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紅外光動態調控酶的活性

近紅外光動態調控酶的活性

????

酶在生命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精確調控酶的催化活性對研究複雜的生物學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利用外源刺激包括光、磁、聲波等調控酶活性的研究大量報道。其中,光作為調控手段可以在時間、空間維度上對酶的活性進行調控,因而備受關注。然而,現有的構建光敏感酶的技術過於複雜,且多採用紫外光或者可見光作為光源,不僅組織穿透能力差,而且易對生物體產生光毒性。

針對這一現狀,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程義雲教授開發了一種通過近紅外光動態調節酶催化活性的技術。研究者在酶分子的內部引入光熱轉換元件,藉助脈衝近紅外光實現了對酶分子的局部加熱和酶活性的動態調控(圖1)。更為重要的時,紅外光照射不會引起酶溶液的系統升溫。該技術有望為研究細胞內的複雜酶催化過程提供強有力的工具。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圖1. 近紅外光照射酶內部的鉑納米顆粒產生光熱效應進而提高酶的催化活性

該研究利用簡單的化學方法在澱粉酶、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氫酶、蛋白酶等分子內合成了1-2納米的超小鉑納米顆粒,並利用鉑納米顆粒高效的光熱轉換性能實現了酶分子局部溫度的升高,從而實現對酶催化活性的調控。這項技術可以在不引起宏觀體系溫度升高的情況下,實現對酶的催化活性進行快速、反覆的調節(圖2,圖3)。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具有普適性,可應用於多種酶分子,在光控催化、治療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論文的通訊作者為程義雲教授,第一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王長平以及張強副教授。

圖2. 光敏感澱粉酶的表徵以及紅外光動態調控澱粉酶的催化活性

圖3. 紅外光照射局部增強澱粉酶的催化活性產生的顯色反應差異

該論文作者為:Changping Wang, Qiang Zhang, Xinyu Wang, Hong Chang, Sanjun Zhang, Yuankai Tang, Jianhua Xu, Ruijuan Qi, Yiyun Cheng

Dynamic Modulation of Enzyme Activity by Near-Infrared Light

Angew. Chem. Int. Ed.,2017, DOI: 10.1002/anie.20170096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一MOL資訊 的精彩文章:

鈣鈦礦領域的常見問題,只有他們發了Nature
中山大學功能生物醫用材料團隊招聘博士後和科研副研究員
基於膠體和液晶的超分子材料有哪些最新進展?
超高速光學影像技術解析早期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
引入界面增溶劑製備大面積平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TAG:X一MOL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揭示競爭性內源RNA直接調控上皮間質轉化的動態過程
研究揭示氮素調控凍土碳動態的新機制
溶劑極性調控光子上轉換體系發光研究獲進展
研究發現新的調控褐色脂肪組織活性的小分子藥物
動物所等發現調控單核/巨噬細胞發育的新分子機制
單模激光輸出與動態調控研究獲進展
植物所等揭示葉綠體基因轉錄調控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冷凍」銅催化劑可實現選擇性加氫產物的調控
研究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揭示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自噬調控肝癌發生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多重蛋白質組動態分析技術揭示蛋白穩態調控機制
微生物所發現水稻黃單胞菌效應子調控作物免疫新機制
生物所發現調控植物發育的協同作用新機制
中美合作揭示鋅離子轉運蛋白調控精子激活的作用機理
科學家研發適用於活體神經調控的柔性光遺傳技術
研究揭示出一類新的細菌轉錄調控因子的結構功能機制
研究發現外泌體協助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過程中的重要調控因子
左建儒研究組等揭示植物中一氧化氮調控選擇性自噬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