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子」小運載首次試射 未能入軌

「電子」小運載首次試射 未能入軌

原標題:"電子"小運載首次試射 未能入軌

在連續3天因天氣原因而推遲後,美國和紐西蘭小運載廠家火箭實驗室公司的「電子」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5月25日在位於紐西蘭北島瑪希亞半島歐尼努伊站的1號發射設施進行了首次試射,但未能實現入軌的目標。火箭於當地時間16時20分(北京時間12時20分)起飛,按計劃完成了第一級點火工作、級間分離、第二級點火和整流罩分離程序。公司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貝克表示,雖然未能實現入軌,但首次試飛就進入了太空為公司快速步入商業運營階段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將在未來幾周對試飛中採集到的2.5萬路數據進行分析,以找出所存在的問題,並改進火箭性能。

為反映其試驗性質,本次試飛被稱為「這是次試驗」,箭上也未攜帶任何衛星,只攜帶了一個隋性有效載荷(模擬衛星),並在上面級上安裝了各種儀器設備,以對火箭性能進行評定。首飛的目標軌道高度在300~500公里之間,傾角83度。按照此前公布的計劃,「電子」火箭在今年晚些時候投入商業使用之前共要進行3次這樣的試飛。考慮到可能多次推遲,火箭實驗室公司未對試飛進行直播。貝克射前表示,首飛將採取手動和自主飛行中止系統相結合的方式,但未來的發射很可能只配備自毀設備,以簡化基礎設施要求。

「電子」火箭意在為小衛星市場帶來高頻度的專門發射機會,消除目前搭載發射方式所受到的種種限制。搭載發射用戶對衛星何時發射和發往何處基本沒有話語權。「電子」火箭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50公斤,每次發射收費為490萬美元,明顯低於採用其它現役火箭。它採用碳複合材料結構,全長17米,直徑1.2米,重10.5噸。第一級採用9台「拉瑟福德」液氧/煤油發動機,起飛推力約153千牛,峰值推力約184千牛;第二級採用單台真空型「拉瑟福德」發動機。「拉瑟福德」發動機每台推力約20千牛,特點是採用全新的電動推進循環,依靠無刷直流電機和高性能鋰聚合物電池來驅動推進劑泵,且主要部件均採用3D列印製造。利用目前配備的6台印表機,每台發動機可在24小時內列印完成,包括推力室、噴注器、泵和主推進劑閥門。該發動機以在紐西蘭出生的著名核物理學家歐內斯特·拉瑟福德的名字命名。

火箭實驗室公司曾打算去年首飛,但因火箭研製和發射場建設問題而幾度推遲。貝克稱,包括3次試射,他仍希望今年能進行5~7次發射。該公司的用戶包括參加谷歌月球X大獎賽的月球快車公司,涉及3次微型月球著陸器發射任務,其中首個著陸器按賽事要求需在年底前發射。其它用戶還有NASA以及正在建設立方星對地觀測星座的行星公司和頂尖公司。NASA2015年10月簽訂的一份發射合同價值近700萬美元。定於年內進行的這次發射將攜帶多顆小型科研衛星。行星公司去年簽訂的發射協議涉及至少3次專用發射。頂尖公司則同意使用多達12次「電子」火箭發射來部署其商業氣象與船舶跟蹤立方星。另外,從事小衛星發射經紀業務的太空飛行公司5月17日宣布訂購一次「電子」火箭發射,將專用於把有效載荷送入不常用的中等傾角軌道,具體發射時間尚未確定。

據貝克3月份介紹,藉助來自矽谷和紐西蘭的風投資金以及洛馬公司的一筆戰略投資,火箭實驗室公司2006年成立後僅用不到1億美元就完成了「電子」火箭的設計鑒定工作。有關報道說,紐西蘭政府也向火箭實驗室公司注資2500萬美元。該公司成立後進行過80餘次探空火箭試射。公司迄今拿到的投資總額為1.48億美元,3月份完成的一輪D系列融資對其的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D系列融資籌得的7500萬美元將用於擴大生產,包括添置更多的3D列印設備,以為預期中的高密度發射做準備。這筆資金還將用於為美國加州享廷頓比奇一座新火箭工廠配備設備和對紐西蘭現有設施進行升級。

火箭實驗室公司希望在經過前幾年運行使用後把發射頻度提高到大概每周一次。不過,歐尼努伊站的1號發射設施已獲准每72小時就發射一次。為避開複雜的有效載荷處理工作,該公司擬採用集裝箱化理念,即由用戶把衛星封裝到由該公司提供的有效載荷整流罩內。整流罩裝載衛星後可存放起來,能在即將發射前很容易地裝到箭上。

火箭實驗室公司大多數業務放在紐西蘭,在奧克蘭設有一個設計與工程辦事機構,但總部設在加州亨廷頓比奇,所以還需從美聯邦航空局(FAA)取得發射許可。FAA前3次試射的許可證是5月15日拿到的。除在紐西蘭發射外,該公司還打算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和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島的太平洋航天港設施建設發射場,而這也是歐尼努伊站發射場被稱為1號發射設施的原因。歐尼努伊站發射場北於北島東海岸,面向太平洋。火箭實驗室公司稱,這使其火箭無需飛經陸地上空,從而能安全地向包括太陽同步軌道在內的多種軌道發射衛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端裝備發展研究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高端裝備發展研究中心 |

您可能感興趣

「電子」小運載試飛還試驗了變軌級
好事多磨,「電子」小運載試射成功
地面跟蹤設備出問題 「電子」小運載首次商業發射受阻
地面跟蹤設備出問題,「電子」小運載首次商業發射受阻
「電子」小運載發射再因技術問題推遲
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未能成功入軌
個頭不是一般的大:巨無霸飛機首次掛載運載火箭實施測試
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今天下午發射,衛星未能入軌
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發射衛星未能準確入軌
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取得成功
美「重型獵鷹」運載火箭首次試射成功 紅色特斯拉跑車進入軌道
「電子」小運載下次發射改到6月底,問題已解決
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入軌
一箭雙星 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首次入軌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完成垂直轉運 發射場開展合練
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首次入軌發射任務
中國航天完成首次海上發射,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順利進入軌道
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未能入軌,你應該知道的更多
美「重型獵鷹」運載火箭首次試射成功 芯級火箭回收失敗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進行首次海上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