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多動,要警惕!

寶寶多動,要警惕!

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所以常常表現出好動、有的時候甚至一刻都停不下來,這些大部分都是正常的。但有一部分寶寶的多動需要家長警惕,因為寶寶可能已經患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即通常所說的「多動症」。

多動症是什麼,有哪些表現和危害,該怎麼治療,與小兒多發性抽動症又有何區別?

多動症,兒童常見的以行為障礙為特徵的綜合症,其成因複雜,包括遺傳、環境與教育以及飲食等因素。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智商正常或者接近於正常。國內外調查發現其患病率為3%~7%,男女比為4~9:1。多動症一般都在學齡前期出現,但在9歲時最為突出,部分患兒成年後仍有癥狀,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其主要表現有:

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上課不專心聽講,做事沒有耐心,學習馬虎、粗心,丟三落四;正常的孩子雖然也會好奇、焦躁不安,但好奇心過了以後,會用心傾聽、觀察,即使在非常枯燥的環境中,也會按照老師或家長的要求來完成任務。但是多動症兒童多心煩意亂,不能進行完整性的活動。

多動(過度活動)

總是精力旺盛,一刻也安靜不下來,在凳子上坐不住、喜歡東張西望、做小動作,招惹同學、話多,喜歡插嘴、弄出雜訊。

容易衝動(甚至暴力)

情緒控制能力差,微小的刺激就可能引起勃然大怒,行為易失控;缺乏耐心,對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不能遵守紀律、規則,易與人發生衝突,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

危害:學習困難、成績較差;與家裡人和同學、朋友關係緊張

治療:如果發現孩子有疑似上述癥狀,應及時去正規醫院的兒童神經科、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診,及時診斷、治療,要明白這是一種疾病,光靠勸說或嚴加管教是毫無意義的。

其中,行為治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一般包括:正性強化法(鼓勵、獎勵)、消退法、暫時隔離法、示範法。

那麼作為家長你可以做些什麼呢?

1、給寶寶均衡飲食,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等。

2、培養孩子不同的興趣,把過多的精力引導發揮出來,並鍛煉其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同時不應讓孩子學習、做事的時間太長,以免引起疲勞、逆反。

3、培養孩子善始善終的習慣。孩子做事時,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擾的影響,因此,家長對孩子做事要多關心和指導,多點耐心,並加以肯定和表揚,鼓勵他堅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

4、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要及時有效的和孩子溝通,提高孩子的認識,讓他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幫助孩子逐步學會正確判斷和評價自己的行為;可以制訂一些簡單的規章制度,作為孩子的行為準則,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醫認為該病的主要病機為陰陽失衡,心肝脾腎功能失調。可以選擇針灸和湯藥治療。平時也可以在家做一些保健補腎疏肝的推拿,比如:按揉湧泉穴,搓摩脅肋等。

小兒多發性抽動症,又名抽動穢語綜合征,以刻板的、反覆的、不自主肌肉抽動或發聲性抽動為其主要表現,是一種兒童常見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多發生在5~10歲的男孩,表現為眨眼、擠眉、齜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軀體扭動、手臂搖動或踢腳、下肢抽動等,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多動症與抽動症經常相伴出現,被稱為共生病。共病患兒除具有抽動癥狀外,還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分神、性急易惹等特徵。但是,不管患有哪種疾病,都應該正規醫院就診、積極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生病一直好不了 醫生從寶寶肺中取出這個 怒斥家長
HOLD不住的旅行,如何讓一個三歲寶寶開口要學英語
圖說動物媽媽們給寶寶餵奶的哺乳期,有的長達8年之久
天上掉下浣熊寶寶,養大後調皮搗蛋萌到哭,這種好事中國咋沒有?
孕媽要注意了 這幾個狀況可能是寶寶在向你求救

TAG:寶寶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讓寶寶有聰明的大腦,0~1歲幫寶寶多動手指非常重要!學習收藏
寶寶多動,幹什麼事都不專註,怎麼辦?
寶寶多動症與常喝飲料有關嗎?
三歲前寶寶多動手真的能開發智力?趕緊看看這些手指小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