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千萬別去試探人性,每個人都有作惡的基因

千萬別去試探人性,每個人都有作惡的基因

遇見番茄 遇見更好的自己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遇見番茄



[回復「午安」,番茄送你一句暖心話]





今天的文章來自番茄的好朋友緩緩君。



緩緩君是一名工科男,他的文字有溫度,有態度,也有深度。

這樣的文字打動了我,再然後,又被他的經歷所吸引。




他就讀於985高校電氣工程專業,卻在畢業前遭遇了一場車禍,從此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回不到過去,又看不清未來。




在最艱難的日子,他在街邊彈過吉他,在大劇院參加過合唱,兜兜轉轉,跌跌撞撞,直到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那條路,還出版了他自己的書。



究竟是什麼讓他獲得了跌到底谷的反彈力?




讀一讀他的文章,一定能給你一些啟發,幫助你看清現實,變成更好的自己。




他的公眾號緩緩說,強烈推薦關注!







柴靜說:「人能從潔白里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




這是人性的兩面。




前些年讀了不少關於人性的書,《烏合之眾》、《自私的基因》、《進化心理學》、《人種自傳》等等,但一直不敢

談論人性這個話題,怕太過沉重。



讓我意外的是,上周寫的一篇文章遭到了諸多的謾罵,有人說我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多管閑事,也有人以人性的名義為出軌開脫。




這個時代最可怕的事,是大家一起搶佔道德的窪地,然後理直氣壯地批判公序良俗。




「糾正偏見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意見流動起來,讓意見與意見較量,用理性去喚起理性。」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人性。




只是,對人性之惡的透析,可能會讓你覺得心裡不舒服。如果你是玻璃心,要不要往下看,還請再掂量掂量。




01


雙城的創傷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寫過一篇名為《雙城的創傷》的文章,給我帶來了很強的心理衝擊。




那時候柴靜還在央視的「新聞調查」欄目,她的搭檔老范(范銘)找了一個選題:





一周之內,同一個班級五個小學生連續用服毒的方式自殺,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獲救的孩子都保持沉默,媒體認為可能是邪教造成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柴靜不信邪,和老范一起深入一個名叫「雙城」的小鎮,去探尋事件的真相。




第一個自殺的女孩叫苗苗,她眉目如畫,小尖下巴,笑起來大眼一彎,十分漂亮。比漂亮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人」,她是能「聽別人說話的人」。因這份特質,她成為一個六人小團體的核心,她們一起立下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誓言。




5月19日,苗苗在課桌上刻下了「519」,然後服毒自殺。隨後5個孩子先後服毒,所幸都被救起,但蹊蹺的是,每一個孩子都在課桌上深深地刻下了「519」。







苗苗的自殺源於幾個月前的一次聚會,有流言說她被一個男孩子摸了胸部,被幾個低年級的學生看見,消息傳了出來,「說得很可怕」,由此萌生了自殺的念頭。




在電視節目里,柴靜向觀眾講述了這個因聚會流言而起的故事。




但她在書中透露,這件事成了她和老范多年之後一直耿耿於懷的事,因為她們沒能說出真相:

她們只是呈現了整個故事的框架,卻沒有呈現故事背後孩子們之間的愛恨糾葛。




年級里,有很多男生喜歡苗苗,而苗苗喜歡小楊。小楊是班上年齡最大最高個的男孩,苗苗平時稱他為「哥哥」。




在苗苗自殺之前,她和小楊吵了一架,原因是苗苗又認了一個學校的保安當「哥哥」。小楊生氣不理苗苗,苗苗百般哀求,甚至撿起磚塊砸向了自己的額頭。




「血和著磚灰流下來」,卻依然無法留著小楊的腳步。苗苗轉身回到操場,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跪下,說:「我對不起楊……」




在出事的聚會上,一個喜歡苗苗的男孩想要抱她,苗苗不願意,卻在小楊的一句「讓他抱」之後,被另一個男生擁抱。也許還有更進一步的舉止,被外人看到……




故事還不止於此,那個聚會擊中了幾乎全部的情感衝突。當初一起簽了「有難同當」誓言的六個女生之一,在聚會上當著苗苗的面向小楊表示好感……




人性的真相隱蔽在陽光照不到的角落,無法公之於眾。







為了保護觀眾能夠理解和接受電視屏幕中的「真相」,那些瑣碎的細節和複雜的情感糾葛無法呈現在屏幕之中。正如柴靜說的:「這是一個新聞媒體的『政治正確』。」




在節目的最後,柴靜在鏡頭前說出了她的感受:

「看著孩子在採訪中離開,我們知道他還有很多話沒有說出來,也許那些話才是服毒的真正原因。




雙城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能不能打開它,可能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即便只是讀小學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已如同一座人性的迷宮。




02


一場關於人性的行為藝術




1974年,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進行了著名的行為藝術表演,「節奏0」。




她把自己麻醉後綁在了椅子上,旁邊是一張桌子。




桌子上有72種道具,包括玫瑰花、畫筆、口紅以及刀、槍、皮鞭等等。




觀眾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對她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最初,好奇的人們只是試探,有人用口紅在她的臉上亂塗亂畫,也有人幫她沖洗……




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發現無論如何擺布,阿布拉莫維奇都不作任何反擊。







在真的意識到自己可以所欲為後,有人剪開了她的衣服,然後往她身上吐痰,有人把玫瑰花上的倒刺粗暴地扎在了她的身體,人們變得越來越瘋狂。直到有一個人用上了膛的手槍頂住了她的頭部, 最終被群眾阻止。







這次的行為藝術持續了六個小時,在被人施暴的過程中,阿布拉莫維奇內心充滿了恐懼,但她始終沒有做出身體上的反應。結束後,她站起身來走向人群,人們四散逃跑。




阿布拉莫維奇哭著說:「這次經歷讓我發現:一旦你把決定權交給公眾,離喪命也就不遠了。」




人性的深處,藏著一些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旦有了合適的土壤,就會蔓延生長。





03


破窗效應




犯罪學中有一個理論叫「破窗效應」,意思是如果環境中的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進行了一項實驗。




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一輛車的車牌拆掉,並打開頂棚,遺棄在紐約貧民社區的街頭,另一輛完好無損的停放在中產階層的社區。




不到10分鐘,有路人對停在貧民社區的那輛車進行偷竊,把電池、散熱器等值錢的東西拆下來帶走。再接著,有人刮花車身 、敲碎玻璃。3天之後,車子變成一堆廢鐵,連小孩都去糟蹋,而停在中產階層社區的那輛車一直完好無損。




是因為社區不同,人的素質不同嗎?







一周後,研究人員敲碎了另一輛車的玻璃,僅僅幾小時,車子便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如果有人砸爛了路邊的玻璃無人理睬,就會有更多的玻璃被砸爛。




如果有人在街道亂丟垃圾無人清理,就會有更多的垃圾堆積在那裡。




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別人都這麼干,我也可以干,反正我又不是第一個。」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藝術不也是如此?







第一個施暴的人,就是打破窗戶的那個人,而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並且愈演愈惡劣,直到挑戰最惡劣的底線。




馬斯洛說,思想史就是一部說人性壞話的歷史。




幾千年的文明教化,樹立了人的道德底線,可是,把人類退化成動物,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周圍的人都在作惡。


作惡沒有被制止。




紅衛兵批鬥「三反」,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盧安達種族大滅絕,無一不是如此。




04


一念成佛,一念魔




關於人性的實驗還有很多,著名的如「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和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在斯坦福監獄實驗中,研究人員挑選了一批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並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




第一天,風平浪靜。




第二天,無聊的囚犯們開始挑戰權威,撕掉自己囚服上的編號,並且取笑獄警,並由此發生了激烈的對抗。獄警脫光囚犯的衣服,沒收他們的枕頭被褥,半夜讓他們起來報數,甚至還對囚犯進行分化,服從管理的囚犯能夠得到一些特權。




第三天,一名囚犯因為精神壓力太大而歇斯底里地失聲痛哭,一個「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就這樣被另一群「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折磨得幾近崩潰,最後只能退出實驗。




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津巴多被監控屏幕中的畫面驚呆了,侮辱和暴力突破了他的容忍限度,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提前終止。







在實驗結束後,津巴多寫了一本書《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路西法曾經是上帝最寵愛的天使,但他卻舉起了反旗,最終被趕出天堂墮落成了魔鬼




書中詳細記錄了實驗中的種種細節,並結合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現象,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人的影響。





為什麼優秀的美國女兵會對伊拉克戰俘做出虐囚的性遊戲?




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




為什麼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和變本加厲?




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




人性的脆弱超乎你想像。




佛家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指的就是佛性和魔性同存人心,造就人性,而科學的解釋是善惡都存於基因。




所以不要考驗人性,不要效仿惡行。







道德的建立如蝸牛前行,惡的力量卻摧枯拉朽。




有人打爛了第一扇窗,就該有人站出來制止。




以理性和良知去擔當,大概是這個時代最有希望的事。




05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40年前,斯坦福大學進行的一項著名的研究——棉花糖實驗。




米切爾博士召集了數百名4歲的孩子,讓他們待在一個房間里,房間的桌上放著一塊棉花糖和餅乾。




她告訴小朋友:她會離開一會兒,桌上的零食可以吃掉。但如果等她回來的時候零食還在,就可以獲得雙倍的糖果和餅乾。




博士離開後,有些小孩一分鐘也等不及,就吃掉了零食。




有些則可以等上20分鐘,獲得雙倍獎勵。




實驗的有趣之處在於孩子們長大後的表現。




14年後,那些能夠等待獎勵的孩子,無論生活上還是學業上都更為成功。




棉花糖實驗得出了一個結論:成功和失敗,並不單靠聰明和努力,還需要自律。







英國詩人西格夫里·薩松代有一句經典詩句: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猛虎和薔薇是人性中的兩面。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沉睡著一隻猛虎,醒來時會肆意衝撞;但人生又像花園,會因清晨在一朵薔薇上留下的晨露變得溫柔恬靜。




猛虎代表人性的慾望,薔薇代表人性的善良。




心中若只有猛虎,難免被慾望驅使;若僅存薔薇,又少了自保的鋒芒。




進化心理學給我們的解釋是:

人性之惡,它存在的價值,是為了生存,因為遠古人生活在叢林時代,這是必要的,也是進化留給我們的本能。




只是,在文明社會,惡性的發生,又該如何去評判?







這要看當事人是不是有選擇的餘地。他是別無選擇,還是放縱慾望?




這個時代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必因為一些雜音而太過困擾,你唯一需要關心的,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




能和自己本能和諧共處的人,活得更通透,也會有更好的人生。




關於作者


緩緩君的文字


有溫度


有態度


也有深度


他很願意和你分享


他的想法


陪你一同成長


如果你願意


請長按圖片關注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番茄 的精彩文章:

只要內在美,才是真的膚淺好嗎?
林志玲:女人有一種力量叫向死而生!
《歡樂頌》:真想要兒女幸福,就不要逼著TA去相親

TAG:遇見番茄 |

您可能感興趣

把一個好人變成殺人犯,僅僅需要72分鐘,人性真的經不起試探嗎?
女人千萬不要做這4件事,去試探男人的心!
千萬別在深夜試探人性
狗主人在作死的邊緣瘋狂的試探,第一次見到還有這種特殊愛好!
千萬別在深夜試探人性:豆瓣9.5分真人秀,教會我認清生活的真相
一個離婚女人的痛苦教訓,女人千萬不要用離婚去試探一個男人的心
男人想背著你幹壞事了,就會對你有這3個試探
女人越是愛一個人,越會在聊天的時候用這兩個字去「試探」男人!
男人有沒有把你當「外人」,無需試探,細節騙不了人
試探男人的心,千萬不要蠢到用這三種方法!
不要去試探愛你的人,試探多一次,就多一些失去
女人,別再傻到用這三種方法,去試探男人的真心
女人試探一個男人的真心,只需要記住這句話就夠了
尤文兩個億試探曼聯,這不是我認識的老婦人,這他么是老富人吧!
男人頻繁用這3件事情來試探你,說明他心裡有了別的女人!
結婚之前,男人的這四種行為,往往是在試探你,你可千萬別上當!
女人想要試探你對她的感情,會有這5個表現
女人再作,也試探不了男人是否愛你
一個未婚女人的經歷,告訴所有單身女人不要用身體試探一個人的愛
千萬別在深夜試探人性:這9.5分神綜,刷新我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