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蕪生:鑒定達人如何看高古玉器

蕪生:鑒定達人如何看高古玉器

《中國美術報》第67期 藝術財富

學習玉器考古報告、借鑒前輩經驗,無疑是高古玉器藏家必須經歷的學習過程,在對器形、用料的考據過程中,收藏的樂趣盡顯。而在玉器研究者洪殿旭看來,對於經驗與知識水平較高的鑒賞家來說,辨別高古玉器的真偽,往往通過較為傳統、便捷的方式,他們眼中關注的重點即是「包漿」「手頭」「手感」「老玉新工」等。

玉神人首 石家河文化 上海博物館藏

據洪殿旭介紹,「包漿」一詞在清代文獻中已存在,指玉器表面的皮殼特點。包漿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為沁色和盤色,沁色指玉器埋在地下或傳世過程中,由於受周遭環境的影響(包括埋藏環境、保存條件等)在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層顏色變化包裹物質,多見白色、鐵鏽色、暗黃色、黑色、綠色。其中白色稱「水沁」;暗黃色稱「土沁」;鐵鏽色有人稱「鐵鏽沁」,也有人稱「血沁」。沁色形成的原因很複雜,或因玉器染色,或因風化形成,又因玉器埋藏的時代、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漢代以前玉器沁色較重,南方出土玉器稱為濕土出土玉器,「水沁」較重。紅山玉器被一些人稱為北方燥土出土玉器,有些無沁色,有些則是「白色沁」「鐵鏽沁」「暗黃色沁」但色澤淺淡,僅有少量玉器為較重的白色或褐色沁。「包漿」形成的光澤,也是鑒定古玉的重要依據之一。 古玉的包漿柔和,自然,幽光內斂且有古舊之感。而偽造包漿有的過於光亮,輕浮,油性過重,缺乏層次感,有的則過於均勻,甚至不常接觸的部位也有包漿的感覺。

【春秋】龍形飾 上海博物館藏

「手頭」,一般指玉器拿在手中的重量感。與玻璃和塑料等仿玉材料相比,玉料的密度較大,手頭較重。許多仿玉大多在器形、紋飾、顏色、亮度等各方面都可以惟妙惟肖,但拿在手裡一掂,卻輕飄飄的。

「手感」,是指玉對溫度變化惰性的性質,常見玉料絕大部分是晶質集合體,有較好的傳熱性,所以手摸玉器會有冰涼感。但有些仿品系用玻璃或塑料製成,冰涼感會很快消失。

【戰國】? 雙龍首璜? 上海博物館藏

「老玉新工」,是指現代人利用古代出土玉器或遺留下來的老玉料、古玉殘件等重新加工改製成的玉器。在造型、紋飾、工藝特點都符合古玉器時代特徵時,進行玉器鑒定就需要藏家對材料、工藝新舊有更深的了解。

另外,應該積極引進自然科學方法,來判斷玉的材料、產地及琢玉工藝。自從引進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相、中紅外光譜測定、近紅外光譜測定等物理學方法,玉材的顯微結構和礦物組成問題得到了解決。模擬實驗和微痕研究,則解決了長期以來有關線切割和鉈切割、手刻及鉈刻的爭論。

(部分資料來自中國文物網)

【商】? 嵌綠獸面紋戈? 上海博物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我們不是文人畫家,我們關注的是中國人的生命狀態-梁占岩、袁武、張江舟「命運墨皈」 第一站啟幕天津美術學院
外銷瓷:走在絲路上的天下之器
蕪生:現當代藝術收藏之新手攻略

TAG:中國美術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攝影師汪蕪生辭世,一生執著於「黑白黃山」
君心若有雜蕪生,何不讀讀王陽明
汪蕪生:那個曾經隱居在上海灘的攝影大師
來自荒蕪生活的叩問:中秋來了,你何時才能浪到起飛,盡享無憂?
2019山東國際旅遊交易會開幕 萊蕪生薑變「網紅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