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老茶客都在等它!台西礦具輪珠售完就下架
點擊視頻觀看
要想把茶泡好,「器」是很重要的,泡茶講究三分技術七分器,器起到了一個提升茶氣的作用。
徐昇 潤砂堂 堂主
「我個人是把器看的比較重的。」
泡茶的第一件事,永遠都是要為茶找一個適合它的泡茶器。紫砂壺,是讓茶葉與水結合,釋放與安頓靈魂的第一所在,令茶的風骨精魂不散。
徐昇老師熱於搜尋老器,再將這些尋來的經典老器重新設計、研究,與自己的團隊開發出更適宜現代茶人使用的精良茶器。
具輪珠
在2008年時,徐老師在一個台灣玩壺的老前輩那上手了一隻晚清時期輸日,後而有幸流回國內的具輪珠。它協調的比例,以及沉穩的神韻,初見動心的徐老師,就打起了它的主意,定是要再創一款泡茶利器。
「具輪珠」是從日本東瀛對小紫砂壺的特殊音譯,它的種類繁多,樣式各異,但器型多偏向於小品,線條簡潔,出水爽利,古拙耐品。
這款取材於晚清時期的具輪珠,在創作始終,自本是茶饕的徐老師又將茶圈裡玩壺痴茶的茶人、茶藝師訪了個遍,將傳統器型不斷優化,可以說這把壺正如徐老師所說,「是為泡茶而生的」。
出水快速,盡顯茶之本味
GIF/742K
茶之本味是茶人所求,能將茶的本初滋味淋漓展現,留住茶魂的紫砂壺難覓難尋。從茶藝高人那取得的經驗是:流口粗短的紫砂壺出湯更快,更能把茶盡情的表現出來。
清代時候紫砂壺多為獨孔,出水會比較迅猛。徐老師保留了原壺的這一特徵,保證了出湯速度,更按照行內製壺高手標準製作,連明針的修工、蓋上氣孔這些微乎其微的細節之處,都盡顯匠心與氣度。
「拙而密、朴而雅」的精工細作,使其較老器更為細巧,粗中帶細,拙中帶精,更為耐看,更為耐品。
台西礦·底槽青
黃龍山台西礦
台西礦,在玩壺人心中是地位比較高的礦料。它出產於黃龍山台西礦區,2004年時當地政府為保護資源就已經封礦了,所以現在市面上留存的台西礦甚是少有。
礦料乃是不可再生資源,可以說是用一塊少一塊。
這批不可辜負的2002年底槽青是徐老師家裡存著的寶貝,這批深挖於地下180米的礦料與地表風化的片狀礦不同,它色澤深紫,自然瑩潤,整體緊結呈牛肉狀,品質上乘,製成之壺不同凡物。
原礦紫泥料
底槽青屬紫泥範疇中比較好的泥料,適茶性寬泛。這批地道的泥料在燒成壺後泛有細膩光感,其間如星辰的繁點,正是原礦中礦物質含量豐富的表現。
經過後期泡養,泥料變化快、變化大,把玩間呈現出瑩潤的皂膩感,撫摸如玉。
選壺
按照傳統制壺老藝人傳授挑壺方法的來細心篩選的,這批成品在徐老師的挑剔掃描下,只挑出了幾十來個他眼中的精品。
無論是形態比例,「三點一線」,口蓋間的通轉度,還是氣孔、修工這些微小細節,徐老師都一個個親手篩剔,哪怕是再細小的爆沙點、鐵質點,也不放過。
此壺在潤砂堂正式亮相前,幾位行業內的大佬一看就拿走了幾個,好在已經被茶香記「截獲」。泥料緊缺,且出窯周期長,難得遇上的好壺,可不要辜負了。
關注茶香記訂閱號
每天中午12點更新精彩原創視頻
內容涉及茶道、香道、花道、人文、藝術
讓生活更有樂趣
底槽青紫泥具輪珠,專為泡茶而生~


※最低調的明星:穿地攤貨,茶市場砍價,吃10幾元的快餐
※8種常見茶的功效及禁忌,值得一看!
※經常坐辦公室發胖太可怕?多喝這些茶,體重悄悄變成兩位數
※真實的葉問:閑暇時常以飲茶麻將為樂
※因為這些,千萬別喝茶了!
TAG:茶 |
※口碑好物:經典具輪珠+90年代老段泥!
※老玩家請進!這款具輪珠,99%的人沒見過
※仿古與具輪珠的完美融合
※壺型解說,如何探討巨輪珠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