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臣太監如何稱呼皇帝,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皇帝是九五之尊,除了身份尊貴,稱號也比普通人要多。一般來說皇帝除了自己的名諱,還有廟號、年號、謚號等稱呼。有些朋友對這些稱呼不是很了解,我們就簡單地說下。
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廟號
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并祭祀。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
謚號
謚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謚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謚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謚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謚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謚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那清朝的大臣太監是怎麼稱呼皇帝呢?
「皇帝」這個稱呼不是誰都能叫的,皇后、嬪妃、大臣只能叫「皇上」,只有皇太后才能叫「皇帝」。一般的滿人大臣還會稱皇帝為「主子」,漢人大臣是絕對不能這樣稱呼的。還有一種叫法稱「爺」,比如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時,人們稱他們為「康熙爺」、「乾隆爺」。這些都是皇帝活著時候的稱呼,皇帝死後稱呼又不一樣。
剛剛駕崩的皇帝,一般稱為「大行皇帝」,因為還沒有廟號,有了廟號就稱呼廟號加謚號了。有人說了,謚號那麼長怎麼讀呢?其實當時的臣民只是讀其中的幾個字。例如,末代皇帝溥儀自己的著作《我的前半生》中提到;「看不起我,就看不起「文宗顯皇帝,穆宗毅皇帝,德宗景皇帝」。
可見當時稱呼去世的皇帝是用廟號加謚號的最後一個字。例如,光緒的廟號是德宗,謚號是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後世的子孫稱他為「德宗景皇帝」。皇后的稱謂也大抵如此,比如著名的慈禧太后,謚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宮中正式稱呼為「孝欽顯皇后」,其中的「顯」字取材自慈禧太后的丈夫咸豐的謚號: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一般就簡稱"顯皇帝"。


TAG:万俟小蟲讀歷史 |
※你也許知道茶聖,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茶神
※你可能不知道的貓
※沙僧的師父可能是誰?赤腳大仙不夠格,如來真武也不行?
※乾隆皇帝可能真的是漢人,姓陳而不姓愛新覺羅?
※劉亦菲可能真不是宋承憲喜歡的類型,看他瞄林志玲的眼神就知道了
※為什麼槍械都是黑色的,不說你可能都不知道真相
※你知道李鴻章,但你可能還不知道他的文學夢想
※榮耀V10你絕對不知道的隱藏功能,不看的話可能永遠不知道!
※冬天減肥的好處,你可能還真不知道?
※鏟屎官你知道嘛,如果不注意這些你的寵物可能永遠的遠離你
※你可能不知道的歷史真相二
※你可能還不知道,睡覺也能減肥?不信我教你!
※如果你不知道他的這些事情,他可能不是真的愛你!
※陳聖劉太平皇帝你可能沒聽說過,但斷袖之癖你一定知道,他們是同一個人
※不可能都是真的!
※你吃的東西可能正在「傷害」你,你卻不知道
※你知道嗎?不孕的原因可能是「心病」!
※為何在敘利亞被打下的戰機都是俄羅斯卻沒有美國的?真相不說你可能就不知道
※你可能不知道,大清朝的奴性有多重!
※孫悟空神通廣大,為何沒有老婆?真相你可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