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念楊絳,先生走了一年整

懷念楊絳,先生走了一年整

有聲私享 珍藏至美

林璇

一年前的今天,學者、作家楊絳在北京逝世。

不誇張地說,這是整個2016年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事件。在二十世紀文化史上,也很少有其他學者夫妻,能夠產生如此長久和廣泛的公眾影響力。當然,你可以說這不過是「網路喧囂」,也可以說這不過是「消費符號」,但是這些都無傷錢鍾書楊絳夫婦的聲名,他們留給後人的,是向深處慢慢隱去的歷史背影與文化幽思。今天的有聲私享,就讓我們一同懷念這位老人。

內容來源/群學書院

朗誦者/江蘇新聞廣播主持人 林璇

音響製作/李康

編輯/泊南

一九八九年冬天,錢鍾書與楊絳在三里河寓所院中

「從今以後,我們之間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據說這句話是當年月下之盟,清華園古月堂前,一襲青布大褂,一雙毛底布鞋,滿身浸潤著儒雅氣質的錢鍾書,對清秀活潑、嬌俏可人的楊絳訴說的綿綿情話。

在他們生前,錢鍾書的著作,都是請太太題籤;楊絳的著作,也都是請先生題籤。

寫《圍城》的時候,錢鍾書「錙銖積累」地寫,楊絳「錙銖積累」地看。她笑,他也笑;她大笑,她也大笑。有時她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為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外的事,不用多說什麼,彼此已經心照不宣。

他們是活在二十世紀的沈三白和芸娘,用尋常日子云捲雲舒,柴米油鹽花開花落,書寫一部二十世紀知識分子的《浮生六記》——儘管楊絳一輩子瞧不起沈復的那種小文人酸氣,也並不喜歡這部溫潤小書,但是到底卻模仿它的名字留下一部《幹校六記》。

楊絳晚年回憶說,其實錢、楊兩家「門不當戶不對」,錢家是舊式人家,重男輕女,女兒雖寶貴,終不如男兒重要;楊家是新式人家,男女並重,婚姻自主,職業自主,這樣的「洋盤媳婦」,其實並不適合錢家那樣的舊式大家族。

可正是這樣的媳婦,終其一生,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一生淘氣和一團痴氣。楊絳自陳,從抗戰最艱苦的歲月避居孤島,一直到晚年相濡以沫,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項工作終身不改,這就是做「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但楊絳終身不覺其苦。錢鍾書一輩子最可貴的地方,他的天性,他的淘氣、痴氣、天真,因為有一個楊絳,沒受壓迫,沒受損傷,成了普天下獨一無二的錢鍾書。

在二十世紀文化史上,錢鍾書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學的,誰學誰傻。他是一個孤本,最大 的價值就是「後繼無人」。可如果沒有楊絳,大概也不會有這麼一個孤本。

一九九六年底,八十六歲的錢鍾書卧病在床,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終點。靠近年關時,中國文聯主席團決定聘請錢鍾書為榮譽委員,並且頒發景泰藍盒裝金質徽章一枚。當楊絳代領回獎章,向錢鍾書一一交代時,錢鍾書一言不發,只將雙目譯閉,表示拒絕——楊絳說,錢鍾書是個狷介謹厚的書生,生平從不接受任何榮譽勳章、榮譽學位等等。

五年以後,中國現代文學館通知楊絳,要將她作為代表人物列入館中,她立刻打電話,要求撤出。文學館的徐偉鋒來信慰留:絕大多數作者都爭著想進入館中,您是唯一一個自動放棄的,像這樣特立獨行的,全中國大概也沒有幾個。

楊絳隨即回信說,「請不要忘記,還有一個錢鍾書也是不願入館的……他從不廁身大師之林,也向來不識抬舉……我如果不向館長說明他本人不願、懇切請求把他撤出,我就對不起錢鍾書了」。

百年中國,能像楊絳這樣通透明達,洞若觀火併且持之一生的知識分子,鳳毛麟角。從這個意義上說,她夠得上我們尊一聲:先生。先生在長達百年的生命里,始終保持住不爭不慌的狀態。在她身上,時間有如香料,搗得越是細細碎碎,香得越發濃烈。先生的一生,也如明滅之中划過的一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茫茫蒼穹。願我們也能和先生一樣,在年輕時候認真歷練中每一次成長,然後能在長長的歲月中優雅的老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新聞廣播 的精彩文章:

勒龐倒下了,但歐盟的警報仍未真正解除
姑娘談3年戀愛,婚禮上出事了!男方200多個親友竟是雇的…

TAG:江蘇新聞廣播 |

您可能感興趣

悲傷的十月,餘生只能懷念,李詠剛走,金庸老先生又溘然長逝
誕辰百年,當我們懷念南懷瑾先生時,我們懷念的是什麼?
盧本偉獨自一人看去年生日直播照,網友:這一幕扎心了,很懷念!
懷念藍瑛先生,原諒我錯過了與您見最後一面的機會
懷念過去,不懼未來,人生總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沈從文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日之際,謹以此文表示懷念
他們結束9年愛情長跑舉辦婚禮,兩年後丈夫去世,她用一生懷念他
梅艷芳的一生經歷,精彩萬分,讓我們一起懷念她!
最懷念的,就是一起走過的日子
一個寫了一輩子書法的人——懷念趙永昌先生
一到小年,就更懷念兒時的「年味兒」了
前世不懷念,來生不惦記,這一生有你就足夠
張國榮:一生未見,卻一世懷念
沖繩,慢下來的日子,值得永生懷念
高式熊先生走了,這位可愛的老人,值得我們懷念!
滿月了,月嫂阿姨走了,好不舍,最懷念的就是這一手月子餐了
中年,不再思念,只剩懷念
改革開放後,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何人們又懷念八九十年代的生活了
懷念一下這個夏天
黃易去世一周年,我們非常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