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富庶宜居的歐洲,IT 產業卻「籍籍無名」?

為什麼富庶宜居的歐洲,IT 產業卻「籍籍無名」?

作者|徐吟樂、陳連平

編輯|小智

如果說在矽谷,IT 業代表著商業化;在日本,IT 業跟製造業緊密相連;那麼在歐洲,IT 業又是一個怎樣的狀態?這是一篇也許不那麼嚴謹的科普文,卻可以帶你管中窺豹地看看,歐洲 IT 業是什麼樣的畫風。

寫在前面

當提及歐美 IT 科技企業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大多是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IBM、惠普等。但細想來,它們都是源自美國,「歐美」中的歐洲其實並沒有特別多的知名 IT 企業。然而歐洲作為現代文明的起源地,它在這個 IT 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真的沒有一席之地嗎?

在筆者所生活工作的愛爾蘭,IT 產業佔有高達 25% 的全國年度總營業額,三分之一的總出口值。其中有不少在業界享有名聲的企業:

Fleetmatics, 在去年年底以 24 億美元被 Verizon 收購,主營業務為客戶(如物流公司)提供車隊的跟蹤、管理、調配的服務。

Datahug, 在去年年底被 CallidusCloud 以 1200 萬美元收購,主營為公司銷售部門提供預計與管理的系統。

SoundWave, 去年初為 Spotify 收購,是一款被收入 Google Play 編輯推薦的音樂應用,即百萬多應用中 Google 精選的五十個之一。

以及筆者任職的 Paddy Power Betfair, 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博彩投注公司。其業務包括線下、線上的體育賽事投注,樂透,在線撲克等,為業界的領頭羊。

這些公司雖在業界眾所皆知,但對其他地區的普通民眾它們卻大多是籍籍無名,這背後的幾點原因且由我在這兒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歐洲地理文化對 IT 產業規模的影響

在世界七大洲中,歐洲的地理面積僅大於澳洲,排名倒數第二;但其涵蓋 51 個國家,僅次於非洲,排名正數第二,據此不難想像歐洲在地理上的碎片化。相對應的,歐洲的人口也高度分散,各有其不同的語言。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擁有歐洲最多的人口卻也不足 1.5 億,占歐洲總人口 17% 不到;在其之後的歐洲國家無一人口足億,有千萬人口的也只有 15 個。

語言方面,作為母語占人口比例最多的德語也不過 16%,英語、義大利語並列第二占 13%,法語第四占 12%,其餘的都不足 10%。歐洲,這樣一個內部地域、人口、語言都有高度相異性的大陸,其 IT 產業有其相應的特色,而不能與一個巨大的統一國家一概而論。反觀中國、美國,他們在文化的統一性上是極其相似的,我們大可以此為例作對比。

歐洲那些在世界範圍也是耳熟能詳的企業如 Ericsson,Opera Software,Nokia,AVG Technologies 等不外乎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提供的核心產品是純粹的技術,與地域文化基本無關。與之相對應的中國有華為,百度,阿里,騰訊,美國有谷歌,微軟等。此類企業的產品特性使其易於國際化,歐洲與中美相類,在此不多贅述。

歐洲國家地圖

然而類似美國亞馬遜,中國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在歐洲並沒能發展出同等規模的 IT 企業,地理文化上的碎片性是其中重要原由。電商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是有龐大的消費者市場,地理統一的中美都擁有這樣的先天優勢。歐洲因其地域文化的多元,很難形成統一的市場,特別是其各區域之間以國界為隔,更是增加了形成跨區、跨國的統一電子商務的難度。但這並不代表電商在歐洲並不存在,俄羅斯的 Ozon,英國的 ASOS,德國的 Zalando,法國的 Spartoo,都是在各自國內佔據巨大市場的電商網站。

然而儘管這些企業對國際化都付出了極大努力,它們互相競爭都沒能在他人的主場優勢下擊敗對手,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割據局面。而亞馬遜以其絕對的技術能力和資源也不得不在歐洲成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六個分站,佔全球共十四個分站的近半數,歐洲的地域多元性更是可見一斑。

在缺少如阿里巴巴,亞馬遜規模等級的巨頭後,在電商領域中小型的企業得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間。這些較小規模的企業自然不可能自己開發所有的所需技術和服務,於是便為第三方技術提供服務企業提供了商機。以與電商緊密連接的支付系統為例,阿里巴巴自主開發了支付寶,騰訊開發了微信支付,這對中小企業是可望不可即,投入大於收入的。

相應也就產生了專業提供支付解決方案的公司,如英國的 GoCardless, 瑞典的 Klarna,法國的 Leetchi,德國的 Paymill 等等,而移動支付又另有其他公司提供技術服務。正如「百花齊放」的電商平台一樣,當一特定 IT 行業所提供的產品具有地域文化的特性時,其在多元化的歐洲就會形成割據態勢,而很難產生規模巨大的企業。

由上可見,歐洲的 IT 產業在其地域、人口、語言的多元,甚至於碎片化的影響下,大量具有地域特色性的小、中、大型企業大約以地域為界呈現出了一種百花齊放的形式,並沒有形成極少數巨型企業獨大的場面。

歐洲的歷史文化對 IT 產業結構的影響

另一個對歐洲 IT 產業有著極重大影響的因素,是歐洲的歷史文化。自 1760 工業革命在英國興起後,歐洲的製造業已歷經兩個多世紀的發展,從生產商到銷售其中所需的所有產品及服務都已經成熟完備,形成了經歷過時間考驗的整條產業鏈。上世紀末頁興起的互聯網革命對於傳統製造業的影響是一種從 1 到 2 的,對現有商業模型的改進與革新。如上文提及的提供第三方電子支付方案的公司就是對已有支付手段的服務升級,為人們提供便利,提高公司掌握資金流動的能力,錦上添花。

反觀中國,1980 年代才開始快速發展的製造業在產業鏈還未成熟時就遇上了互聯網革命的大潮,互相推動之下一起形成了現在以電商 IT 巨頭為支柱的產業鏈。所謂的傳統製造業已經與 IT 企業提供的服務緊密聯結,是一種從 0 到 1 的創造過程。同樣以支付手段為例,在支付寶之前中國的日常生活中鮮有現金以外的支付方式。在電子商務興起之後,電商平台提供的支付手段一躍成為主流的新型支付方式,直接跳過了在歐洲至今仍然佔據主流的信用卡支付。

製造業以外,其他產業也都類似。在歐洲娛樂業、商業、金融業等涉及人們生活工作的行業在互聯網興起之前都已成熟,互聯網給帶來的是革新。如娛樂業,傳統的體育項目得到了大量的 IT 技術支持,從在比賽場上幫助裁判公正判決的鷹眼系統 到場下幫助運動員訓練的體能、營養的檢測記錄系統,再到場邊觀眾的購票系統就是很好的例子。筆者現在供職的公司 Paddy Power Betfair 主要經營的正是體育賽事場外的投注博彩業務。

博彩投注在歐洲是傳統娛樂之一,Paddy Power 成立於 1988 年,當時以傳統門店為服務終端。而互聯網的即時性則打破了傳統的賽前買定離手的遊戲方式,使根據比賽進程實時更新賠率、實時投注成為可能,增加了顧客對比賽本身的參與感進而得到更好的娛樂體驗。但在線上業務蓬勃發展時,公司仍然堅持開設新的實體門店,是為傳統生活文化的延續。

從如上對比就可看出 IT 產業在歐洲和中國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角色。中國在不久之前還不存在現代化的生活,而中國擁抱現代化的產業和社會之時正是互聯網興起之時,於是互聯網的時代定義和創造了中國人的現代化生活 ——它是生活的創造者。歐洲在互聯網之前就已形成成熟的現代化的產業和生活模式,互聯網的時代只是改進原有的生活,並不是推倒重來 ——它是生活的服務者。這也正是中歐歷史文化差異所導致的。

歐洲 IT 產業的發展前景

前文提及歐洲的 IT 產業為生活工作的各行各業都提供支持與服務,那具體在哪些行業其發展最快呢?據 tech.eu 網站的統計,2016 年歐洲的 IT 技術創業企業共獲得 3420 筆,總計 162 億歐元的投資。其中 Fintech(金融技術)在筆數與總數上均為第一,為當之無愧的最火行業。其後有 health(健康)行業得到總數第二、比數第三的投資,marketing(市場營銷)獲得筆數第二(與 Health 並列),music(音樂)獲得總數第三(與 Health 並列)的投資。

這個數據同樣反應出了歐洲的一個歷史趨勢——去工業化。在中國開放外資進入之後,歐洲的工廠紛紛外移至中國,帶動了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把自己原來的製造業變成了金融業。極度發達的金融業使歐洲成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也促使 fintech 成為最炙手可熱的 IT 技術。

而對投資提供更好健康和音樂服務的 IT 企業對現今歐洲的文化更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富裕的人,提高生活質量是一大需求,而健康和藝術正是其中的關鍵。對於未來,更多能在現有生活模式下提高生活水平的 IT 服務會不斷湧現,慢慢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而逐漸創造出 IT 技術支持下的新生活。

由地理而規模有所受限,由歷史而功能趨向服務及支持,林林總總,你身處其間而不覺,正如在山不識山,入海不覺水,這就是歐洲的 IT 產業。它或許默默無聞但它完成著每樣技術最根本的任務,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就是歐洲的 IT 產業。

寫在最後

對於技術人來說,不管是妄自菲薄亦或是夜郎自大,都是不可取的心態。代碼可以有可一不可二的邏輯,但程序員不能抱著非黑即白的觀念看事情。

你可能不相信歐洲的 IT 產業會是如此,筆者的觀察也可能僅是管中窺豹,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中國技術現在已經不止於「引進來」的狀態了,我們很欣慰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 IT 企業、中國技術人開始「走出去」。不只是「走出去」學習,更是「走出去」分享。

極客邦科技旗下「中國技術開放日」重裝再起航,繼矽谷、日本之後,這一站我們停靠歐洲。

跟著技術大佬一起去看世界?不止,還要讓世界看到我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基於SDN/NFV技術的實踐——從技術挑戰和解決方案說開來
開發和運維從相殺變成相愛,就靠DevOps了!
依賴治理、灰度發布、故障演練,阿里電商故障演練系統的設計與實戰經驗
運維技術大盤點,2017 你該關注運維的哪一面?

TAG:InfoQ |

您可能感興趣

富可敵國的沈萬三經營的產業是什麼?
從「只知奔富」到「我要買酒庄」:中國資本「入侵」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
MIT王瑾教授:無邊界的產業生態圈
中國的產業升級要看台灣富士康?哪些城市對富士康依賴度大?
富可敵國的沈萬三經營的到底是什麼產業?
RISC-V對晶元產業究竟意味著什麼?
厲害吧!僅美國第三產業的GDP就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之和
投資移民澳洲不可不知澳大利亞的五大產業
中國改名最成功的3座城市,旅遊業突飛猛進,其它產業卻無人問津
SAT:美國獨木橋的產業鏈,考生作弊的集中營!
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泰國也掃黃,那可是泰國旅遊業的支柱產業啊
韓國電影人拒絕產業「巨無霸」
伯克利博士:AI學術人才流向產業界是雙贏之舉
收藏帖!美國最適合留學生就業的五大城市,附所在州強勢產業及州內名校
義大利時尚產業對於中國資本有何顧慮?《華麗志》獨家專訪義大利國家時裝商會主席 Carlo Capasa
限制英偉達在華業務,是對中國AI晶元產業的神助攻
北方經濟跑不贏南方了?三大原因:人口、產業和城市圈
韓國再遭打臉!新興產業全面落後中國,文在寅:奇恥大辱!
我國新興產業「缺兵少將」,外國人才成「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