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看遍各式各樣中國白

帶你看遍各式各樣中國白

點點選擇十四幅中國古美術「各式各樣的白」跟小伙們分享,其中包括中國古代特有的「留白」和「白瓷」、「新疆的和田玉」,中國白不僅如此,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後台留言板分享更多中國白。

歐陽詢,《九成宮醴全銘》

宋拓本,北京故宮博物院

拓本系借著石刻表面凹凸,沾濕碑石覆上紙張,以毛筆、拓包等蘸墨汁輕畫敲打而成,故底黑而字白。而碑石經久拓,筆畫會變得模糊,也有石裂的情況。九成宮醴全銘碑今仍屹立於陝西省麟游縣博物館,為紀念唐太宗避暑九成宮於城西發現湧泉,紓解天旱之厄所作,由直言敢諫的名相魏徵為文,書法大家歐陽詢書就。此作結字長方,法度嚴謹,筆畫勁健有力又不失溫潤,是書法大家歐陽詢晚年的代表書作。九成宮碑至今仍留存相當數量的宋代拓本,此拓尤為當中年代較早者,字口清晰、損字較少,可領會歐書之美。

王詵,《漁村小雪圖》

北宋 北京故宮博物院

言及白色,誰也不會錯過皓皓白雪,由北宋英宗駙馬王詵繪製的此作,就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雪圖名跡。展卷但見天色氤氳,群山環抱,不只山體敷上的白粉瑩潔發光,更因到處彈上白粉,使得小雪紛紛。在此時分,忙碌的小漁村坐落關口,漁人辛勤工作,或撒網、或垂釣,隨著視線推移,越過頂天山巒,高士領著小僮從峽谷小道而來,在他們前方是嶙峋怪石與健若蟠龍的虯曲老樹,畫卷奇險的構圖堆棧到最高點戛然而止,連綿接續的遠山帶來寧靜之感,對比著姿態萬千的卷末松喬,兀自呼應剛剛的高潮。藉由學者的研究可知,跌宕的畫作訴說著王詵仕途遭貶謫的心境。

吳鎮,《仿東坡墨竹圖》

元代,1350,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留白,是中國繪畫的一大特色,但說到廣袤白紙上只簡單畫就竹枝花木的墨戲,還有一番淵源。文人墨戲發軔於北宋晚期,蘇軾「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可為代表名言,及至元代文人畫勃興,出現不少大名鼎鼎的大家,如元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其中吳鎮便以墨竹出名,此幅寫風中墨竹,在強風吹拂下,竹枝掀了起來,竹葉宛如刀片般鋒利,為吳鎮71歲(1350)所作,筆墨老辣。背後有趣事一則,原來吳鎮遊玩時見到前人所刻的蘇軾墨竹碑後念念不忘,遂仿作此幅,歷史的聯繫也使畫作更添意義。

郎世寧、唐岱,《松鶴圖》軸

清代,瀋陽故宮博物院

除了雪圖,花卉翎毛也是中國古畫里另一個常用白色的畫類。此圖為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畫松鶴、宮廷畫家唐岱畫石的合作畫,描繪園林一角,老松、祥石、靈芝,兩隻丹頂鶴繞著松樹嬉鬧,或振翅,或矮下身子,十分活潑生動。在此,郎世寧既采西法立體光影,如丹頂鶴的白色層次豐富,受光面毛羽光潔瑩亮,背光面漸次的陰影更增鶴的體量與厚實,也糅合中國筆墨皴法的意趣,老樹枝幹上的紋理與苔點可謂明證。而唐岱補繪的祥石,交界面深色的皴染讓石塊立體了起來,青綠色調也與白鶴火紅丹頂相映成趣。透過此幅和諧吉祥的繪畫,可管窺清宮繪畫摻入西法的一面。

陳洪綬,《張深之正本西廂記?窺簡》

明代,中國國家圖書館

在中國古版畫以白紙黑線為主的世界裡,也有皓皓白雪。此為晚明畫家陳洪綬為《張深之正本西廂記》所繪六福插圖中的《窺簡》。描繪女主角崔鶯鶯站在屏風前讀情郎張珙的情信,一旁婢女紅娘從屏風後方探出頭來悄悄窺探的一幕。屏風很有玄機,由右而左,夏景荷花燦燦、蝶兒雙雙,春景水仙梅花爭妍、鳥兒對對,對比下鶯鶯隻身立於冬景前,南方來的芭蕉樹上以點點虛線匡圍出厚重的積雪,焦葉也耐不住重量垂了下來,營造出銀白森冷的氛圍。雪中芭蕉典出東漢袁安卧雪的故事,有身冷心熱的涵義,更暗示崔鶯鶯澎拜的情感,而前方秋景里一隻雄雉停在樹梢回首相望,是否盼望著鶯鶯前來聚首?

白瓷雙龍柄聯腹瓶

隋代,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瓶1957年出土於陝西西安李靜訓墓(608),為盤口,單頸,頸部飾三道弦紋,器腹相連,肩部、腹部亦各飾兩道弦紋,左右肩處則各捏塑龍形柄,龍口探入口中,好似正在啜飲一般。白胎掛白釉,色澤白中泛黃,器身有細小的冰裂紋開片,靠近底部及底部無釉。這種獨特的器形是有隋一代的新品種,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一件極相似的「白釉龍柄雙聯瓶」,根據足內銘刻「做傳瓶有此」,可知此類器形為傳瓶。而就白瓷來說,這也是中國最早期的一批白瓷之一,其後唐代邢窯、宋代定窯的精彩故事才正要展開。

白釉蓮瓣紋碗

北宋,定窯,江陰市博物館

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位於定州得名,窯址分布於今河北省曲陽縣澗滋村、燕山村一帶。定窯胎薄質輕,通體施釉,色澤白中帶黃,由於多以覆燒,口沿因而無釉,通常會鑲上金屬環扣,或刷醬釉、黑釉等,花紋則以印花、劃花技法為大宗。此碗1996年出土於夏港三元村北宋墓,全器為牙白色,深腹,圈足,口沿銀扣已鏽蝕。花紋綜合了印花、劃花,外腹部印有三層仰蓮瓣紋,蓮瓣立體凸出,輪廓輔以刻畫;碗心刻有龍紋,形象矯健,線條流暢,是個中佳品。

仿定窯白釉凸花瓶

清乾隆,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清宮製作了不少仿古文物。此件仿定窯白釉凸花瓶顧名思義是仿自定窯,為撇口,短頸,溜肩,肩以下漸收,足外撇,兩層台式,肩有四個夔龍系,通體施白釉,印花,底部陽刻「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一樣是白瓷,此瓶比真正的定窯白上許多,色澤偏冷,係為清景德鎮御窯場的產品,從器形到繁複的夔龍系、層層疊疊的印花,真實反映了清代宮廷的審美風尚。

青玉鶻獲天鵝飾

金代,北京故宮博物院

玉色之白,常微微泛著青。此件青玉鶻獲天鵝飾即是如此。鏤雕鶻獲天鵝的瞬間,鶻俯衝而下,終究逃不離被捕宿命的天鵝回頭相望,工匠巧妙運用玉料自然沁色處刻畫荷葉,營造出狩獵場景,底部有一橢圓形托環,兩側各有一橫穿的孔,可做穿繩用,因此很可能為腰帶板的部件。這類鶻獲天鵝的主題起源於契丹的「春捺缽」習俗,為金代女真人吸收,改名為「春水」並首次用於紋飾,所以也稱作春水玉飾,而此件表現背景手法則是相關主題發展一陣子之後才漸演變出來的。

春捺缽

契丹族建立的遼王朝(907-1125),雖有首都上京(現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但是實際的政治核心不在首都運作,而在「捺缽」。「捺缽」是契丹族特殊的政治制度,遼代「四時捺缽」的「春捺缽」位於現今吉林省境內。「春捺缽」活動以捕魚獵雁為主,皇室也藉機款待群臣並商議國事,同時也有接見各族首領或使節的外交活動。(編輯部)

掐絲琺琅象馱瓶一對

清乾隆,瀋陽故宮博物院

此銅胎掐絲琺琅象馱瓶成對使用,白象象鼻微卷,四肢佇立,眼神端凝,象耳、象牙鎏金,象身則以白色琺琅釉作地,掐絲琺琅作波浪紋,表現佛教圖像中充滿層層皺摺的白象,並配有精雕細琢的鞍具,特別是長氈以金為地,周邊飾回紋,中央飾捲曲連枝花卉,紅花藍葉,長氈下方還懸有珠飾,點綴得一派華美。其上的八角葫蘆式瓶同樣以金為地,瓶身嵌藍地,上有「大吉」字樣,瓶口插鎏金如意,如意頭下懸掛著磬、魚等吉祥裝飾。整體觀之,無不是「太平有象」「吉慶有餘」的好兆頭,不愧為大清帝王御用的殿上陳設。

文|鄭婷婷

白瓷印花纏枝蓮紋碗

14世紀,景德鎮窯,新安沉船出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此碗出自14世紀初期從寧波航向日本的新安沉船,是典型的樞府型卵白釉瓷。碗敞口,腹微凸鼓,內壁壓印纏枝蓮紋,壁甚薄而堅緻,釉質瑩潤閃青。

卵白釉瓷指元明時一種施掛失透狀白釉,色澤略呈青色、若鵝蛋的瓷器,其中一些作品帶有元代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簡稱的「樞府」款銘,故又以「樞府瓷」稱之,也有銘「太禧」「東衛」者。主要生產地在景德鎮湖田窯,目前最早的紀年為14世紀初,可能在13世紀末便開始燒造,一直生產到明前期。雖然身為官方用瓷,14—15世紀的中國各地與海外都能看到樞府型瓷器的蹤跡,其製作和流通未受禁止。

中國早期陶瓷史的發展固有「南青北白」的說法,宋代時南方雖也燒造白瓷,但仍以青白瓷為大宗,原以青白瓷為主的南方窯業龍頭景德鎮改為批量生產樞府型白瓷,可說是一次轉型,也為稍後青花瓷的燒造奠定了基礎。

文|林容伊

白釉唐草紋盤口瓶

10世紀後半至11世紀前半,磁州窯,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藏

中國陶工很早就懂得在顏色較深、質地粗雜的胎土上施掛一層白色化妝土(泥漿)後再上釉,襯得釉色更為亮麗,甚至從灰胎變身成白瓷。約莫十世紀開始,華北民間窯場開始燒造通稱磁州窯系的作品,除了廣泛使用白化妝土燒造素白瓷,更進一步精鍊出巧妙而多變的化妝土裝飾技術,包括剔刻花、鐵繪、絞胎、絞「釉」等,創作黑白、褐白等色彩對比強烈的作品。

本件作品採用相當少見的化妝土鑲嵌技法,推測可能是在素胎上陰刻花紋後施掛白化妝土,再將器肩、腹的化妝土刮除,留下嵌入花紋的部分,最後施罩一層透明釉,工序精細繁複。

文|林容伊

白石杜善才造雙思惟菩薩像

隋大業二年(606),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北京故宮

兩尊菩薩皆半跏趺坐,一手支頰作思惟狀,一手撫足踝,下垂的腳踩著小蓮台。菩薩細長的雙眼似半閉又似微眯,嘴角上揚卻又抿起,難辨情緒的神色確實就像沉浸在思惟之中。整件作品強調左右對稱的效果,兩尊姿態相同的菩薩宛如互為鏡像,造型簡練規整,搭配溫潤細緻的白石材質,予人純粹凝定的美感。

修德寺遺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城外,1953—1954年發現兩個石像藏坑,出土2000餘件年代涵蓋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的造像,此次出土與青州龍興寺、成都萬佛寺並稱中國佛教寺院三大考古發現。修德寺出土的造像多使用曲陽出產的漢白玉(白石),漢白玉的硬度不高但是質地細密,很適合雕刻,雙思惟菩薩像是曲陽造像中最具特色的種類,系北齊才出現的新形式,僅持續到隋代中期。

文|賴奐瑜

白衣佛壁畫

北魏,莫高窟第254窟西壁,甘肅敦煌

外緣繪有山巒的圓拱龕中,一尊膚色白皙、身著白色通肩式袈裟的佛,正結跏趺坐於草座上說法。畫師以墨線畫出袈裟衣褶,粗細線條流轉變化,充滿起伏律動之感,配合黑白對比,形成巧妙的視覺衝擊,令人過目難忘。

著白色袈裟的如來,莫高窟獨有,習稱「白衣佛」。莫高窟共發現五鋪白衣佛壁畫,皆位於北朝中心柱窟。日本學者濱田瑞美援引《觀佛三昧海經》「白色化佛身白銀色」「於白光中有白色化佛」的形容,推論白衣佛是擁有皎潔白光的佛,並進一步考證白衣佛即為《觀佛三昧海經》記載的「那干訶羅的佛影」。聖地那干訶羅位於阿富汗東部犍陀羅境內,東晉《法顯傳》記述當地保留許多釋迦遺物,其中以佛影最為著名。釋迦曾在此降服毒龍,龍王請佛長住,釋迦進入窟內打坐,在石壁上留下了佛影,此後各地的國王都派遣畫師前來摹寫。

中心柱窟兼具禮拜與觀佛的功能,而白衣佛位於被中心柱遮擋的後壁,是缺乏光線的陰暗區域。白衣佛作為釋迦涅槃之後,繼續留在世間說法的投影。當時入窟觀想、朝拜的信眾,或許也曾震懾於這尊在黑暗中散發瑩瑩白光的佛陀。

文|賴奐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藏讀天下 的精彩文章:

往上提升自我價值,凌琅閣六月喬遷大喜
柳宗元吃了它,竟然續了一秒!

TAG:典藏讀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看遍了各種多肉,我還是最愛東雲系
帶你看遍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水彩上的中國,一幅畫帶你看遍我中國大好河山!
一個朝代一首詩,帶你看遍中國史
三分鐘看遍美國中國城,看哪裡適合你?
不出國門,帶你看遍全世界別人家的窩
逛一圈天津,歐洲各國就都看遍了!
德國原版全彩《圖說世界》,帶你的孩子看遍全世界,全面了解世界發展史!
這一次,帶你看遍全世界……
沒時間逛遍博物館?來這裡照樣看遍全世界
來這個地方,帶你一次看遍全世界的奢華酒店
看完這些建築速寫,我好想就這樣走走停停,看遍世界風景
十二藝節丨又好看又好逛,這個展帶你看遍全國網紅文創!
看遍了天空中的彩虹 發現你還是最好看
龘藏書畫帶您一日看遍四時繁花
帶你看遍土耳其的浪漫之處
《多多自走棋》英雄語音玩了哪些梗?一張圖看遍英配彩蛋
願你能遇見這樣一個人,牽著你的手,陪你走遍世界角落,看遍世間美景
「治癒系」動漫壁紙,想帶你看遍絢麗美景,這份心情大概就是愛情
跟著圖片看遍世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