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這些令人尷尬的腰封:出版社為了賣書也是太拼了!

豆瓣日記:這些令人尷尬的腰封:出版社為了賣書也是太拼了!

本文作者「澎湃新聞」,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翻書黨》

今天,我們如果漫無目的到書店走走,挑揀起一本書,腰封已然成為圖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腰封往往佔據著封面四分之一左右的空間,寫著一些吸引眼球的宣傳標語。

讀客圖書公司董事長華楠曾討論過暢銷書的成功機要:一本圖書擺在書店的書架上,它與大多數讀者接觸的機會只有1-2秒鐘,距離為2-3米,如果一本書的封面不能迅速引起讀者的興趣,那麼,90%的讀者會立刻將視線從這本書移開。毫無疑問,腰封作為封面的主要部分,其設計自然得經過一番琢磨。

但在另一方面,豆瓣上「恨腰封」小組,將腰封故意稱作「妖風」,反對聲音的出現更使這一小小的裝飾變得引人注目。腰封究竟誕生於何時?又是怎樣在中國發展興盛?腰封內容又有什麼講究?

中國第一條腰封:《相約星期二》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如今,在一些學術類、研究類的圖書封面上,腰封這一設計依然少見,這些書的封面往往是一個簡單的標題,或是一小行簡短的內容提要。

在腰封席捲亞洲圖書市場之前,大陸出版的圖書封面大多樸素簡潔,一般就是書名、作者(及譯者)以及出版社等相關信息。內容提要大多印在圖書封二上端或者版權頁上。這一部分內容對書籍展開整體介紹和概括,能夠引導讀者購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內地的圖書市場較為閉塞,大多數人還沒對書籍形成強烈的需求。讀書一事常常被視作是一種有知識、有文化的代表,人們也因此並不會過度關注書籍的樣式是否精美、封面是否誘人,更多的還是關注書籍內容。

1990年代初,伴隨經濟勃興和生活條件改善,圖書市場逐步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書籍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在宣傳上更加吸引眼球成為各大出版社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每到這種轉折迷茫之時,我們第一反應都是「向外看」,中國的出版商也不例外。在當時,日本圖書出版業面臨危機,向來注重書籍裝幀的日本書商,將更多精力放在腰封的設計與使用上,竭力將腰封宣傳和推介的功能最大化。這種改變很快取得成功,也為中國台灣出版市場吸收借鑒,出版社紛紛採取腰封的方式做圖書推薦。隨後,這一極富吸引力的營銷手段傳到大陸,配置腰封開始流行開來。

真正意義上中國的第一條腰封,出現在1998年的引進版圖書、阿爾博姆所著的《相約星期二》上。當時,這條腰封佔據整個封面近三分之一的空間,在大紅底色上印著黃白大號字「余秋雨教授推薦並作序」。彼時,余秋雨的名聲如日中天,腰封上的炫示對書籍銷售起到極好的宣傳效果。從此,腰封登陸內地圖書市場。

後來,余秋雨經常作為推薦人出現在腰封上,因此被稱為「腰封帝」

腰封的現狀:一種無法理解的產品

日本作家井狩春男曾在《暢銷書經驗法則100招》一書中寫道:腰封是為激發讀者的購買慾而存在的。腰封上的文字,最重要的任務是向讀者「灌迷湯」。然而,今天的中國讀者似乎喝不下這碗「迷湯」,腰封收穫更多的是質疑與批評。

在豆瓣的「恨腰封」小組裡,不少網友表達對腰封的不滿:「討厭一切鬆鬆垮垮的,可拆卸的,不結實的玩意兒」、「我買書基本都是網購,收到快遞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扯掉腰封和獨立書皮」、「是啊,非常之雞肋,不知是扔掉好還是留著好,怒」。

豆瓣「恨腰封」小組

有豆瓣網友發出提問「大家都把腰封拿來幹什麼」,收穫26條回答。其中,有12位網友表示自己拿到腰封以後,或猶豫或果斷地丟進垃圾桶;5位網友表示會將腰封作為書籤使用;有一位網友有一種特別的收藏愛好,表示「有一個抽屜專門放腰封護封」;不過也有一些網友因為腰封同樣是書紙做的,感到不舍,讀完書以後,依然會把腰封完好地包回去。

這種無奈和憤怒並非毫無來由,在興盛泛濫的腰封里,問題越來越凸顯。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腰封上的宣傳話語已經逐漸從理性評價轉向感性宣洩,一些出版社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試圖通過腰封招攬更多讀者。早期腰封上的內容介紹,已然轉變為誇大其詞、虛張聲勢的宣傳話語。

奇葩「腰封」面面觀

有學者針對一個書城中的圖書,隨機選取1000條腰封進行統計。結果顯示,腰封文案中,最經常出現的就是「最高級」的誇張宣傳語,第二類最常使用的是名人推薦。

例如,美國作家喬納森·弗蘭岑所著的《自由》一書。

其腰封宣傳語中就有「偉大」、「瀕臨滅絕」等詞語,並有「世紀小說」、「年度選書NO.1」等噱頭助陣。除此之外,該腰封之中還出現無據可考的介紹語:「《自由》出版前,奧巴馬總統急不可待搶先閱讀,讚歎『太驚人了』!」

浮誇的腰封雖是出版者為了適應市場、滿足大眾所做出的改變,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過度的商業包裝吸引的是趨之若鶩之徒,而非精心研讀之士,有些太過拔高的誇張宣傳只會讓人感到尷尬厭惡。例如,在《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一書的腰封文案里宣稱:古有三千弟子「論語」孔夫子,今有北大學生「問學」余秋雨,此番拔高和誇張竟讓人一時無所適從。

刀爾登的歷史隨筆集《中國好人》也犯了這一禁忌,這部2009年出版的作品中,封面赫然寫著「中國雜文,魯迅、王小波之後,幸好還有刀爾登」,過度的攀附又難合作者實際的聲名,只會讓人覺得是用力過猛的宣傳。

在豆瓣「恨腰封」小組中,網友們提供了大量令人苦笑不得的腰封案例,並將它們分成了兩大類。

第一類,就是書籍的讀者群體與腰封推薦人的粉絲群體有所衝突。

網友maggie點名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尋訪中國隱士的嚴肅文化作品《空谷幽蘭》,其腰封內容由安妮寶貝、安意如、陳坤聯袂推薦,讓人以為「買錯了」。

有讀者表示,本來很期待的,看到是郭德綱作序就不想買這本書了

在眾多網友看來,有郭敬明作推薦的《華萊士人魚》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也都讓人匪夷所思。

小S和吳佩慈……

太宰治需要村上春樹來背書?

第二類,則是誇張的腰封版式與內容。

理查德·耶茨的經典作品《革命之路》2009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時,腰封佔據整個封面的五分之四,電影的大型海報、宣傳標語陳列其上,喧賓奪主幾乎要蓋掉整個封面,令人反感。

去掉腰封后的封面乾淨清爽很多

那多的《甲骨碎》一書腰封佔去封面的一半,卻空列了一群作家的名字,「鐵凝、余華、蘇童、阿來、陳思和、方方、蔡智恆、安意如、嚴歌苓……」大半個中國文壇,不論是作家還是文學評論家都被寫入其中,讓人由衷感慨,編輯為了賣書,實在太拼了!

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的原著,同樣有著強大的推薦人陣容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雖然時常能看到各類大名鼎鼎的人物名稱出現在腰封上,但這些腰封設計大多未經作者或是推薦人審核,有時還會肆意侵犯「名人」權益。葉兆言的散文集《動物的意志》出版後,其腰封文案上赫然寫道:「中國具備奪取諾貝爾文學獎實力的作家不止一個,除了莫言,至少還有葉兆言。」該腰封雖說賺足眼球,卻給作家帶來很多麻煩,葉兆言表示:「不明白為什麼要做腰封,好像不這樣沒檔次,不這樣多花錢就不夠規格。」對於這樣的腰封,他感到「哭笑不得」。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三位總統的「隆重推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另一版本封面腰封

你們有問過余秋雨和胡塞尼嗎?

當代中國圖書市場中,為了腰封,圖書編輯絞盡腦汁,卻有許多成果「費力不討好」。反觀更早興起腰封的日本,腰封設計似乎更為克制。日本的腰封設計大多考究,腰封上的文字設計,採用文字分區,形成了平面設計化的美感和吸引力。例如,題材輕鬆的圖書往往會搭配底色明快的腰封,而文案內容也多建立在圖書實際內容的評述。中國雖也有一些「良心腰封」,例如筆者最近在閱讀的卡夫卡的《城堡》與《變形記》,腰封上簡單明了放上作者的肖像照,配以內容的概要,自然真切,又不失理性,不過在泥沙俱下的腰封市場中,確實需要妥當管理。

村上春樹小說日文版封面腰封設計

鄭薛飛騰

————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澎湃新聞時政與思想的最大平台

下載客戶端:iPhone版Android

(全文完)

本文作者「澎湃新聞」,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1302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澎湃新聞」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川久保玲:時裝不為他人而穿,它應該是送給自己的禮物
豆瓣日記:多久才能遠離水泥森林,看一次怦然心動的日出?
豆瓣相冊:草木 貳
豆瓣日記:李宗盛攜李劍青慢工出精品,林肯公園新碟展露少女心
豆瓣日記:不僅是圍棋,人類連賣萌都不如AI了!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記憶中最美味的蛋糕是在新華書店吃的,他們也趕潮流了,不僅賣書還供飯
《非人哉》白澤賣書不成,改變成了賣枕頭,真是精明的頭腦啊!
求求你們這些賣書的,別糟蹋名著了
為了不賣書,圖書界的頭牌要賣身了
當骨傲天跑去書店賣書之後,一切都變了……
清代暢銷書作家李漁賣書有一絕招,既賺足了眼球,又堵死了盜版商
書店賺錢不靠賣書?魔都實體書店玩出「花樣經」
邵陽父子賤賣書畫,只為了一個退伍軍人……
同樣的起點,同樣賣書起家,噹噹網是怎麼輸給亞馬遜的?
同樣都是賣書,一個比肩「蘋果」,一個卻將被迫「賣身」
都是網上賣書起家,一個新晉世界首富,一個委身被賣求生存,涼涼
賈平凹寫小說沒賺多少錢,但書法賣4萬一個字,靠賣書畫成富豪
木偶奇遇記:買書和賣書
我們綜合對比了幾大賣書平台,發現這樣買書最便宜
他只是一個賣書的,卻接替了比爾蓋茨的首富位置
台灣誠品也要開始賣生鮮,它離賣書越來越遠了嗎?
古玩市場上的一朵奇葩,別人賣古玩他賣書,賺錢比別人容易好幾倍
書店老闆賣書論斤稱,門口寫著6.8元一斤,進去後才知道是套路
賣書賣課賣廣告還不夠,聯名會員救得了知乎的商業變現嗎?
「不賣書,24小時不關燈,茶水點心免費。」一句話,這間書房堅持了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