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楊派盆景嫡系傳人現場創作

楊派盆景嫡系傳人現場創作

揚派盆景始於唐朝,以江蘇揚州市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它那一寸(一寸為3.3.cm)三彎的製作技藝可謂獨步天下。融「詩、書、畫、技」為一體,層次分明、嚴整平穩的獨特造型,關鍵就在於精巧的剪扎技藝,堪稱漢族傳統盆景藝術代表作。「清秀、古雅、飄逸、寫意」的風格和「一寸三彎」的剪扎技藝,至今仍然是揚派盆景區別於其他各派盆景的最顯著特徵。揚派盆景既端莊大氣,又工筆細描,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和深遠的意境。

之前小編對揚派盆景作過多次專題介紹,但盆友們都是彈的多贊的少,褒貶不一,或許您未親眼見識過最傳統的揚派盆景藝術手法製作盆景過程。今天我給盆友們介紹的創作者是揚派盆景第六代嫡系傳人王五保,我們先來看看他的作品創作過程,然後繼續歡迎您作點評。

在市場中淘的榆樁素材

榆樁生長一年後的樣子

用最傳統的棕絲蟠扎

王五保老師在創作造型中

一件用傳統手法創作的揚派盆景完美呈現在眼前

揚派樹樁盆景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派蟠扎技藝相似之處,用棕絲蟠扎,精扎細剪,單是棕法就有11種之多(揚、底、撇、靠、揮、拌、乎、套、吊、連、縫入雲片要求距離相等,剪扎平正,片與片之間嚴禁重複或平行,觀之層次清楚,生動自然。

雲片大小,觀樹樁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為了使雲片平正有力,片內每根枝條都彎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彎」。

現在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個結,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比傳統的「一寸三彎」簡易多了。與雲片相適應的樹樁主幹,大多皤紮成螺旋彎曲狀,勢若游龍,變幻莫測,氣韻生動,舒捲自如,慣稱「游龍彎」。

雲片放在彎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蔥翠欲滴,與主幹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顯示出蒼古與清秀。

一件柏樹盆景的創作過程

以下為「一寸三彎」的蟠扎手法示意圖。

供稿丨王建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雲南省昭陽「創園杯」 盆景奇石根藝精品邀請展今天開幕
鑒賞 宜興紫砂花盆
盆景人生 閑雲駱清林
玩盆景,開心就好!
以肥治蟲的方法

TAG:嶺南盆景 |

您可能感興趣

吳德軍大師現場製作盆景——中日韓三國盆景展現場製作篇之一
愛木盆景 I 盆景達人現場演示叢林盆景製作,WBC現場實況
璧山盆景製作人郭曉斌:醉心盆景製作 傳承傳統藝術
女盆景師蔣芙蓉作品展及現場製作表演暨其恩師顧憲旦談山水盆景
榔榆文人樹盆景的創作體會
柏樹盆景的創作
榆樹盆景再創作
張志剛大師現場製作篇——「首屆中國盆景藝術大師BCI國際盆景藝術大師作品展」現場製作之張志剛
中國首屆女盆景師作品展現場製作20位現場製作女嘉賓全家福
梅花盆景創作技巧
「揚派盆景」技藝薪火相傳 六名傳人拜師
盆景的創作要領
樊順利在第二屆世界盆景藝術創作大會現場示範表演掠影
台南盆景展佳作
創作山水盆景的感悟與體會
盆景藝術大師劉傳剛作品,獨具特色的海南盆景樹種博蘭
松樹盆景創作歷程
吳德軍大師製作篇,中日韓三國盆景展現場製作之一
盆景創作者如何提升自己的藝術境界
枝葉人生——尋訪江蘇如派盆景製作達人鄭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