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據洪流時代,英特爾的優勢和劣勢

數據洪流時代,英特爾的優勢和劣勢

英特爾高管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無人駕駛、5G、虛擬現實等領域的興起,全球正在進入數據洪流時代,其希望依靠在這個時代憑藉創新獲得發展的機會,在這個時代英特爾又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

英特爾轉身布局未來

目前PC晶元業務收入依然是英特爾的主要收入來源,不過早在三年多前,它就開始進行業務重組,將重心從PC上轉移到人工智慧、無人駕駛、5G、虛擬現實等領域,這幾年更是通過幾筆大手筆如收購FPGA廠商altera、Mobileye等加速轉型。

在人工智慧方面,英特爾希望依靠它所擁有的強大伺服器晶元業務,通過收購的altera來開發定製化的晶元滿足各行業對人工智慧晶元的特殊需求,其收購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Nervana開發的 Engine晶元在深度學習訓練方面優於傳統 GPU 的能耗和性能優勢,集合各自的優勢開發出個Nervana產品組合希望在人工智慧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

對於無人駕駛領域,其通過收購Mobileye迅速切入,Mobileye在視覺的計算機輔助駕駛技術擁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幫助司機躲避路面障礙以及其它車輛,與寶馬、德爾福等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有合作關係,積累了相當多豐富的經驗。

在5G技術研發方面,英特爾也開始迅速跟進,其是目前全球三家可以提供支持1Gpbs下行基帶的企業,其也在CES2017上發布了自己的5G基帶,當前正積极參与全球5G標準制定,預計在全球5G商用的時候推出可以正式商用的基帶,其希望將其基帶技術與伺服器、自動駕駛等業務相結合,在物聯網領域有所作為。

此前,PC業務提供了英特爾營收的三分之二,而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包括物聯網、數據中心、遊戲、車聯網和無人機在內的業務提供的收入已佔英特爾整體收入的一半左右,在增速方面新興業務更是遠超過傳統的PC業務,其CEO科再奇在一季度財報發布後曾預計該部分業務今年的規模將達到300億美元,佔整體營收的比例將達到六成。

英特爾的劣勢

英特爾在伺服器晶元市場依然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佔有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因此其希望依託該業務發展新興業務確實是符合其實際的,不過該領域眾多巨頭都在竭力進入。ARM已壟斷了移動市場,在PC市場也已取得突破,其正積極進入伺服器晶元市場,高通和AMD都開發出了ARM架構的伺服器晶元,中國技術實力最強的手機晶元企業華為也是全球第三大伺服器企業其旗下的海思已基於ARM授權開發出了自主伺服器晶元架構。

全球幾大互聯網巨頭谷歌、亞馬遜、百度等都希望引入Intel以外的晶元以降低成本,谷歌和亞馬遜一直都在傳聞引入或開發ARM架構伺服器晶元,百度早在多年前已採用Marvell提供的ARM架構晶元搭建數據中心,從晶元到伺服器供應商再到互聯網企業都在意圖擺脫Intel對伺服器晶元領域的壟斷,英特爾賴以發展其他業務基礎--伺服器晶元業務的優勢還能保持多久呢?

在人工智慧領域,其實GPU企業NVIDIA當前更佔優勢,當下全球多數的深度學習機器多採用NVIDIA的GPU,Intel也認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弱勢因此收購altera,而近期也傳它正希望與NVIDIA在GPU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AMD打成合作獲得GPU授權,當然這領域也不只有英特爾和NVIDIA等晶元企業玩家,谷歌當前備受關注的AlphaGo其採用的就是自己開發的TPU而非這兩家晶元企業的晶元,英特爾的這些努力能否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它希望的成果並不樂觀。

英特爾在GPU領域的弱勢也影響到了它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的發展,這兩個領域對圖像處理能力要求極高,擁有GPU性能優勢的NVIDIA已在該領域佔據優勢。在移動市場,英特爾則因為其晶元功耗過高而最終宣布停產其面向該市場研發的ATOM處理器,而在移動VR市場佔據優勢的是高通的GPU,ARM也推出了針對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研發的GPU。

英特爾收購Mobileye據說是因為受到手機晶元老大高通收購恩智浦影響,Mobileye雖然在自動駕駛市場擁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其在去年7月之前是特斯拉Autopilot駕駛輔助系統的供應商,而在幾起特斯拉Autopilot事故後便中斷合作,這樣的情況下不免讓人思考Mobileye所擁有的技術是否真的能幫助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打開局面呢?

英特爾的5G基帶技術已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但是這僅僅是基帶,它恰恰缺乏的是將基帶與處理器整合的能力,而其處理器由於功耗過高不適宜用於移動市場產品,當然也不太適合新興領域的眾多產品。其實這也影響到了它布局的眾多領域,各個領域都有一定優勢,但是在將這些具有優勢的產品進行整合方面面臨著各種問題。

英特爾看到了數據洪流時代的機會,這體現了它對未來所擁有的戰略眼光,但是它能否在這些領域佔據優勢搶到機會存在一定的疑問,正如它早就在移動市場布局但是最終它卻在該領域徹底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三星開啟中國智能手機和用戶體驗新紀元
小米max2沒用驍龍660是因被OPPO截胡?
聯發科聚焦中低端市場是迫於現實的無奈

TAG:柏銘 |

您可能感興趣

強勁基因,澎湃能量:英特爾看準「數據中心時代」
三星、英特爾、台積電的晶體管之爭,誰最具優勢?
追風的英特爾,「領跑」的酷睿
「追風」的英特爾,「領跑」的酷睿
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來襲,核顯採用新技術,性能更強勢
數據中心新品發布:數據驅動世界,英特爾驅動數據
電競風靡寰宇的時代 英特爾背後助力了多少?
特斯拉大屏背後的巨人:英特爾
英特爾十代酷睿綜合性能暴增40%,但英特爾還是輸在了時間上
英特爾八代酷睿,讓教育的智能化個性化成為可能
讓數據保持「熱度」的英特爾傲騰
三星、東芝、英特爾形成三足鼎力之勢,搶佔下一波數據中心商機!
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競爭優勢是什麼?BATJ有個共同的觀點
英特爾孫納頤:以數據為中心,以創新領時代
英特爾發布9代酷睿標壓處理器,性能高漲
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發布,目標不是台式機,擁有多項特性
繼東芝、英特爾之後,金士頓、浦科特、惠普、雷克沙等再來一波新產品
蓄勢待發,基於英特爾傲騰技術的持久內存將為數據中心提供加速服務
英特爾推出多款數據中心產品:繼續提供差異化選項
英特爾八代酷睿和AMD猛烈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