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生平

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生平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亭,號容庵,漢族,中國河南項城人,也有人稱他為袁項城,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軍事人物,北洋軍閥的首腦。早年在朝鮮發跡,歸國後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退位,並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當選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他下令解散國會,修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並修改《大總統選舉法》,1915年12月悍然稱帝,建立中華帝國,後來在護國運動的壓力下取消皇帝尊號,不久後去世。他是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爭議的是戊戌告密、二十一條、洪憲帝制等事件。

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生平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生於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袁寨村一個世代官宦的家族。生於清咸豐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出生的那天,他的叔祖袁甲三恰好寄書到家,言與捻軍作戰得勝。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大喜過望,因此為這個新生的嬰兒取名為「凱」,並按照家族「保世克家 企文紹武」的排行,給嬰兒命名「世凱」。袁世凱的得名即與戰爭行伍有關,似乎在預示著這個新生兒一生的戎馬生涯。袁世凱六歲時養父袁保慶替他找個啟蒙老師袁執中教四書五經。同治五年(1867年)袁保慶在山東做道員,袁世凱時年八歲,也隨行。後袁保慶由山東調到江蘇。在南京,袁世凱的一位老師曲沼擅長武術,教會了袁世凱一些拳法劍術。袁世凱自小喜愛兵法,立志學「萬人敵」。嘗自謂「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 常常不惜重金搜羅購買各種版本的兵書戰策,被人譏笑為「袁書呆」。13歲時袁世凱曾制聯「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寥寥十字,比楚霸王的「彼可取而代之」豪氣無二 。

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生平

袁世凱自幼過繼給袁保慶為嗣子,少年時隨嗣父先後到濟南、南京等地讀書。保慶死後,復隨甲三子、戶部侍郎袁保恆至北京就讀。1876年(光緒二年)和1879年,袁世凱兩次鄉試都未考中,遂決計棄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凱至山東登州,投靠保慶的結拜兄弟吳長慶,任「慶軍」營務處會辦。吳長慶為淮軍統領,統率慶軍六營駐防登州,督辦山東防務。

光緒二年(1876年)秋,袁世凱與沈丘于姓女子結婚,時年17歲。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袁保恆剛剛調任刑部侍郎,工作繁忙,袁世凱一邊讀書,一邊幫他辦事,學得不少官場本領。兩位堂叔誇獎他「辦事機敏」,是「中上美材」。時華北大旱成災,袁保恆奉命到開封幫辦賑務,帶袁世凱同行,遇有密要事案,均派他查辦、參佐一切。1878年,袁保恆感染時疫去世,袁世凱返回項城,移住陳州。此時,正在陳州授館的徐世昌與袁世凱結交,拜為金蘭,從此成為袁世凱畢生重要的謀士。1879年,其姑丈張向宸辦理河南賑務,委託袁世凱分辦陳州捐務,因他集款獨巨,提拔袁世凱為「中書科中書」。袁世凱家族以「求

官建功,拯救天下」為門楣家訓,袁世凱作為通過傳統和教育承受了這些感情和觀點的人,自然要效法先輩的榜樣,把心思從科場轉移到「疆場」上。袁世凱曾作詩《言志》一首以自勉:「眼前龍虎鬥不了,殺氣直上干雲霄。我欲向天張巨口,一口吞盡胡天驕。」(胡天驕,胡人單于或日本之意)此詩被認為是他少年時代便有了遠大志向。當然一個人所走的道路,不完全是由家庭和自身決定的,還要接受到社會影響。從社會上看,19世紀80年代正是洋務運動達到高潮的時期。洋務派「求強」的思潮對袁世凱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極其深刻的影響。袁世凱科場失敗以後,決定投奔淮系李鴻章

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生平

1882年朝鮮發 生壬午軍亂,朝鮮高宗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利用軍隊嘩變,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 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殺死了幾十名參與者。戰鬥中,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沖在最前面,他的堅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變很快得以平定。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他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報以首功。隨後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

1895年,袁世凱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軍務處大臣榮祿、李鴻章等奏派袁世凱擴練定武軍,更名為「新建陸軍」,漸為清廷所倚重。這股軍隊後來發展成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為清末陸軍主力,民國初年的北洋系軍閥亦多源自清末新軍。

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生平

袁世凱聘德國軍官十餘人擔任教習,又從天津武備學堂中挑選百餘名學生任各級軍官,並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制。這些人以後大都成為清末民初的軍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

小站練兵是中國新式軍隊發展的轉折點,也奠定了袁世凱一生事業的基礎。從此,聲譽鵲起,扶搖直上。1897年,擢直隸(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練兵。

1898年6月,39歲的袁世凱升任工部右侍郎。1898年戊戌政變前,帝黨人物曾寄望於袁的新軍,譚嗣同即曾面勸袁世凱出兵圍攻慈禧太后所居之頤和園。袁世凱沒有對慈禧太后下手,結果戊戌變法失敗,皇帝失去政權並遭軟禁。然而袁世凱當時的決定,對於戊戌維新的成敗,是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至今仍有爭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北洋新軍成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於是再用袁世凱,先任其為湖廣總督,旋任其為內閣總理大臣。 袁世凱一面以武力壓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革命黨人也認為袁世凱是能領導中國的政治領袖。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選出孫文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國成立,孫文就任。當時革命黨節節敗退,武漢三鎮已被袁世凱北洋軍攻下兩鎮。1月16日,袁世凱回家路上,在東華門丁字街,遭到同盟會京津分會組織的炸彈暗殺,炸死袁衛隊長等十人,袁世凱幸免於難。為了結束南北對立,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日,袁世凱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王家小少爺 的精彩文章:

TAG:老王家小少爺 |

您可能感興趣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為何要讓位袁世凱?
馮國璋:中南海里做生意的大總統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為何卻暗中策劃陰謀,剷除國民黨和國會?
奈及利亞總統布哈里向中國人民賀新春
民國大上海全民參與的一次風流韻事:青樓女競選花國大總統
外國畫報中的北洋政府大總統彩照:馮國璋、黎元洪、徐世昌戎裝照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如何建立的,孫中山為何將總統之位讓於袁世凱?
民國歷任總統像
南京毗盧寺和民國總統府
韓國總統文在寅:政府要承擔國民生命安全最終責任
美國總統的生日禮物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他的墓地是什麼樣的
中華民國歷屆總統誓詞:馮國璋宣誓和平統一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及其夫人於氏的墓葬,一代梟雄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
生母是民國第一美女,丈夫是民國總統,貌美的她晚年卻在寺廟去世
臨時大總統時期的孫中山
普京的傳奇人生,平民出生卻四度登總統寶座!
當年大清國人眼中的美國總統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