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首次發射火箭進入太空 但入軌失敗
中新網報道,5月25日,紐西蘭發射了該國歷史上首枚運載火箭。據悉,這枚火箭由總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火箭實驗室」公司研製,試飛中,火箭成功飛出大氣層,但未能按計劃進入軌道。「火箭實驗室」公司稱將在今年底開始接受衛星發射訂單,他們的小型運載火箭從紐西蘭發射可將150公斤的衛星送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每次發射成本只需490萬美元。
「電子」火箭升空
「電子」火箭開創了紐西蘭太空工業的歷史
據美國航天局新聞網報道,該公司紐西蘭籍創始人彼得·貝克表示:「這是一次偉大的飛行。第一級燃燒很好,分離也沒問題,第二級點火成功,分離也沒有問題。但我們沒能進入軌道,我們將會調查原因。但不論如何,在我們第一次發射就成功進入太空已經給了我們進軍商業市場的優勢,我們將會開始為用戶提供發射,為他們打開進入太空的大門。」
「火箭實驗室」公司承諾將可向用戶提供「輕型、廉價的商業火箭發射服務」,該公司網站表示每次發射只需490萬美元。
「電子」火箭升空遠景
「電子」火箭箭體上有紐西蘭和美國的國旗標誌
「火箭實驗室」公司的火箭是該公司自行研製的「電子」火箭(Electron)。該火箭長17米,直徑1.2米,發射重量10.5噸,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載荷150-225公斤。這個數據相當令人吃驚,其載荷重量比超過大多數市場上的小型運載火箭。
該火箭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這主要體現在其發動機上。這種發動機使用煤油燃料,液氧氧化劑,採用了「電驅動循環」,即通過一個電泵來驅動增壓泵,將燃料和氧化劑擠入燃燒室。每台火箭發動機安裝一個37千瓦的電泵,泵轉速可達4萬轉每分鐘,火箭第一級使用9台發動機共需要1兆瓦的電力供應。驅動發動機所需的電力來自於電池,「火箭實驗室」公司選用了鋰聚合物電池來提供電力。發動機真空推力22千牛,水平面推力18千牛。
"電子」火箭和「火箭實驗室」公司創始人彼得·貝克,這種火箭很適合商業航天發射
這種循環方式實際上相當於一種閉式循環,燃料利用率可以從傳統的燃氣發生器循環的50%提升到95%,與現代化大型運載火箭和洲際導彈使用的閉式循環發動機效率相似,因此這種小型火箭的性能才會如此驚人。此外,「電子」火箭發動機的主要構件,例如噴嘴、燃料管等關鍵零件採用了激光增材製造技術,這也可以大大降低這些複雜零部件的製造廢品率,達到降低總成本的目的。
總的來說,「電子」火箭一種很先進的廉價小型運載火箭,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和創新水平,堪稱小型商業火箭的典範。
不過,「電子」火箭的電動循環也有其問題,就是這種火箭循環方式很難做大,因為隨著發動機尺寸增大,燃燒室內的壓力提高,電泵難以提供足夠的壓力。不過對於小型火箭來說,這個問題並不嚴重。
國內有媒體稱這是「世界首枚電池驅動3D列印火箭」是不嚴謹的說法,雖然這種火箭確實運用了電池和3D列印技術,但總體來說,它依然是一枚傳統的化學燃料火箭,而不是電火箭,而採用3D列印技術的,其實只是發動機部分零件。該火箭的箭體是使用碳纖維纏繞製造的。
【 猜你想讀】
▼


※權威比拼:四大衛星導航系統負責人披露導航精度及未來規劃
※智途北斗——雷科防務發布北斗高精度輔助駕駛系統
TAG:衛星與網路 |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在即,跑車將入太空
※走出發射失敗陰影 俄羅斯成功的將一顆軍用衛星送入太空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在即,跑車將入太空!
※姐夫的火箭成功發射,將在近兩年送首批遊客進入太空!
※現役最強火箭發射成功 把跑車送上太空
※紐西蘭發射火箭成功入軌,是太空俱樂部第12個成員嗎?
※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衛星成太空垃圾
※特斯拉進入太空堪稱壯舉,其實我國早就有車進入了太空
※未來會停止使用火箭進入太空嗎?
※海爾冰箱進入「太空時代」:海爾將第5次入太空
※世界最大火箭發射,將跑車送入太空,美國人真的瘋了?
※中國民營太空探索再次發射火箭 這次發射場讓很多人沒想到
※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馬斯克將特斯拉電動跑車帶入太空的夢想已實現
※全球首個太空機器人即將進入太空
※特斯拉成為第一輛進入太空的跑車,飛向「星空」離不開這些「黑科技」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無盡之門」基因登入太空
※屋漏偏逢連陰雨?聯盟號發射失敗,宇航員沒法進入太空好尷尬
※美國向太空發射了一枚導彈
※震驚!現役運力最強火箭成功將一輛紅色跑車送入太空!
※SpaceX成功發射獵鷹重型火箭 特斯拉跑車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