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為何無法統一 | 地球知識局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ID:diqiuzhishiju
本文為我局的第
180
篇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南斯拉夫
的故事文字:Qiao | 製圖、編輯:孫綠
很多中國人的記憶中都保留著南斯拉夫戰爭老電影的痕迹,最有名的莫過於圖下的這兩部,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
新中國成立後,南斯拉夫立即表示承認新中國並願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但當時南斯拉夫與蘇聯處於交惡時期,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決定拒絕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的友好邀請,加入了斯大林陣營。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
▼
直到
1954年十月
赫魯曉夫、阿納斯塔斯·霍夫漢內斯·米高揚(Anastas Mikoyan)與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Nikolai Bulganin)訪華,並建議中國與南斯拉夫打開外交渠道
,中南兩國間多年外交對話的缺失這才得以終結。建交後,中國便引進了一批南斯拉夫電影,但還未成為主流。
前南斯拉夫在歐洲
▼
直到1977年南領導人
鐵托訪華
,中國領導人選出這兩部南斯拉夫電影在中國公映,它們被載入電影史冊。其不僅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首次向大眾公映的外國影片,同時也是觀看人數最多的兩部影片。大多數被引進的南斯拉夫電影的主題都是
南斯拉夫共產黨游擊隊和其反法西斯鬥爭故事,
南斯拉夫電影的成熟的敘事方式,以及其對正反面人物公平公正的細膩刻畫都深深吸引了中國觀眾,其中一些經典台詞和歌曲更是永遠留在觀眾腦中。
前南斯拉夫——前南八聯邦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伏伊伏丁那、塞爾維亞、科索沃、馬其頓
▼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讓七十年代還懵懵懂懂中國人永遠記住了薩拉熱窩這個城市,電影中游擊隊的接頭暗號「大地在顫抖,彷彿空氣在燃燒,暴風雨要來了」,以及德軍司令官在影片結尾離開薩拉熱窩時的台詞常被觀眾們掛在嘴邊。
再例如《橋》中游擊隊戰士們吟唱的歌曲《啊,朋友》,這其實是一首義大利民歌,名為《Ciao Bella》,其直譯意為「再見,姑娘」,而然因為這部電影為中國觀眾所熟知,一度被誤認為是南斯拉夫民歌。
勇敢的薩拉熱窩公民們
▼
瓦爾特時期的薩拉熱窩
▼
追溯歷史,說到「南斯拉夫」一詞
歷史上其實存在過
四個南斯拉夫。
第一個南斯拉夫:崛起
「南斯拉夫」意為
「南部斯拉夫人的土地」
,公元7世紀,斯拉夫人逐漸南遷至這片土地上,隨後又形成了不同的小民族。南斯拉夫特殊的地理位置,即
被夾西歐各國與東邊俄羅斯中間
,決定了其坎坷多舛的命運。
三大斯拉夫
▼
歷史上南斯拉夫所在的區域
一直被不同的帝國瓜分統治
,使它的民族和宗教多元化、甚至碎片化。民族和宗教各不相同的人們生活在一起,必定會有融合,也會有摩擦。當20世紀初民族主義在巴爾幹
覺醒後,激烈的種族衝突
已經不可避免。
現在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諸國:
塞爾維亞、黑山、波黑、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科索沃)
▼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
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
,這使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聲槍響
▼
一戰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黑的南斯拉夫人擺脫了奧匈帝國的統治,同塞爾維亞一道建立了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
後改名為
南斯拉夫王國
,其旗幟採用藍紅白三色為底色。
這一統一一旦成功,新生的南斯拉夫王國可能成為一戰後最大的贏家!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
▼
然而當時西邊的
義大利對達爾馬提亞地區和阿爾巴尼亞
垂涎已久,保加利亞控制著馬其頓,匈牙利則侵佔了部分克羅埃西亞地區。列強環繞,巴爾幹國家面積小,異常脆弱,為抵禦強大的鄰國保衛自己的土地,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
聯合起來
。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
在該國的宣言國會廣場
盧布爾雅那,1918年10月29日
▼
然而他們的友誼並沒有持續太久,塞爾維亞人將自己的國王
亞歷山大一世
推上寶座,剛剛擺脫了奧匈帝國統治的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
發現自己又成為另一個異族國王的屬民,這也讓他們擁有民主國家的幻想破滅,於是紛紛奮起反抗復辟王朝並成立了自己的政黨。
亞歷山大一世
▼
其中,影響最大的要屬
克羅埃西亞的農民黨
,其領袖斯捷潘·拉迪奇
(Stjepan Radi?)一直致力於將南斯拉夫改變為一個三個民族共存的民主聯邦制國家,他堅持共和制
綱領,並不斷向各種國際會議發出備忘錄,要求讓克羅埃西亞人民享有自治權,擺脫「大塞爾維亞沙文主義」
的壓迫。
捷潘·拉迪奇
▼
1928年6月20日,斯捷潘·拉迪奇率領克羅埃西亞農民黨成員前往貝爾格萊德參加國民議會,大塞爾維亞沙文主義者
普尼沙·拉契奇
(Puni?a Ra?i?)在國民議會開會的時候公然掏出手槍,朝在場的農民黨議員連續開火,致使兩人當場被打死,拉迪奇也身受重傷
,8月8日不治身亡。這場血腥的刺殺為後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一系列激烈的民族衝突埋下了伏筆。
遇刺現場
▼
經濟的蕭條使時局更加動蕩,不久二戰爆發,德軍轟炸並佔領了貝爾格萊德,軸心國和其僕從國分瓜了南斯拉夫王國。
歷史不斷輪迴,這次輪到了克羅埃西亞人壓迫其他民族。
被建立自己國家的想法沖昏了頭的克羅埃西亞人,建立起了親法西斯政權,吞併了波黑的大部分土地。
多瑙河畔的貝爾格萊德
▼
克羅埃西亞法西斯組織
烏斯塔沙
(Usta?e)更是在境內建立起了集中營,大量迫害塞爾維亞人、吉普賽人和共產黨員,近代巴爾幹的血腥歷史從此拉開序幕。與此同時,鐵托帶領著南斯拉夫的共產黨游擊隊艱苦反抗,最終取得了勝利。
被迫害的塞爾維亞人
▼
第二個南斯拉夫:鐵托
第二個南斯拉夫是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1945-1980),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
社會主義聯邦南斯拉夫。
希望網友給我重做一個好點的形象
▼
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再一次被這位睿智的領導人團結在了一起。具有政治遠見的鐵托在執政期間,
不願意南斯拉夫淪落為蘇聯的衛星國,一方面與斯大林周旋,另一方面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合作。
這個時期的南斯拉夫,對外要面對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對內要應付國內各種民族主義,但鐵托在其中找到了某種平衡,帶領南斯拉夫走進了它的黃金時期。
兩大陣營之間的南斯拉夫
▼
在
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幫助下
,同時由於南斯拉夫並沒有恪守共產主義的教條,允許私營企業和農業的存在和發展,南斯拉夫的經濟蓬勃發展,
貨架上的產品琳琅滿目,人民生活富足,精神文化方面也相當自由,西方的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
1971年,鐵托夫婦與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夫婦會於白宮
▼
直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台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
外交方面,鐵托領導了
「不結盟運動」
,對其他在美蘇兩大國之間夾縫求生的第三世界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內方面,鐵托實行
「兄弟情和統一」
(Brotherhood and Unity)的民族政策,這先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的政治標語,在戰爭結束後,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政府將其列入南共憲法並宣傳此口號,視其為民族政策
的核心理念,呼籲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扶持。
南斯拉夫一方面
打擊各種民族沙文組織
,一方面為了壓制占絕大多數的塞爾維亞族人,鐵托賦予兩個塞爾維亞境內的行省自治權——伏伊伏丁那(Vojvodina)和科索沃(Kosovo)。
鐵托超高的政治手腕和冷戰時的特殊時局使南斯拉夫
第一次沒有因為「被夾在大國之間」而成為政治鬥爭和戰爭的犧牲品,
反而幫助這個巴爾幹國家贏得了35年難得的發展機遇。
伏伊伏丁那與科索沃
▼
第三個南斯拉夫:分裂
第三個時期的南斯拉夫是鐵托死後的社會主義南斯拉夫(1980-1991)
。
1980年5月4日鐵托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逝世,享年88歲,載有鐵托遺體的轉列火車在環列了
南斯拉夫六個地區
後回到貝爾格萊德舉行了葬禮。鐵托的去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南斯拉夫的未來也生死未卜。
鐵托之死
▼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蘇聯推行了一系列公開化整改經濟政策,為了達到目標,蘇聯需要和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
合作
,這徹底改變了南斯拉夫在兩個超級大國眼中的地位。冷戰時,美國需要南斯拉夫這樣一個「異常」的社會主義國家坐鎮中東歐,一方面可以拖延蘇聯,另一方面向其他中東歐國家施加影響。然而
冷戰的結束為南斯拉夫帶來的新的危機。
或者說,南斯拉夫對美國來說,不再具有利用和扶持價值了?
要合作,不要對抗
▼
經濟危機
使原本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優越性的社會保障津貼逐漸枯竭,90年代的
石油危機
更是讓形勢雪上加霜,地區之間的差異性開始凸顯。南斯拉夫北部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屬於較發達地區,這兩個地區逐漸開始反對國家實行的對南部欠發達地區的補貼政策。一系列負面原因使
民族沙文主義
有機可乘,促使類似米洛舍維奇
(Slobodan Milo?evi?)這樣的民族主義政客走上台。
米洛舍維奇
▼
第四個南斯拉夫:內戰
最後一個南斯拉夫是指南斯拉夫聯盟(1991-2006)
,它空掛有「南斯拉夫」的名頭,實際上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統治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的結合體。
下集我們將會為您講述慘烈南斯拉夫內戰及其解體,請期待下集。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下期預告


※有沒有發現,伊拉克只是個「內陸」國家? 地球知識局
※地球圖片社 希臘七彩的海岸,總有別樣的浪漫
※美西戰爭,美國邁向全球帝國的第一步 | 地球知識局
※我留學六年,卻感覺被美國夢調戲了 | 地球知識局
TAG:地球知識局 |
※信奉伊斯蘭教的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要把先知全家的墳都拆了?地球知識局
※中東亂局不定,為什麼摩洛哥又拉黑了伊朗?地球知識局
※地球知識局
※俄羅斯最頭疼的地方,原來是這裡 | 地球知識局
※伊斯蘭教能把整個阿拉伯世界整合起來么?地球知識局
※控制了俄羅斯經濟的人不是普京而是這群人 | 地球知識局
※這個伊斯蘭國家的改革之路失敗在哪裡?地球知識局
※艾斯奧特曼中怪獸的一些冷知識四
※艾斯奧特曼中怪獸的一些冷知識七
※俄羅斯主要知識點
※濕地知識科普宣傳
※中東成為了世界上最混亂的地區,還有辦法治嗎?地球知識局
※敘利亞首都為什麼永遠都是所有人的目標?地球知識局
※土耳其出兵南下,為什麼可以不和敘利亞打招呼?地球知識局
※就是依靠這些東西,日軍的防禦力才有了保障 | 地球知識局
※盤點哉阿斯奧特曼和納伊斯奧特曼中怪獸的一些冷知識
※泰羅奧特曼中怪獸的一些冷知識六
※冷知識:地球最乾旱的地方竟然在南極 而不是撒哈拉沙漠
※泰羅奧特曼中怪獸的一些冷知識四
※泰羅奧特曼中怪獸的一些冷知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