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光義稱帝後,為什麼要燒毀自己原來的封地?大火整整燒了三年?

趙光義稱帝後,為什麼要燒毀自己原來的封地?大火整整燒了三年?

作者:我方團隊濁醪妙理

公元979年,可以說是一個在平淡中,又帶著一絲儀式感的年份。

是年五月甲申,當晉陽城的城門緩緩開啟,北漢國主劉繼元,頸系印璽,手捧國書,率左右文武臣僚步出城門的那一刻,太宗的嘴角不由得向上微翹,埋藏在心底的千斤巨石忽然間就化為了烏有。這四年來,那只在他咽喉處的無形之手,一點點而又不可阻擋的的捏緊,窒息的感覺,已經使他喘不上氣來。燭光斧影的爭議聲中繼位的他,在四年時間裡,背負的太多太多。而今天,他終於能一吐抑鬱。因為他完成了一件他哥哥至死也沒有做到的事——攻破晉陽、覆滅北漢。

十年前,正是在晉陽城下,征伐一生的趙匡胤,無奈下令退兵。而這次退兵,使得皇宋江山一統的最後一步,向後足足推遲了十年。

今天的趙光義就像是還完了房貸的房奴,整個人似乎憑空多出來無窮的精力。這些無處發泄的荷爾蒙,讓原本略顯陰鬱的他,變得激昂慷慨,似乎多了一種凌雲氣。

聽說,愛笑的女孩兒,運氣總不會太差。積極心態下的趙光義,身邊一切事物貌似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未幾日,北漢北疆守關抗遼大將劉繼業歸降。北漢雖是依附於契丹,但是對於契丹的擾邊,也是始終進行著積極地抵抗的。或者更確切的說,北漢是皇宋和契丹人的緩衝帶,而非隸屬大遼。劉繼業就是北漢在北方的鋼鐵屏障、塞上長城,在當時更有著「無敵」的稱謂。

看到「北漢」、「無敵」,我相信很多讀者應該已經產生了一個朦朧的想法。

沒錯,劉繼業就是正史中的楊業,戲劇作品中的楊繼業、楊令公。楊業本姓楊,名重貴,而在被北漢開國君主劉崇收為養孫後,改姓劉,按輩分諱繼,降宋後,恢複本姓。想來也正是由於劉繼業這個名字,演義戲曲中方稱其為楊繼業的吧。

名將楊業的歸降,讓趙光義的豪情迸發到了極點。此時,在他眼中,那使「萬國明」的「大日」正是他自己,而不是他那個一手創立皇宋的哥哥!

人們都說,就算是自負也要比自卑好。可是有些時候,自負的結果就不那麼讓人能夠接受了。

楊業歸降後,志得意滿的趙光義就下了一條詔令,這條詔令的核心就一個字:燒!

那燒什麼呢?

北漢的皇宮?燒!北漢的宗廟?燒!北漢的國都?還是燒!

立城超過十五個世紀、一千五百年的煌煌晉陽城就在這條詔令下,黯然消逝。據說,當年的那場大火,燒了整整三年,然後掘河灌城,才將晉陽這座人傑地靈的城市徹底摧毀。

如果說燒宗廟皇宮,還可以理解,可是,為什麼要燒城呢?官方史料給出的答案是:晉陽有龍氣,對皇宋不詳!

自古有著「盛則後服,衰則先亂」傳統的晉陽,其地利、人和俱備。晉陽的塞防地利,絲毫不亞於八水相繞的長安、蜀道之險的成都、長江天塹的金陵。同時,從戰國時期的趙國初始建都,晉陽城歷朝歷代都為國家北方的政治中心,而且近五十年來的五代君主們,又都大多發跡於晉陽。如果再算上歷代於此或潛或躍的雄主——「潛伏」十餘年的漢文帝、開創大唐江山的李淵父子、是非功過留人說的則天皇帝……

那晉陽城就非拆不可了!

當然,歷史上的晉陽城很是人傑地靈,但在此時的宋太宗眼中,這些與所有晉陽相關的豪傑中,名望最隆的,可能要數被親哥哥封為晉王的趙光義,沒錯,就是他自己,趙光義。

六年前——也就是在繼承大統的三年之前,曾經獨相十年的趙普被罷職。幾個月後,太祖皇帝就將他這個小自己十幾歲的弟弟晉封為晉王,地位在丞相之上。也許在別人看來,晉封晉王是一項殊榮,可是在心比天高的趙光義眼中,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在他的心裡,將這看做是哥哥對他的憐憫,是一種無言的施捨!讓自己遙領那塊兒尚且不屬於皇宋的飛地,這看起來的榮耀顯赫,其實都是虛破不堪的泡沫。

所以,一登大統,就將要做一番大動作,建一份大功業,年號改為「太平興國」,正是這一指導思想下的產物。而現在,再也不用誰來給自己封官賜爵了,自己是這片土地上絕對的主宰。作為這片疆域的至尊,那麼就讓這什麼晉王、什麼晉陽城,統統見鬼去吧!

晉陽城的大火,似乎燒盡了趙光義心底的陰霾,也燒盡了他僅存的理智。在火光衝天中,巍巍皇宋,三十餘萬大軍,未經修整,就向著九州大地上,尚殘缺的幽州一隅挺進,企圖一舉蕩平四海八荒。

大軍所過之處,契丹所任命官員望風而逃,這更加劇了太宗的驕橫之心,對諸將懇請退兵的建議置若罔聞。想來此時在他心裡,契丹也不過爾爾,完全無法阻擋自己的兵鋒。

而在之後的六月,無往不勝的宋軍,遭遇了得勝口之敗。這一場小小的失敗,似乎預示著什麼,又似乎什麼也沒有昭示。

大宋的三十萬軍隊一路上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復了易州、涿州,黑雲壓城般直抵幽州城下。契丹那位組織了得勝口之戰的南院大王,現在也龜縮到了清沙河以北,堪堪據險而守,甚至連麾下部將也無法有效控制——渤海帥達蘭罕,率部降宋。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訴著太宗皇帝,前段日子得勝口的失利僅僅只是一次意外,大局還是在向著定鼎九州方向,有條不紊的發展。

然而接下來的一個月,就將這位正想著什麼時候去泰山封禪,成就千古一帝的皇帝,拉回了現實。

七月份,契丹的二十萬騎兵,如一股洪流,席捲而來,鐵蹄聲徹底攪碎了所有宋軍心中的僥倖。一場高粱河之戰,不僅毀掉了大宋兩個多月的辛苦,更是使身為帝王的趙光義,負傷而逃,留下千年笑柄。

倉皇的途中,不知看到仍在烈火中焚燒的晉陽城的他,此時的心裡,還剩著幾分兩個月前的「豪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崇禎與朱元璋的三個差距,決定了大明王朝的興與亡
愛因斯坦的危險戀情:曾經愛過美女間諜?
關羽為什麼要發動襄樊戰役?
九萬美軍投降日軍之後:日本軍隊對待俘虜之殘忍無法想像
三國蜀漢第一流的外交官,孫劉結盟的關鍵人物,非他莫屬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封地不過十里,到後來的中興之王,姒少康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王爺要回封地,整頓衣冠辭別皇帝,路途之中卻吐血而亡!
皇帝讓功臣自己選封地,功臣只要一個縣,皇帝:這個可以不殺了
權臣:我用封地換你的皇位!皇帝:成交!後來王朝亡了封地還在傳
生前封地不過百里,死後卻被追封成「帝」!關羽是如何做到的?
王爺:我給封地換你的皇位!皇帝:成交!後來王朝倒了封地還在傳
皇帝賞賜封地,他要了塊荒地,子孫埋怨,11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
皇帝讓功臣選封地,功臣只要小小一個縣,皇帝:好了,你不用死了
為什麼清朝前皇帝要把兄弟趕到封地,而清帝卻把兄弟們都摁在京城?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全沒了,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他兩歲就擁有自己的封地,讓兩任皇帝同時忌憚,最後還得以善終
這位大臣不顧皇帝勸說要了最貧瘠偏遠的一塊封地,子孫卻受到福蔭
作為末代皇帝,誰結局有這三位好?有一個新王朝倒了,其封地還在
封地換皇位?皇帝倒了,封地還在
為什麼清朝之前的皇帝要把兄弟趕到封地,而清朝的皇帝卻把兄弟們都摁在京城?
皇帝賞賜封地,他選最差的,大家都笑話他傻,事後眾臣卻都哭了
宋國人是紂王的後代,為什麼也得到封地了呢
史上最弔詭的藩王封地,受封於此的都成了霸業,如今卻沒了存在感
此人兩歲就擁有自己的封地,讓兩任皇帝同時忌憚,最後還得以善終
權臣:我用封地換你的皇位!皇帝:成交!後來王朝倒了爵位還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