,失去後才追悔莫及的四大星座
干過這四件事的女人男人們要注意了,趕緊遠離他們不然以後追悔莫及!
孩子害羞不喜碰,通過遊戲可糾正,錯過關鍵期追悔莫及
給寶寶喂輔食,這種姿勢不可取,不然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