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彌井紀實:村戲幕後探訪,那些催心故事藏了多少年

彌井紀實:村戲幕後探訪,那些催心故事藏了多少年

來彌井的第四天了,終於有一個可以晚些起床的清凈早晨,不用急著想去拍片了。

早上在客棧起來,下樓去洗漱,發現女主人在洗東西,她說這幾天忙,被單都是用車拉到城裡定點洗的,結果不幹凈,還要手洗一下。

這女主人是不是有些眼熟,哈哈,對了,老闆娘就是昨天《西湖借傘》里的那個白娘子,她是戲團的主要女演員之一,也是老班主何四代的妹妹,叫何四萍。她還有一個姐姐何四慶,已經遠嫁到外地,這次也趕回來,唱穆桂英,他們全家都愛好滇劇。

何四萍家的客棧曾是村裡唯一客棧(寫這篇文章時村集體客棧也開業了),平時人不多。這裡比較偏僻,雖然文化厚重,景色不錯,人文環境也獨特,但外面知之甚少,沒有什麼遊客,只有一些尋覓茶馬古道的中外行者匆匆住上一宿。

我又來到招應寺。已經有劇團的人來收拾東西,整理道具。先是將使用的刀槍劍戟收集在一起,小心捆綁好,來年還要用的,這些都是寶啊,有些道具都使用了幾十年了。

73歲的何麗昆老奶奶也來了,老人早起頭件重要的事是到大殿里上香,拜佛。剛好早上的陽光投射到香爐上,老人整個都沐浴在光環中了,光影太美了,我讓老人略停頓,各個角度都怕了幾張。

何四慶在舞台上同幾個演員整理服裝,她是班主何四代的另一個妹妹,開客棧何四萍的姐姐,也是五十多歲的人,遠嫁外鄉,特意趕回來唱戲的。這些戲裝她是再熟悉不過了,她的父親是老戲班主,但58歲就過世了。說到父親和哥哥,她說父親會的多,哥哥會的少,父親過世早,沒有來得及傳承後人,哥哥有文化,人聰明,從小看著父親唱,記在心裡一些。要是父親多活幾年,哥哥就會多學一些,整個戲班的水平和能演的戲,就會大大提高了。

演員們小心翼翼的整理,疊著戲服,然後精心的包裝好。

除了這次演出前有人捐贈的九件小生和旦角衣服,這次演員穿的都是民國的老戲服,已經破舊不堪,特別是武生穿著,基本可以用「殘兵敗將」般來形容了,我昨天問了一下老班主,他說要換這些戲裝至少要花2萬元,如果買舊的或許能便宜一些,但不知道哪裡有賣的,其實國內的各種劇團大量下馬倒閉,應該有很多閑置的戲裝,他們呼籲能便宜賣給他們。

這些民國戲服,實在太破舊不能再穿了,演員們在場上都很擔心衣服隨時會壞,下場才一個懸著的心落地。村裡想建一個「彌井戲曲博物館」,把這些老戲裝和道具,加上其他的村裡幾百年傳承下來的東西都放進去。地址已經選好了,就在你招應寺的一處閑置房子原址建,這裡既是演出場所,也是村民的活動中心,將來也可以作為遊客中心,整個工程大約需要20萬元,但現在資金還沒有著落。

吃過午飯,我去探訪兩位戲班老戲骨的家,他們都住在山上的。其實彌井人祖先也是住在山上的,因為上面有相對平整肥沃的土地,視野也寬敞。而現在村所在地(古代很繁華也曾是鄉鎮政府所在地),是因為下面發現了鹽井,人們才遷居下來。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發過一場大水,將村中間一條古老的風雨橋摧毀,也淹沒了很多人的家園,於是很多人又回遷到高處的山崗上。

何四代的家相對近一些,不過到下面村還是有些距離,這裡海拔2200米,當地人習慣了,說走快半個小時可以到,如果讓我走估計要一倍還要多的時間。好在有道路,有汽車,繞著盤山路就上來了。

64歲的何四代老人住在半山腰,他現在同兒子生活在一起。老人種地出身,做過木匠,也當過代課老師。在他整潔的房間里,擺著很多書籍,老人說他一生就愛看書。

何四代老人說他們一家子對戲劇的熱愛完全是因為父親,而父親又是受家族中其他人的影響。彌井人愛唱戲的歷史源遠流長,有200多年,其中很多家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家族或者是做鹽業生意或者家有土地,富足之後尋求一種文化上的依託,於是唱戲和看戲成了彌井人的最愛,也是彌井深厚文化基礎的柱石。

老人把一些保存的家族老照片給我看,其中一張父親上小學的照片是民國23年,應該是公元1934年,看看當時小學生的穿戴,就知道當年這裡的富庶與村小學的正規,文化根基厚厚的。

何四代說彌井人唱戲在民國時最鼎盛,那時很多人都能唱,家家可以聞到滇劇聲。也是那個時代大家集資購買了昂貴的全套戲裝。這些戲裝就是現在看也是很高檔的,這些戲裝在後來的很多年裡讓彌井「大戲」沒有中斷,一直伴隨著彌井人演繹歲月走到今天。要是沒有這些戲裝,傳承或許也斷了。

父親是有文化的人,解放後一直在縣城工作,但1958年遇到國家政策性下放回到農村,走入了人生的低谷,但卻成就彌井村的戲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戲劇經歷了最繁榮時代,父親的回歸不僅劇團有了帶頭人,也整理、挖掘了一大批古典劇目和演唱方法,村戲班遠近聞名了。但文革了,一切又都停止......

文革過後戲劇復出,父親帶領村戲班熱熱鬧鬧走過幾年,不想父親因病過世了,戲班失去的頂樑柱,也就停了。

傳承了200多年的彌井大戲斷了,村裡人特別著急,特別是那些老年人,彌井的的文化傳承是他們的命根子,怎麼能在自己的手裡斷了呢?他們想到了何四代,要他出山,重振戲班,把失去的再找回來!

何四代妹妹說哥哥是高中畢業,本來恢復高考後可以考上大學的,但那時家裡困難,妹妹小,沒人種地照顧家庭,父親身體有病,他就放棄了自己。

何四代說他還沒有來得及同父親身上多學一些,父親就病故了。但他自小聽父親唱戲詞,看村裡其他人演戲,耳聞目染,逐漸入心了。他把父親留下的老曲目逐一挖掘,整理出二十多個摺子,如果不是服裝限制,現在都是可以演出的。

在何四代的帶領下,村民重整戲班,請出那些會唱、會拉的老人,又召集了對戲劇熱愛的骨幹,不僅嫁出去的妹妹回歸,就連兒子也參加村戲班,他們一家子快成了村戲班的半壁江山。

何麗昆老人的家還要往山上走一點,進門看見她老伴背著一大大的悠車在哄孫子睡覺,這段時間都是他在家看孫子,做家務,讓老伴安心去唱戲。

老人也找出了自己七十年前的一張照片,讓我大吃一驚,明明是現代孩子的裝束,七十年前能這樣時髦,她出生在什麼地方啊?不會是現在都還閉塞的彌井村吧。

老人給我講她的故事,說她家自古就是彌井的大戶人家,但她的父親是在昆明一個區做警察局長,她的母親是小學教師,她是在昆明出生的城裡孩子,有過非常幸福的童年,六歲的時候聽爸爸媽媽唱戲一下子喜歡上,並學的有模有樣,父母看她有潛力就系統的傳授她唱戲。

然而她的戲劇舞台還沒有開始就改朝換代了,父親被遣送回鄉,並馬上壓去勞改了。她家也被劃成地主,分光財產,人被掃地出門。十三歲那年她剛讀完小學母親也被拉去改造了,她不得不輟學在家,照顧兩個年幼弟弟,支撐起一個破碎家庭,而父母在哪裡不知道,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她的少女時代完全是在重壓下度過的,沒有前途、沒有幻想,每天只有戰戰兢兢。唯一讓她心存希望的是唱戲,在唱戲中她可以思念父母,訴說苦悶,也能找到力量,老人說「懂事以後,感到自己的絕望,是唱戲、品味戲詞的道理才能夠活下來」。

當時彌井村唱戲正火,但古老的規矩女人是不能登台的,200多年來彌井唱戲的旦角都是由男演員反串扮演的。當時村戲班班主是何四代的父親,也是何麗昆的三姑父,看她這麼熱愛唱戲,而且功底好,唱腔正,就打破常規,讓她登台,那年她才九歲,也成了彌井村歷史上第一個登台的女性演員。

十三歲那年她人生有一次命運垂青,一次縣劇團來彌井演出,她作為配合演員參加,她的才華一下子展示出來,文工團想把她調到縣裡專業劇團,但在政審時發現她家是地主,父母在改造,「成份不好」,她被放棄了。

這打擊對她太大了,甚至使她生命無法承受,她痛苦的跑到山上,大哭,問老天,這是為什麼?成份不好,成為另類,從此人生被判刑,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兩個弟弟看姐姐哭著跑了,就滿山找她,山谷中回蕩著「姐姐」的呼喊,恐懼無助而又撕肝裂肺,讓她一輩子難以忘懷。

何麗昆似乎看到了父母的囑託,看到年幼弟弟的期盼,她要堅強的活下去。

她嗓子好,戲路很寬,既能唱小生、花旦,也能唱老生。她說自己最喜歡秦香蓮和穆桂英,苦悶時自己就會唱上一大段,秦香蓮的疾苦與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絕望,彷彿就是自己命運的翻版,她渴望著包青天的出現;而穆桂英的一身豪氣與壯舉又讓她感受人間正氣與無畏氣概。當不了英雄可以唱英雄,她有時覺得自己就是戲文里的人。

或許老人經歷的事情太多了,生命融入了榮辱不驚,在接觸中發現她非常淡定,不僅慈祥,臉上永遠有笑容,更是有爽朗的標誌性笑聲,老人說「高興一天,不高興也一天,幹嘛不樂樂呵呵」。

老人也說她年紀大了,來年不一定能登台演出了,但我們祝願老人永遠健康,來年還聽她唱戲。

回到招應寺到了吃飯的時候,這一天是立夏,當地的習俗要吃肉。何四萍、何四慶姐妹同幾個女演員準備了一大鍋肉犒勞大家,這些天因為演出,大家一直是吃素的,今天可以開葷了。

雖然沒有酒,但大家吃的非常香,這裡的豬都是當地的土豬,絕對沒有喂添加劑的自養豬,肉非常好吃。在我快吃完時,何四慶趁我拍照溜號了,在我的碗里又加了滿滿一勺子肉,雖然強吃下,但是暖暖的。

我看到了老班主,一個人偎在一邊,若有所思,他剛才給我看了一份剛起草的《彌井古鎮滇劇團成立決議》,說劇團有了正式綱領,讓我給看看。雖然因為年紀大不做班主,他依然是劇團的最主要角色之一,綱領有劇團的目標、措施與管理方法,很完善。其中還有村委會和村「善美壇」協會每年出資兩萬元作為經費,這樣他們的整個演出就有了基本保證。這一刻他有理由欣慰了。透過鏡頭,看到老人安靜的躲在這裡,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有股莫名的感動。

飯後大家繼續幹活,最後把音響拆下來,然後由村支書水哥和另一個年輕演員扛到山下村委會。這個音響是去年鄉里贊助的,他們當成了寶貝,只有放在村委會警務室才放心。

這幾天我每天都要往返招應寺幾次,它在村後的山上,雖然只有100多米高半山坡,每次都爬的氣喘吁吁。

跟隨水哥他們往下走,我知道明天就離開,不需要再爬山時竟有一股莫名的惆悵,難道我在彌井的拍攝採訪真的結束了?

沒有結束!請看看我的後續報道!

作者:書影 微信 shuying-9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影 的精彩文章:

四川大邑劉氏莊園,你是罪惡呢?還是被罪惡呢?
玉樹結古寺僧人為什麼光腳走路?夏安居你知道嗎?
誰知道這百年前的老物件是做什麼的?好像失傳了
騰衝玩賭石賺了,除了運氣還有行家把關
騰衝和順古鎮,八十五老奶奶編花環養活自己

TAG:書影 |

您可能感興趣

探訪隱匿深山的百年古村,村裡小伙娶媳婦成難題,至今都沒通電
探訪沙漠鬼鎮,無論走到哪,怪影就從哪個窗戶蹦出
在這個極寒的冬天,帶上家人,去花叢里探訪早春的氣息
探訪山溝里住窯洞的「掌頭」點號,這裡的年味正濃
央行官員探訪火幣,我們看到了這麼多!
探訪劫後重生的潘家峪村:當年千人被屠殺只剩2百人,現在咋樣了
人民日報獨家探訪!習總當年插隊的這個村,而今是啥樣?
下個周末,一起去探訪這被遺忘的最美古鎮吧
聊點故事,探訪消失多年的地下核工程
探訪雄安新區的第一個年:如空城 像小鎮,當地人說和原來差不多!
她是光緒年間的古代人,今年132歲仍然精神抖擻!探訪世界最年長女性長壽之謎!
如果世界沒有人類:探訪那些被遺棄的角落,看完有何感想?
探訪寮國「地下」菜市場,除了熊掌和蛇,男子看到這後轉身就跑
在世界落日之都的故居里,探訪海明威自殺的真實原因
探訪煙台萊陽一個很小很小的自然村,現在只住了一戶人
探訪太行山深處的宑底村,發現一條鮮為人知的壁掛公路
探訪迪拜鬼村,突然,身後的窗子黑影略過
揭秘楊洋日內瓦之旅,湖邊美拍錶廠探訪,還透露了自己少時的夢想……
集錦︱這個夏天,帶你探訪隱匿於世的小眾驚艷建築
探訪詩人徐志摩墓地,逝世34年後被炸開屍骨無存,後來只放了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