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時八年成就《學森頌》,以詩詞緬懷「中國航天之父」

歷時八年成就《學森頌》,以詩詞緬懷「中國航天之父」

晚年時,錢老還能將雲南大觀樓的長聯一字不漏地背出來,上、下聯均近百字。

「他用絢麗多彩的人生,和對祖國母親的忠心赤膽,在茫茫太空,譜寫了一部,如此驚天動地的詩篇。」5月25日,錢學森圖書館熱鬧非凡,在朗誦藝術家雄渾飽滿的朗誦聲里,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集結成冊的《學森頌》詩詞集正式出版發行。《學森頌》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研究中心歷時八年編撰而成,共收錄關於錢學森的各類詩詞451首(闕),是國內首部以詩詞這一文學形式歌頌科學家錢學森的文學作品集。

歷時八年終成《學森頌》

《學森頌》收錄歌頌錢學森的詩詞作品451首。

錢學森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等美譽。他創造的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輝煌成就,為祖國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早在十多年前,我們在整理館藏檔案文獻時發現,很多錢學森生前好友、學術同仁、親朋好友乃至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送給錢學森的生日賀卡、新年卡片、書信和贈書時,有很多詩詞、楹聯等內容,表達和寄託了對錢老的感謝、讚頌、祝福與敬仰。」錢學森圖書館執行館長、《學森頌》主編張凱說。

這些情真意切的詩詞作品,賦予了錢學森研究中心出版這本詩集的最初啟悟。張凱介紹,從錢學森圖書館籌建以來,工作人員耗費了八年多時間,從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書籍雜誌以及互聯網中潛心發掘、搜集了近千首有關錢學森的詩詞。2016年8月,錢學森誕辰105周年之際,研究中心開展以錢學森為主題的詩詞徵集活動,徵集到各類體裁詩詞作品100餘首。最終,《學森頌》一書收錄了370餘位作者的451首作品。

從錢學森回國伊始,直至其誕辰105周年,詩詞時間跨度長達60餘年。詩集收錄的最早一首作品是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於1956年所作《贈錢學森》一詩。「大火無心雲外流,登樓幾見月當頭。太平洋上風濤險,西子湖中景色幽。」1994年9月12日,錢學森還將詩的內容抄送堂妹錢學敏,並說這首詩「說的是1956年12月科學規劃的事,我很懷念那個年代。」

《學森頌》的作者群體十分龐大。如《賀錢學森》作者黎照寰,為錢學森在交通大學時期的校長;《祝賀錢學森學長榮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作者戴中溶、王啟熙等,則是他的1934級級友。而《頌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作者莫其孝,年逾八十,是湖南省桃江縣石牛江鎮上七里村的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農民。詩詞徵集一等獎作品《水調歌頭·紀念錢學森誕辰105周年》由白領翁欽潤所作。首發式上,他說,自己患有視弱,無法追隨錢老的腳步報考航空航天專業,是揮之不去的遺憾,「我希望能以詩詞的形式追憶、緬懷錢老,學習他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錢老以讀詩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新書首發現場,朗誦藝術家登台朗誦詩詞作品。

據了解,錢學森圖書館自開館以來,參觀人數已突破百萬。《學森頌》新書首發現場,錢學森之子、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專程來滬,他說,《學森頌》詩詞集面世,是為了讓讀者更了解錢學森的生平事迹,弘揚一代科學家的精神品質。

「十幾年前,錢學森向溫家寶總理提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永剛說,「社會對錢學森的認識在逐漸變化,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在錢永剛的印象里,錢學森雖然不作詩,但很喜歡詩。他的藏書中,有不少唐詩、宋詞以及文人的詩詞評述作品。晚年時,錢老還能將雲南大觀樓的長聯一字不漏地背出來,上、下聯均近百字。別人寫給錢老的對聯、書信,只要寫得有意境,他都一一保留了下來。

不過,錢學森對詩詞的喜好,有個很明確的「功利」目的,那就是培養形象思維的能力。「錢學森思考問題,是從科學家的角度出發的。他認為培養一位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必須同時注重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訓練。但現在的教育,往往重邏輯、輕形象。」錢永剛說,「在他看來,詩詞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的很好途徑。所以他喜歡詩詞、音樂、藝術,都從這個『功利性』的目的出發。」

錢永剛介紹,未來還將出版一系列有關錢學森的書籍。既包含錢學森學術思想的介紹,也包含他的生平年譜、歸國曆程考察等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日報 的精彩文章:

李彥宏說,機器無法完全超越人類,但智能時代必然到來

TAG:解放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
冬天裡的中國
中國古典年畫「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明天·中國馬拉松年度盛典
陳小春&應采兒:中國式「七年之癢」
中國年的傳說
科學春秋:中國的「第三種文化」與「諾獎嘉年華」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
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謊言
中國的「第三種文化」與「諾獎嘉年華」 | 科學春秋
他是「韓國國父」,在中國流亡27年,曾策劃刺殺日本天皇
詩人梅丹理成為中國詩歌網第一位美國註冊詩人
一月份讀的《哈佛中國史-掙扎的帝國》
中國古典年畫「四大名著」之《西遊記》
中國飛天「夢之隊」 航天員六問九天
外國歌迷最愛的十大中國歌手,張學友第二,張國榮第三
抗日戰爭中日軍之所以盤踞中國14年,應了中國一句老話
韓學者:明成祖朱棣是韓國人!中國學者回復4個字,韓國人閉嘴了
元時代,蒙古帝國與中國的關係
李香蘭:一個日本人為何能瞞天過海,成為紅極一時的中國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