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文學地圖視角下的唐代兩京空間敘事研究》
李朋《文學地圖視角下的唐代兩京空間敘事研究》,浙江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5月。指導老師:葛永海 教授摘要:小說作為一種敘事藝術,具有鮮明的地理學屬性。文學地圖視角下的空間敘事研究是指在小說、筆記等敘事類作品中,對點、線、面等不同層級的地理空間與敘事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敘事空間的整體描繪和空間敘事的內部探討是小說地圖研究的兩個重要目標。在文學地圖的理論觀照下,我們需要利用「場景還原」、「版圖復原」和「精神探原」的「三原理論」,來還原空間敘事的肌理、復原敘事空間版圖以及追尋文學地理的意義。本文通過文學地圖的理論視角,結合唐代小說、筆記及相關史料,利用唐代兩京地理景觀的相關描述和記載,試圖還原唐代兩京——首都長安、陪都洛陽以及連接長安、洛陽的兩京驛道——的小說敘事地圖。第一、二章主要是抽繹出兩京空間中的相關場景,討論其敘事意義,如作為帝里宮闕的勤政樓,尋常坊里和街道、口,特別是對兩京驛道這個特定地理空間里的敘事類型和驛站旅館這個空間節點作了重點討論;第三章提出了兩京文化圈這個概念,探析了唐代兩京文化中心形成及其特徵,從具體的小說和歷史材料來揭示兩京文化圈內部的交流互動,在此基礎上,對兩京都市空間的審美差異作了歸納和總結。最後一章主要是從歷史定位的角度對唐代兩京文化圈的心靈引領作了解釋和說明,對唐代兩京文化圈的價值衰退進行了論證。關鍵詞:文學地圖;唐代兩京;空間敘事
如有需要,請自行下載閱讀。


TAG:中原歷史地理研究資訊 |
※地理答啦:和大家說說大明王朝的「兩京十三布政使司」
※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
※臨清有哪些美景?悟空問答:山東最失落的城市曾「繁華壓兩京」!
※中國歷史上最具特色的都城體制,明朝實行的兩京制有何深意?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曾被譽「繁華壓兩京」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曾被譽為「繁華壓兩京」
※「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王恕為何受到如此推崇?
※明朝有兩京,北京和南京。崇禎皇帝為什麼寧可自殺也不南遷?
※通常說明朝國土是「兩京十三省」,可為何明朝地圖卻有十六塊?
※中國有東西南北之分,有了南京及北京,為何沒有東西兩京?
※腳踏黃河兩岸拳打南北兩京的馬永貞 是不是被他的徒弟坑死了?
※攜神秘行李箱打的跨越南北兩京?貨品後備箱似有異動?南京的的哥,嘮故事的功底也是不容小覷……拾遺
※大明建國後除了南京,朱元璋還在北方建了一個國都,合稱「兩京」
※地理答啦: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大明王朝的省級行政區劃,脫胎於行省,致力於分權
※明朝號稱兩京十三省,為何地圖上卻標了十六塊?還有一塊是哪裡?
※明朝為什麼會形成兩京制的格局?
※《大明王朝1566》提到的兩京一十三省,指哪十三省?
※山東曾經繁華堪比兩京的城市,如今只是縣級市,你知道是哪裡嗎
※一戰順利收復兩京,並有十萬叛軍歸降,皇帝卻說:人多必反,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