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年跑步熱背後的個體化需求

青年跑步熱背後的個體化需求

些年,跑步在中國的城市火起來,帶動了大批城市青年成為這項運動的擁躉,青年跑步社團也隨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換一個視角看這場愈演愈烈的跑步熱,它給了人們一個新的切口,去理解當下的城市青年文化。

跑步,早已成為備受時下青年群體推崇的一項運動,它是否已超越健康鍛煉這一單純目的,開始融入個性表達、社交需要、職業發展和公益參與等更為豐富的動機?如此之多的青年加入了跑步,跑步是否能夠成為了解當代青年文化的一個入口?更令人著迷的是,原本並不熱衷運動的青年何以成為這一波跑步熱的主力,推動他們走上跑道的原因是什麼,與我們正在經歷的社會轉型又有著怎樣的關聯,透露著怎樣的社會文化走勢和心態變遷?這些感想和問題促成了一項大學和共青團合作的研究,研究調查了225位馬拉松的參賽人,訪談了12個青年跑團和上馬賽事組織機構以及15名資深跑者。全面分析青年跑步熱,涉及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的三個層面,扼要地說,社會轉型、馬拉松的傳入和私人生活的興起,可視為青年跑步熱的宏觀原因;微信和青年跑團的興起,則是推動青年跑步風潮的中觀因素;今日跑步熱主力青年跑者的個人原因和動機,是微觀分析的主要內容。本文聚焦行動者層面,同時將必要的宏觀和中觀因素融合在微觀敘述的語境之中。

跑步:個體化時代的身體成就

研究發現上海青年的跑步熱緣起於馬拉松熱,馬拉松熱傳導點燃了日常的跑步熱,因此最熱鬧的跑步故事不是儀式性的(馬拉松)而是日常性的。研究也發現大多數跑者(80% )並非跟著跑團,而是獨自跑。因此,我們的分析需要轉向更一般化的個體跑者的立場,因為跑步熱最重要的意義,並非為馬拉松帶起的一時運動熱情,而是千百萬人持久的日常跑步實踐———只有青年跑者個人的持久熱情和動力,才能支持跑步不僅成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成為積極的文化風尚。

講個人動機,不能離開時代和社會。「50後」、「60後」在青年時期曾以「解放全人類」為抱負,今天的年輕人則多半不會這麼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抱負,一個時代的時尚,個人的追求和抱負可以反映出時代與社會的影響。要理解個人的動機,首先要了解塑造其動機和性情的時代精神、文化趨勢和社會力量。

「個體化」是德國已故社會學家貝克提出的概念,我們用這個概念來概括當前這個時

代的主要精神和趨勢。筆者認為,改革開放最大的解放,是對個體的解放,是對個體感性權利和自我價值追求的正當性的肯定。有外媒將中國的「80後」稱為「me generation」———「『80後』是有『我』的一代,而且不諱言『自我』,更不忌憚追求自我利益,這使得他們與他們的父輩區別開來」,這一判斷對本研究涉及的青年跑者同樣有效。

個體化的時代,也是肯定身體權利和身體感受的時代,是肯定生活方式政治的時代和消費主義流行的時代。這反映的正是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所說的,當今人類社會轉型中發生的「從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的轉變」。「解放政治」關心的是減少或消滅剝削、不平等和壓迫,是一種生活機會的政治。而「生活政治」是生活方式的政治,是在高度現代性條件下重建人類自由和有道德的生活的政治。只有將以上的趨勢和力量勾連起來,才能理解今天跑步為青年熱衷的觀念原因和行為原因。

在精神至上的年代,身體價值是被忽視的,甚至是被蔑視和壓制的,這幾乎是所有精神至上哲學的共同特徵。把「身體帶回來」的哲學運動可謂20世紀後半期哲學的主要潮流,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下,這一呼籲何止是哲學訴求,更是人性解放的訴求。肯定個體原則,一定會走向肯定個體的身心靈的全面權利和價值,也一定會喚醒個體對身體的敏感,通過與身體的對話,來獲得個體存在的最切近的感受,進而肯定個體的主體性。而跑步是個體化的身體活動,跑步帶來的最直接的就是身體的反應和感受。當身體感受不再被貶低和壓制,或者說當身體價值去道德化和非罪化,甚至得到鼓勵和肯定時,跑步給身體帶來的積極感受,如同跑步釋放的內啡肽一樣,會讓人上癮而樂此不疲。跑步讓人放鬆,緩解壓力,這是許多受訪者都談到的身體感受,「壓力較大或情緒不佳時,跑步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排遣方式。很多人都認為跑步很枯燥無聊,當我繞著運動場一圈又一圈重複著別人看起來簡單機械的動作時,內心很多複雜的東西都慢慢被化解了。」(資深跑友QZZ訪談)

對個體的主體性、能動性的肯定意味著主體對自我選擇及其行動後果的全面擔當,這勢必可以大大強化個體的責任意識,同時也使個體能夠承受遠較集體體制下更多更大的壓力,這與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分析的新教徒希望得到救贖卻無法依賴教會時的心理狀態是一樣的。「他們固然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自由了解各種主義學說,選擇職業生涯;但也同樣面臨更多選擇和自主決策帶來的困惑、壓力、挑戰和責任。如果說其父輩尚在因割斷計劃體制的臍帶所帶來的陣痛中,他們已經命定地要接受市場經濟的制度。」(翁鐵慧、于海《上海大學生髮展報告:1998-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分社)不難設想,在這樣一個事事要求自我負責和承當的競爭社會中,當遇到挫折和壓力時,人們已經不方便或者不習慣通過找組織談心來尋求緩解,他們多半必須自己面對自己解決。跑步舒緩壓力是生理機制,但當人們開始習慣以跑步等私人化的方式來減少壓力,它就成為社會機制了。

跑步:超越身體感受的自我肯定和社會存在感

身體的積極反應不可能只是生理的,它必定也會是心理和思想的過程。這次調研訪談中,被訪者多談到跑步時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這當然既包括與身體的對話也包括與自我的對話,「一種是在你跑步的過程中,你可以去仔細地享受一個人思考———我們平時是沒有這樣的環境的。最好的休息就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跑步人生」跑團訪談)

跑步對城市青年的意義還在於它給自己、給他人帶來「正能量」,這會把人們帶入跑步熱超越身體感受的層面:跑步給個體帶來的成就感和存在感。當人們在微信朋友圈頻頻曬出自己的跑步成績時,事實上就是在曬自己的成就,在刷自己的存在感。在群體成員資格多少被體制所分配且難以改變(也不容易失去)的社會中,個人的存在感既弱,也無處著手努力改善,個人只有溶化或淹沒在集體中才會感覺安全。在個體化社會,個人的存在感成為個人人格和獨特性的證明,而存在感需要持續努力才能實現,這是因為,人們的成員資格多半需要自己努力謀求,而這又主要取決於個人的表現和業績。個體化社會將自由和自主賦予個人,也給個體加上了主體必須自我擔當的責任。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在《大都市與精神生活》一文中,將個人努力要在個體化的社會中出挑,定義為都市人精神的主要支點時,就已經提示了現代人存在感的重要性。

「自找苦吃」的跑步如何能成為證明個體存在,或更確切地說,個體優異存在的證據?一位戈壁挑戰賽的參加者這樣說:「所謂的門檻,絕非是錢的問題。真正的門檻就是不管你是什麼身價,進去以後,大家都只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四天的戈壁,人人平等,你備戰所付出的努力,在此時體現出來。這就是戈賽挑戰自我的意義所在。」受訪者雖然講了許多「平等」的話,但核心是完成戈壁挑戰賽需要的能力,能力證明參加者不僅是搏殺商場的高手,也是征服戈壁的能人,這是用錢無法證明的,卻比有錢更有面子,更有存在感。人們曾經熱衷於在微信朋友圈裡曬各種奢侈品,當然今後還會有人繼續曬下去,不過有意思的是,越來越多的人現在更樂意曬自己的跑步成績,在他們看來,需要努力、毅力和耐力成就的,才是真正的成就,才能贏得尊重。「以前他們曬一些很少見的奢侈品可能真的覺得沒見過,開開眼,現在已經變得很普遍,滿大街都是,不再值得曬了。這個時候就只有往更上面走,更上面的就是更深層次的心理追求,比如說完善自我,比如說成就感,這不僅僅是指事業上的成就,我們會去追求一些自己理解的、希望別人認為的更加高尚的東西,一些能夠體現價值觀、世界觀的東西。所以跑步在這一點上是性價比很高的東西。」(虎撲網站訪談)對比奢侈品,這位被訪者將跑步價值視為更高品位、更深追求的自我實現價值,這是多數被訪者共同的觀點:「當自己在距離上或速度上有所突破時,會有一種深深的快樂與成就感。它會激勵你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走得更遠,做得更好。」(資深跑友QZZ訪談)

可見,個體的存在感,並非唯我論。通過努力實現潛能,是證明自己;以優異表現贏得點贊,也是證明自己;立己立人,達己達人,有益於他人和社會,即是自己存在感的強大證明。跑者津津樂道的成就感,不止於發現自己的能力,更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或參與馬拉松,或挑戰戈壁灘,實現自我存在的突破和躍升。「可以看到自己有能力做到別人想像不到、自己想像不到的事情。這是我跑步的兩個最重要的動機。它鼓勵你在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里做一件事情。」(資深跑者QQ訪談)通過積極努力獲得的自我認知,一定是發現「自己其實比自己想像中要更強大」,在這樣一個「有我」且不忌諱「有我」的時代,還有什麼比這更讓青年人興奮?這是對存在感的能量最強的詮釋。

跑步熱:城市青年文化的新面向

前文講「個體化」,到文末又回到跑步帶來的社會價值,目的是表明「個體化」並非「個人主義」。通過跑步來確證自身是一種積極的存在,這難道不是社會性訴求?通過跑步,人們將自己定義為或歸屬於某個人群,這在客觀上不也使他們區別於其他人群嗎?這裡既關涉社會分層問題,也關涉對於生活方式的價值取向。我們的研究發現,中產人士已成為當前跑步運動的主力,在一篇被廣泛引用的論文《一個習慣的歷史:1960年代美國,作為工業緩和劑的慢跑》中,倫敦大學的阿蘭·拉薩姆寫道:「慢跑能讓中產階級成功地把自己同頹廢、煙酒不離身的左傾年輕人和大腹便便、乏味老朽的右翼大亨和政客區別開來。」

當健康具有時尚價值,當以跑步等運動來獲得健康被認為是「酷的生活方式」,甚至跑步被當作中產階級的新的「宗教」(最後一種說法或有點誇張),所有這些說法,都指向了關於生活方式政治的一個新畫面,青年文化的一個新面相,城市消費革命的一個新領域,社會分層地位的一個新符號,結合學界關於跑步社群的討論,還要增加一條,即社會整合的一個新入口,且以跑步為示範,任何趣緣活動和社群結合將成為社會發育的一種新常態。正是所有這些新穎,造就了今日的跑步熱;而以文化現象的視角觀察跑步熱,或能進一步對今日的社會趨勢、文化走向有更新的了解:跑步是為健康,也是一種時尚,熱衷跑步具有時尚消費的性質。但跑步並非是顯擺和炫耀的消費,它是生產性的時尚消費———生產進取的人生,生產健康的生活方式;跑步是為自己的身體,也是為社會身份,它已進入社會地位追求的範疇。

跑步追求的獲得感和社會重要性,並不導致實在的社會不平等,它提升參與者的存在感,卻不貶低不同道的他人,相反,更可能成為他人追隨的榜樣。跑步本為私人領域的活動,但可經由私人的志願努力做成社群的事業:社群的健康、社群的娛樂,乃至社群的公益,這應該是對今日青年跑步熱的最好定義。筆者從這項社會創新獲得的啟發是,人民生活,即便如看似只是個人愛好的跑步運動,也可以成為生活創新的真正來源,用來營造社群創新的真正環境。

本文來源於《文匯學人》。作者分別為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研究生,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冷嘲熱諷又怎樣,我就要曬出我的跑步范兒!
你為什麼堅持跑步100天?
用跑步來丈量一座城市!
跑步知識小講堂

TAG:跑步 |

您可能感興趣

分析跑步時間的取捨之道 個人需求決定何時跑步
12個動作,滿足跑前與跑後拉伸需求,讓跑步更輕鬆,效果更好
各種自動化設備的散熱需求正在逐步解決
構建滿足用戶需求的雲環境的五個步驟
細分市場第一步:挖掘消費者場景化需求
半導體板塊景氣度有望延續 需求同步增長多股待時而動
三星否認需求不足致內存降價:內存需求沒有重大變化,明年走強……
4個瑜伽體式,深入淺出,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個性化需求下的量身定製,到底該怎麼做?
不可描述!中年老母的終極需求
需求回升+環保嚴查 鈷鋰提前錨定下半年行情
個性化出遊需求帶熱新職業「旅行定製師」
如何構建滿足用戶需求的雲環境的五個步驟
時間推進,市場需求支撐4月份玉米價位走高!
童年所需求的不僅是吃飽穿暖
隱藏在伴侶間吵架背後的心理需求
女人晚睡前,這個「生理需求」不解決,身體可能會發生4個變化
每個年齡的營養需求都不同!一輩子的食補重點全在這
疏導情緒步驟之三:探索心理需求,為自己的需求負全責
軟體項目中,需求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