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給年輕人的十個建議
關於寫作
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方法,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你要在自身內挖掘一個深的答覆。若是這個答覆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夠以一種堅強、單純的「我必須」來對答那個嚴肅的問題,那麼,你就根據這個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
關於性
「性」,是很難的。可是我們分內的事都很難,其實一切嚴肅的事都是艱難的,而一切又是嚴肅的。……身體的快感是一種官感的體驗,與凈潔的觀賞或是一個甜美的果實放在我們舌上的凈潔的感覺沒有什麼不同;它是我們所應得的豐富而無窮的經驗,是一種對於世界的領悟,是一切領悟的豐富與光華。我們感受身體的快感並不是壞事;所不好的是:幾乎一切人都錯用了、浪費了這種經驗,把它放在生活疲倦的地方當作刺激,當作疏散,而不當作向著頂點的聚精會神。
關於愛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予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後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們還不能愛;他們必須學習。……愛的要義並不是什麼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合(那該是怎樣的一個結合呢,如果是一種不明了,無所成就、不關重要的結合?),它對於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是為了另一個人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對於他是一個巨大的、不讓步的要求,把他選擇出來,向廣遠召喚。
關於情感
凡是使你集中向上的情感都是純潔的;但那隻捉住你本性的一方面,對你有所傷害的情感是不純潔的。凡是在你童年能想到的事都是好的。凡能夠使你比你從前最美好的時刻還更豐富的,都是對的。各種提高都是好的,如果它是在你
「全」血液中,如果它不是迷醉,不是憂鬱,而是透明到底的歡悅。你了解我的意思嗎?
關於忍耐
對於你心裡一切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要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像是愛一間鎖閉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種文字寫成的書。現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一切都要親身生活。現在你就在這些問題里「生活」吧。或者,不大注意,漸漸會有那遙遠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這些問題的境地。
關於寂寞
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並且幾乎人人都有這危險的時刻,他們情願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象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它在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走向內心」,長時期不遇一人——這我們必須能夠做到。居於寂寞,像人們在兒童時那樣寂寞,成人們來來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務糾纏,大人們是那樣匆忙,可是兒童並不懂得他們做些什麼事。
關於職業
你先進入一個職業,它使你成為獨立的人,事事完全由你自己料理。你耐心地等著吧,看你內心的生活是不是由於這職業的形式而受到限制。我認為這職業是很艱難很不容易對付的,因為它被廣大的習俗所累,並且不容人對於它的問題有個人的意見存在。
……我不能排解你的苦惱,我只能勸你去想一想,是不是一切職業都是這樣,向個人儘是無理的要求,儘是敵意,它同樣也飽受了許多低聲忍氣、不滿於那枯燥的職責的人們的憎惡。你要知道,你現在必須應付的職業並不見得比旁的職業被什麼習俗呀、偏見呀、謬誤呀連累得更厲害;若是真有些炫耀著一種更大的自由的職業,那就不會有職業在它自身內廣遠而寬闊,和那些從中組成真實生活的偉大事物相通了。
關於困惑
如果有一種悲哀在你面前出現,它是從未見過的那樣廣大,如果有一種不安,像光與雲影似地掠過你的行為與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懼。你必須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邊發生了;那是生活沒有忘記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會讓你失落。……你要知道,你是在過渡中,要願望自己有所變化。如果你的過程里有一些是病態的,你要想一想,病就是一種方法,有機體用以從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來;所以我們只須讓它生病,使它有整個的病發作,因為這才是進步。
關於懷疑
就是你的懷疑也可以成為一種好特性,若是你好好「培養』它。它必須成為明智的,它必須成為批判。——當它要傷害你一些事物時,你要問它,這些事物「為什麼」醜惡,向它要求證據,拷問它,你也許見它倉皇失措,也許見它表示異議。但你不要讓步,你同它辯論,每一回都要多多注意,立定腳步,終於有一天它會從一個破壞者變成你的一個最好的工作者——或許在一切從事於建設你的生活的工作者中它是最聰明的一個。
關於信念
像是蜜蜂釀蜜那樣,我們從萬物中採擷最甜美的資料來建造我們的神。我們甚至以渺小、沒有光彩的事物開始(只要是由於愛),我們以工作,繼之以休息,以一種沉默,或是以一種微小的寂寞的歡悅,以我們沒有朋友、沒有同伴單獨所做的一切來建造他,他,我們並不能看到,正如我們祖先不能看見我們一樣。可是那些久已逝去的人們,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生命里,作為我們的稟賦,作為我們命運的負擔,作為循環著的血液,作為從時間的深處升發出來的姿態。
點擊展開全文


※張小嫻錦句集:每段愛情,都是一個自我延伸的故事
※莫言:一生很短,來不及去等待
※他若愛你,你在哪裡,他就在哪裡
※會動的二十四節氣,居然這麼好看!
※對待生活,你不妨大膽一點
TAG:經典文學大家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