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17省都督非要等在海外、遲遲不歸的孫中山來當總統?

為啥17省都督非要等在海外、遲遲不歸的孫中山來當總統?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武昌起義發生時,未來的兩個主角袁世凱和孫中山,都與這個事件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一個賦閑在家,一個遠在美國。可是這個與這兩個人都無關的事件,卻像啟動了一個連環機關,一環扣一環,最後非將這兩個人請出來才罷休。歷史深處【軍人時代】上一期我們回顧了武昌起義一直到清帝退位的袁世凱,我們這一期探究一下辛亥革命與孫中山,探究一下為何已經取得空前成功——17個省已經獨立,可所有的人都要請孫中山回國主持局面,並最終選舉孫中山為南京臨時政府的大總統。

圖1、油畫劉公島

甲午戰爭可以算是近代中國一個重要的分割點,在此之前,因為洋務運動,滿清統治下的中國有了復甦的跡象。但甲午一戰,不但讓這個虛幻的泡影化為灰燼,更一下子打掉了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的自信心。抵擋不過西洋各國的船堅炮利,居然連自家門前的那個彈丸小國也打不過。甲午之後,所有的中國人都在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未來中國的前途在哪裡?面對這樣的困局,所有的人都在尋找出路。清廷在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的指點下,開始構建自己的新式陸軍,於是有了袁世凱的小站練兵。積極尋求變革的光緒帝,在尋求變革的幾個局外人康有為、梁啟超等的指點下開始了激進的戊戌變法。而另一個年輕人卻選擇了完全不同的路,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現在的政權,這個年輕人就是孫中山。

圖2、孫中山

三條變革的路最終走向了三個不同的方向。袁世凱依靠著小站練兵的家底,一步步成為清廷的重臣;康有為等戊戌變法失敗後,就流亡海外,一直和清廷在唱著對台戲,在輿論上極盡所能給清廷當局者製造各種麻煩;孫中山則開始了他的反清起義,先認識了革命前輩香港人楊衢雲(1901年被清廷殺害),然後一起成立了興中會,後和黃興一起成立了同盟會,發動了一系列的反清起義和針對清廷中央地方高官的刺殺。

圖3、楊衢雲

革命這條路,一直就只有一面旗幟,而這個旗幟的引領者就是孫中山。不過這條路,在1911年之前,一直都不是主流。之所以不是主流,是因為清廷的當局者們已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主動尋求變革。從1902年慈禧迴鑾之後,在慈禧的主導下,開始了所謂的晚清新政。晚清新政將戊戌變法提到的一系列改革,一步步落到了實處,特別是清廷提出的所謂「預備立憲」,讓大清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將目光轉移了過去。

不過在慈禧開始推行政治改革之初,就意識到切換跑道,對一直採取中央集權的清廷來說幾乎是不可接受的。在官制改革啟動之初,慈禧反對廢除軍機處等機構,實質上已悄悄掐斷了政治改革繼續向前的可能。可是勢頭已經不可阻擋,在慈禧去世之後,在新任的攝政王載灃主導下,預備立憲再一次開始,各省成立咨議局,謀求革新的大清上上下下都為可能有的「立憲」未來心動不已。回看那段時間的大記事,各種請願、集會、新政不斷,全國上下都圍著立憲轉的起勁。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期望清廷能自己將權利順順利利交到內閣、交到議會、交到地方的期望,一開始就是水中月鏡中花,等到1911年5月皇族內閣出爐的時候,全國一片嘩然。

圖4、皇族內閣

於是,所有的目光全轉移到之前一直不被重視,被認為是搗亂鬼的革命之路上來了。而就在此時,清廷下招將鐵路收歸國有,如果單從鐵路建設上看,這絕對是清廷負責人的政策,可是涉及到各地民眾士紳們的集資,事情很快轉變為一場轟轟烈烈遍及全國的官民對抗運動。

先看一下在清皇族內閣出爐、保路運動發生之前,同盟會投入最大的黃花崗起義的結果;再看一下,同盟會組織混亂,都沒怎麼投入的武昌起義的結果。可以看到皇族內閣和保路運動這兩個事件,對大清政治權威的打擊。

既然寄希望於清廷的改變是枉然,那就只有革命一條路可走,而革命這條路上一直只有一個孤獨的獨行者孫中山和他的同盟會。不過武昌起義一聲炮響,所有的人都跑到這條跑道上來了。而跑過來的人帶頭的是兩批人,一批是清廷訓練的新軍以及他們的長官,一批是清廷設立的咨議局以及在咨議局活躍著的各地鄉紳們。

慌忙切換跑到的這些人只知道要革命,可革了命之後怎麼辦?大家都沒想,即使想了也想不明白,那怎麼辦?回頭一想,不是早就有一位一直在倡導革命,倡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嗎?那趕快把他請回來, 讓他來主持大局,讓他來帶領我們一起去反抗清廷,告訴清廷我們想要什麼。

於是就發生了10月12日,武漢軍政府剛成立,都督黎元洪就致電黃興、宋教仁讓他們速速請孫中山回國主持政局。之後, 14日,江蘇都督程德全通電全國各省都督,恭請孫中山迅速回國組織臨時政府;15日,各省督軍代表在上海聯合會電在倫敦的孫中山,敦請他迅速回國組建臨時政府。

圖5、同盟會合影

對於同盟會而言,孫中山的作用是募款。同盟會從1906年開始發動的一系列起義、刺殺都是需要經費支持的,而孫中山在海外主要的工作就是募款,他出色的演講天分幫助了他不少。武昌起義發生之前,孫中山便一直都在募款。在聽說武昌起義成功,了解到黎元洪邀請自己回國,孫中山沒有直接回國,而是直奔當時世界第一大國——日不落帝國英國而去。經歷的太多失敗的孫中山恐怕在那時還不相信,辛亥革命真的能成功。即使要成功,能夠在湖北這樣的省份站住腳,有國際社會的承認必不可少。他那段時間在海外活動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尋求國際大財團的貸款,另外就是尋求英法美的政治上的支持。

不過等到11月12日的時候,國內局勢的發展已經到了,即使沒有國際支持,清廷也沒辦法的地步了。當17省聯名邀請孫中山回去的時候,孫下定了回國的決心。於是從法國馬賽出發,一直到12月25日才抵達上海。

如果孫中山不是革命獨一的金字招牌,這麼長的時間,早有人出來將他替代掉了。可我們沒看到有一個人試圖出來取代他位置的,一直都在耐心的等他回來。在那個時間點,孫中山是集結在民國政府旗下的督軍們唯一的指望。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這一期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看辛亥革命發生後忽然冒出來的各省督軍們。

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和您一起解讀近代中國的軍人政客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深處 的精彩文章:

辛亥革命17個省的都督們,為啥非要請海外的孫中山回來當總統?
史上最專橫外戚,竟因小皇帝的一句戲言而將皇帝毒殺
細看你說不知道的歷史:從武昌起義到溥儀遜位

TAG:歷史深處 |

您可能感興趣

孫中山的後人,今天都在幹什麼?
宋慶齡為什麼沒有與孫中山合葬?
宋慶齡為何沒有和孫中山合葬在一起?原因很無奈
誰是孫中山的日本妻子?比宋慶齡更美,16歲嫁給孫中山
孫中山眼中最適合當首都的城市?不是北京、南京,而是它!
宋慶齡為什麼嫁給大她幾十歲的孫中山,竟然與愛情無關
宋慶齡和孫中山結婚後,宋父為什麼要給孫中山下跪磕頭?都不敢信
孫中山為什麼不願在南京建都?他理想中的首都又在何方
宋慶齡為了孫中山,半夜跑去日本,孫文:能娶到她,我死而無憾!
孫中山的後人今何在?大多都定居在國外,卻經常會給中國捐錢
宋慶齡為什麼沒與孫中山合葬中山陵?今天算長見識了
還記得中山忍嗎?44歲依舊美麗動人,至今未嫁只為在等李連杰?
宋慶齡為什麼嫁給大她幾十歲的孫中山?竟然與愛情無關!
宋慶齡去世後,為啥不願和孫中山合葬?只因宋家有個特殊的規定
孫中山,魯迅等等為什麼都是東渡日本?
宋慶齡去世後,為何沒和孫中山合葬於中山陵?背後原因讓人落淚
孫中山的後代都去了哪?雖然大多定居國外,但並沒有忘了中國!
孫中山讚頌洪秀全:因為不了解,所以才崇拜
揭秘:為什麼宋慶齡沒有跟孫中山合葬中山陵!
宋慶齡死後為何與保姆葬在一處,卻不和孫中山合葬?源於她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