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冤案背後隱藏著高層怎樣的政治角逐?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冤案背後隱藏著高層怎樣的政治角逐?

晚清慈禧垂簾聽政,正所謂: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女人當家,國事多衰。

就連民間也是發生了無數的奇情冤案,而這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以及張汶祥刺馬案最為轟動,後人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

而最為民間所熟知者,莫過於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

單純從案情來看:該案件有偷情、投毒、姦殺、酷刑、上訪、司法貪腐、官官相護、明主沉冤等諸多故事情節,實為史上罕見之奇案。

但如果再細究該案的背後,卻不難發現:案件曲折離奇,早已經超越了冤案本身。

隱藏其後的,更是晚清朝廷高層彼此間的明爭暗鬥。

1、羊吃白菜:案情的起源

「羊吃白菜」,是當時人們對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一種戲稱。案件本身很簡單:

楊乃武是今日浙江杭州餘杭人,時年33歲,還中過舉人,家資頗豐,應屬中產。

小白菜本名畢秀姑,豆腐作坊夥計葛品連的老婆。

葛畢二人租過楊家的房子,楊乃武曾教畢秀姑識字讀書,於是坊間難免傳出流言蜚語。

後為了避嫌,葛畢夫妻就搬遷他處居住。

至於楊畢兩人到底有沒有發生過點什麼,沒人清楚,也不是本案的關注點。

偏偏到了同治十二年十月(1873年),葛品連突然就暴病身亡。

據後來查證:葛得的是「丹毒」之症,用現在的術語叫「蜂窩性組織炎」。

可當時人不太懂啊,加上之前楊畢二人有過誹聞,於是很容易就聯想到,這一定是姦夫淫婦在謀殺親夫。

葛母就到餘杭縣衙去告官了。

事情到這裡,一切基本上都在按正常流程運行。

包括葛母告官,雖然事實上是無中生有的冤告,但兒子暴病身亡,做媽的這樣想也在情理之中。

2、公報私仇,餘杭縣令劉錫彤踏出了第一步

事情也就巧了。楊乃武在當地也算是個人物,平日里就得罪了縣令劉錫彤。

劉錫彤這下得著了報復楊乃武的機會,加上圍觀群眾不明真相的瞎起鬨,縣令劉錫彤便很快斷了案:

為了避嫌他與楊有過節,他先從小白菜這裡下手。通過重刑與誘供,讓她供稱是楊乃武給的砒霜,由她下的毒謀殺了葛。

劉錫彤拿到小白菜的供證,立刻將楊乃武輯拿歸案,先是上報革去其舉人功名,然後令其認罪。

楊乃武確實是條漢子,在連番嚴刑拷打之下,始終沒有承認這事。

劉錫彤覺得,已經拿到了畢的認供,又自恃自己朝中有人,即使楊不招,也還是很有信心地結了此案,將勘驗審訊各情上報給了他的上級部門:杭州府。

3、順理成章,杭州知府陳魯錯上加錯

杭州知府陳魯與餘杭縣令劉錫彤,兩人原本私交甚好,加上劉錫彤本來就有將楊乃武置於死地的想法。

於是陳魯也就做個順手人情,對初審結論根本沒有細究,複審時根本不聽楊乃武辯解,大刑伺候,跪釘板、跪火磚、上夾棍。

縣裡的大刑楊乃武挺過來了,但到了知府這裡,他終於頂不住了,最後屈打成招,也就認了罪。

到此,楊畢二人都認了罪,陳魯就即據犯人供詞及大清律令,判了畢秀姑處凌遲處死,楊乃武斬立決。

審判結果報上去,只等上面批覆流程走完就可以執行了。

4、一支簽支撐起的信念:楊菊貞踏上了上訪之路

楊乃武有個姐姐叫楊菊貞。杭州知府的判決一出來,她就決定上訪救弟弟。

在她決定上訪前,楊菊貞去廟裡求了個簽,籤詩這樣寫道:

「荷花開處事方明,春葉春花最有情」,「若問歸期在何日,待看孤山梅綻時」。

解簽人說:你心中所求之事,會達成的,至於何時,孤山梅綻時。

也正是這支簽,徹底支撐起了楊菊貞的信念。

按照大清律令,她先到浙江按察司、布政司與巡撫衙門去申訴。

按察使蒯賀蓀就個懶官,他接了狀紙,簡單走了兩堂形式,即判定原審無誤,依陳魯所擬罪名,上呈給了巡撫楊昌浚。

案子進入到了巡撫會審階段。

楊昌浚還算是個謹慎的人,他在會審同時,派了候補知縣鄭錫滜到餘杭密查此案。

但劉錫彤立刻接待了他,並施以重賄,鄭錫滜便以「無枉無濫」四個字稟復了楊昌浚。

楊昌浚便認為案情確實如此,於是照原擬罪名結案並上報了刑部。

按清律,巡撫會審已算是終審。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到這裡,基本就成了鐵案。

現在我們回頭梳理一下:

餘杭縣令劉錫彤——杭州知府鄭魯——按察使蒯賀蓀—— 巡撫楊昌浚

清朝帝國從紙面上設置已經夠嚴密的審轉制度,事實上很輕易就被私人恩怨、人情賄賂、懶政不作為以及下情不明徹底攻陷。

1874年4月,楊菊貞和楊乃武的妻子詹彩鳳,兩個女人帶著楊乃武親寫的訴狀,步行兩個多月從杭州走到北京,向都察院衙門遞上訴狀。

都察院非但沒有受理,還派人將她們押送浙江,再次交給巡撫楊昌浚處理。

楊昌浚對這事依然很是慎重,特意又安排杭州知府陳魯,重新審問此案。

陳魯自然極為痛恨楊家上京告御狀,利用提審之時再對楊乃武施以重刑,最後依舊維持了原判。

楊乃武的老婆詹彩鳳徹底絕望,放棄了……

只有楊菊貞堅定地相信:她抽的那支簽不會騙她。

5、當清廷高層各派別介入後,案情本身已經不再是重點了

決定二次進京時,楊菊貞開始動了些腦子。她想到要用弟弟的舉人身份與人脈關係,分別找了三個人:

汪樹屏:與楊乃武同科中舉,哥哥汪樹棠在都察院當御史,祖父做過大學士,京城人脈極廣,汪樹屏為此事給哥哥汪樹棠寫了封信。

吳以同:與楊乃武同年的同學,胡雪岩的私人秘書,他帶著楊菊貞見了胡雪岩,胡很慷慨地資助了她進京費用與留京生活費用。

夏縉川:楊乃武的朋友,武舉人,他有個堂兄夏同善是翰林院編修,當時正好在杭州,正準備返京。

當年9月,楊菊貞和詹彩鳳二進京。到北京後先去拜見了夏同善,然後在夏的引見下,與浙籍在京的30餘名官員相見後,分別向步軍統領衙門、刑部、都察院遞交了訴狀。

夏同善是楊乃武翻案的關鍵人物,因為他與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私交甚好,通過這層關係,楊乃武案最終引起了慈禧的關注,她為此專門下了諭旨:

「著由刑部飭浙江巡撫楊昌浚,督同臬司(即按察司)親提鞫訊,務提實情,毋枉毋縱。」

一樁原本普通的冤案,最終能夠直抵朝廷最高層,人脈無疑是最最重要的因素。

當案件到了此種地步後,案件本身也就不再是重點了,重點立刻轉移到了朝廷高層的權力角斗。

古代官員任職,一般都執行屬地迴避原則,浙江的官大抵不會是浙江人來當。

那麼當時浙江的官場,是誰的人在把控著?

——是曾國藩的人在把控著。

這麼一說,大家就大概明白了一點:

曾國藩的人在浙江欺負了浙江人,那麼在北京當官的浙江人,自然就咽不下這口氣。

但這只是高層權力角斗的第一層,背後還有更深的一層:

曾國藩在平掉天平天國後,功高震主,慈禧一直想找個機會敲打敲打曾國藩,並盡量剪除一下曾的勢力。

楊乃武案正好給了慈禧這樣一個機會:

她以為民申冤為理由,利用在京的浙江派,來幫助她來打擊曾國藩的湖南派。

慈禧玩這種權力制約平衡,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6、朝廷最高層的權力角斗,第一季

冤案本身,往往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如果認定是冤案後,對冤案製造者的追責。

所以糾正冤案面臨的最大壓力與困難,多是原審集團極力維持原判、拚死保護自己的決心。

如果說,冤枉者申冤是一種求生本能;那麼,製造冤案者維持原判同樣也是一種求生本能,而且比前者更為強烈。

其時,浙江按察使蒯賀蓀業已病亡,楊昌浚奉慈禧諭旨後,便派了湖州知府許瑤光再去審理。

因為得了慈禧的過問,許瑤光再審訊沒敢有刑,只是叫楊乃武與畢秀姑如實招來。

楊乃武此時知道案情峰迴路轉了,於是兩人全部翻供。

許瑤光接連審問了數次,開始意識到此案背後水太深了,一時竟不敢結案,案子一拖再拖,審了兩個多月沒有結案。

北京那邊看浙江沒有動靜,次年又派了浙江學政胡瑞瀾提審楊案。

楊昌浚現在也成了冤案製造者,他一邊對勸胡瑞瀾不要沒事找事,一邊又向胡推薦了他的同鄉、劉錫彤的親家寧波知府邊葆誠協同會審。

胡瑞瀾見此情景,也不願趟這混水,乾脆直接都交給邊葆誠會審。

劉錫彤到現在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用重金賄賂了會審的相關官員。

可憐了楊乃武與畢秀姑二人,被多次用刑、日夜熬審,最後一堂會審中,楊乃武甚至雙腿被夾斷,畢秀姑更是被燒紅的銅絲穿雙乳而過……兩人終於熬刑不過,再次屈打成招。

胡瑞瀾於是繼續依照原擬罪名奏報慈禧。

7、朝廷最高層的權力角斗,第二季

當胡瑞瀾把會審結果上報朝廷後,在京的浙江官員立刻就做出了反擊。

浙籍京官迅速動員起來,力主翻案。

給事中邊寶泉奏請慈禧,將此案提交刑部審訊。但慈禧以「未有先例」為由不予批准,但責成刑部關注此事,並令胡瑞瀾再行提審。

年底,以汪樹屏、吳以同為代表的18名浙籍士紳,聯名寫狀紙到都察院,夏同善親見兩宮太后,再次奏請將案件提交刑部審訊。

為了逼慈禧一把,夏同善竟然對慈禧說了這樣的話:

——此案如不究明實情,浙江將無一人肯讀書上進。

數日後,慈禧答應將楊畢二人提京交由刑部審訊。

浙籍京官與當地士紳合力,終於扳回一局。

楊乃武案又重新迎來一絲翻案生機。

8、朝廷最高層的權力角斗,第三季

光緒二年三月,楊乃武畢秀姑以及相關人證、卷宗相繼解送到京。

五月刑部舉行由刑部主審,都察院、大理寺參與的三法司會審,此乃清朝最高規格的審判。

首次會審,楊畢二人,均再次當場翻供,並指在府在省供詞均為屈打成招。

次審與三審,分別詢問了相關證人。

終審之日,提嫌犯與證人當堂對質。

最後終審結果:葛品連之死與楊乃武無關,畢秀姑也沒下毒。

為慎重起見,最後三司審議決定:在調屍復驗後,再了結全案。

年底,由刑部尚書桑春榮率領堂官、司官、仵作、差役等人開棺驗屍,有經驗的仵作依據《洗冤集錄》所載的驗毒之法,證明葛品並非中毒,只有骨頭表面因地下潮濕略有發霉。

案情至此大白於天下。

9、問責:朝廷高層權力角斗的高潮

楊畢二人蒙冤已成事實。

按清律,如果此案平反,那麼,製造冤案的楊昌浚、陳魯、劉錫彤等人,就必將被追究錯判的責任。

真正的角斗,到現在達到高潮。

以四川總督丁寶楨為代表的一派,極力反對平反楊案,其理由為:楊乃武風流成性,亦非善類,此是鐵案,證據確鑿。

與當初夏同善逼慈禧那句話一樣,丁寶楨也說出同樣的話:

——這個鐵案如果要翻,將來就沒有人敢做地方官了!

而以夏同善為代表的浙籍京官,則力主平反楊乃武案、懲辦冤案製造者。

兩派相持,刑部一時竟不知如何處理?

可見冤案翻案之難,從來都不在案件本身。

慈禧最後的表態,為楊乃武案與這兩派爭鬥做出了判決:

光緒三年二月十六日,慈祥下諭旨:

楊乃武因「不知遠嫌」,與畢秀姑同室教經、同桌吃飯,杖一百,革除舉人功名,不得恢復。

畢秀姑「實屬不守婦道」,仗八十。

薄懲之後,兩人均釋放回家,從京抵杭州時,恰好正是「孤山梅綻」的日子。

而對冤案製造者,慈禧藉機對包括楊昌浚在內的30餘名官員進行了撤職查辦,其中多數為湘系官員。

冤案始作俑者劉錫彤發配黑龍江效力贖罪。

杭州知府陳魯、候補知縣鄭錫滜、寧波知府邊保誠均革職。

楊昌浚與胡瑞瀾兩大員則「即行革職」。

此時,湘系領袖重任已落在左宗棠身上,湘系經歷此次打擊元氣大傷。

待左帶湘軍平定新疆回來後,湘軍也就基本解散,不再為慈禧所忌憚。

一段冤案終於得以水落石出,圍觀群眾以為是正義最終得到了的勝利。

真正的贏家慈禧在一邊偷偷地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談天下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6大優勢,樣樣令人驚嘆!
滿清皇室家教有多嚴?道光最狠一腳踹死親生兒子

TAG:風談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蒹霞蒼蒼,白露為霜」,隱藏著怎樣的男女關係?
從白色方案到海獅計劃的背後蘊藏著什麼樣的歷史原因?
揭秘《水滸傳》中「黃泥崗大劫案」始末,背後竟隱藏著一個「大陰謀」,你看懂了嗎?
揭秘《水滸傳》中黃泥崗大劫案始末,背後竟隱藏著一個大陰謀,你看懂了嗎?
領導沉默,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心態和答案?
亮劍中李雲龍凄慘結局的背後隱藏著什麼?誰才是幕後黑手?
「狸貓換太子」的背後隱藏著一代帝王的痴情?
「網紅毛衣」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教育隱憂?
揭秘《水滸》:魯智深真是三拳打死鎮關西嗎?「花和尚」綽號背後又隱藏著怎樣一段情愫?
殘忍兇案背後,竟隱藏著男默女淚的暗黑往事?
乾清門的兩隻獅子不在一條線,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張三丰外號竟是張邋遢,真實的武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西遊記:銀角召喚仙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這樣的陰謀!
為什麼曹操、孫堅的兒子都特別牛,阿斗卻是笨蛋?背後隱藏著一個社會規律
騎士補強的背後蘊藏著怎樣的秘密?
私藏者一律殺頭:乾隆禁了雍正之書的真正原因,背後隱藏著血債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屈辱!
秦風或黑化?《唐探》一直隱藏著一條重要暗線!
武則天的無字碑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李治臉通紅
鶯兒去瀟湘館路上乾的好事,背後或隱藏著薛寶釵的這種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