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一年讀完一百本書

一年讀完一百本書

你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多嗎?過去每年我大概讀5本書——度假時讀上一兩本,床頭柜上還擺著幾本睡前讀物,一般要花上幾個月才能慢慢啃完一本。

不過,去年我讀了50本書,把自己嚇了一跳。按照這個節奏,今年或許我能讀100本。我從未像現在這樣感到充滿創造力和樂趣,感到自己逐漸成為更有趣的人、更好的父親、更多產的作家,而閱讀量激增正是帶來這些改變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如果你也想增加閱讀量,我有幾條建議如下。

確保專註的閱讀環境

199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等人做了著名的「巧克力餅乾和小蘿蔔」實驗:將3小時不曾進食的受試者分為3組,第一組拿到了餅乾和蘿蔔,但只允許吃蘿蔔;第二組也有餅乾和蘿蔔,並且想怎麼吃就怎麼吃;第三組什麼食物也沒有。這3組人都需要解決一道事實上無解的難題。不出意料,第一組最早放棄,因為他們光是抗拒餅乾的誘惑就耗盡了意志力。

這和閱讀有關嗎?有。你的電視機就和巧克力餅乾一樣,以無數的有趣節目誘惑著你,削弱你翻開書頁的意志力。

去年,我和妻子將家裡唯一的電視機打進冷宮,然後在前門邊裝了個書架。每天我們看到這個書架幾十次,每一次走過它都提醒我們還有書可讀。而電視機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地下室里,除非連續劇《紙牌屋》要播新的一季。

「承諾」閱讀

全球知名的說服術與影響力研究權威、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曾在書中分享一項研究:賭馬時,當馬開始撒蹄狂奔,下注者對自己押注的那匹馬立刻信心爆棚,遠比下注前更有信心。西奧迪尼指出,「承諾」是六大社會影響力因素之一,我們不妨把閱讀想像成賽馬,在社交媒體上定好閱讀目標,交些書友,每讀完一本書就更新主頁,或把簡評發進朋友圈。我每個月都發讀書簡評給書友,這點子是從暢銷書作者賴安·霍利迪那兒「偷」來的。

參考優質書單

美國出版業每年推出超過5萬種書,但你能在一周里讀完1000本嗎?為了挑出好書,我們得借用一些篩選機制,比如亞馬遜書評。我喜歡參考獨立書店店員推薦的書,還有一些合口味的私人書單,比如比爾·蓋茨、獨立音樂銷售網站CDBaby創始人德雷克·西弗斯、暢銷書作家蒂姆·費里斯的書單。

放棄「爛書」

讀不完一本書與不讀完一本書並非一碼事,前者令人沮喪,後者則不會。與其強迫自己痛苦地讀完,你不如這樣想:「這本書亂七八糟,我要把它丟掉,將時間留給下一本好書。」

讀完每本書的背後,我都放棄了三四本書。掏錢購買之前,我會使用「前5頁測試法」來查看此書的基調、節奏與風格是否合胃口,如果沒讀完前5頁就停下來,意味著這本書可以被放棄了。

讓藏書流動起來

過去許多年來,我的書架是靜態的,還用花瓶裝點出幾分藝術氣息,如今則被我視為動態的活物:它永遠在變化,上面的書進進出出。今天我放上來自二手店或網店的5本,明天取走三四本贈給友人或流動圖書館,要麼就乾脆賣掉。我的書總在流動,我讀得越來越多了。

讀紙質書

你或許會問,為什麼我寧可耗費時間和精力把書搬進搬出,也不用移動設備讀電子書?答案是,在這個影視劇、書籍甚至相冊統統電子化的時代,家裡真實存在一些紙質書令我踏實。如果你想以深閱讀提升自我,手捧紙質書是更好的選擇。

將「碎片」拼湊起來

好友講過一個令我震撼的故事。當斯蒂芬·金建議人們每天花5小時閱讀時,這位好友覺得他在胡扯:「誰能做到?」但是多年後的一天,他帶著女友在緬因州一家電影院外排隊時,你猜他看到前面站著誰?斯蒂芬·金。整個等待期間他都把頭埋在書里,直到放映廳的燈光暗下來還在讀個不停。而當電影放完,燈光亮起來,朋友看到他又拿起書開始讀,直到離場。

我沒有去向斯蒂芬·金求證這個故事,但我認為它表達了重要的觀念:你確實有大把時間可以用作閱讀,只需要將大把的時間「碎片」拼湊起來,就是可觀的閱讀長度。某種程度上,這如同「日行萬步」健身法——你逛了逛超市,在家裡攆著調皮的孩子四處跑,看看計步器,忽然發現自己已走了1萬步。

過去每年只讀5本書時,我是如何閱讀的?趁著休假,或者在長途飛機上,我想著「終於有一整段時間了,最好看點兒書」。而現在我在什麼時候看書呢?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這兒讀幾頁,那兒讀幾頁,包里永遠有一本書。早上,大腦處於活躍的學習狀態,我讀非虛構類作品;睡前,心靈需要鑽進遠離塵囂的空間,這時我讀小說。每一塊時間的碎片都意味著可以讀幾頁書,將它們拼湊起來,我就有了可觀的閱讀量。

祝你閱讀愉快。

作者介紹:尼爾·帕斯理查,加拿大作家,著有暢銷書《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費的》,其TED演講被評為最令人鼓舞的演講之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文學大家讀 的精彩文章: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芳香
里爾克給年輕人的十個建議
張小嫻錦句集:每段愛情,都是一個自我延伸的故事
莫言:一生很短,來不及去等待
他若愛你,你在哪裡,他就在哪裡

TAG:經典文學大家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一月看完的兩本書
一年看完了70本書後,她認為這幾本書最值得讀
一本書,一個人
五月過半,你讀完一本書了嗎?
如果一生只能讀一本書,我會讀《萬曆十五年》
一本書讀完羅馬城三千年的歲月
綰綰|一個人,一本書,一盞茶
一句話讀懂過去一年最重要的50本書
每看完這一本書,就有一個「碼農」消失
每天靜讀一本書
一本書 一杯茶 一知已 一輩子
《資本的秘密》——每天十分鐘,讀完一本書
這本書讀了三遍
她是「閨蜜干政」第一人,寫下一本書竟壓迫了中國女子兩千年
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一本書,一杯茶,一個下午
一本書 一份愛
一起學經典,每月一本書
讀一本書,戀一座城,愛一個人
你上一次完整讀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