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天500公里,戴著佳明Fenix 5環台灣騎行

7天500公里,戴著佳明Fenix 5環台灣騎行

首先以一段視頻來展現這次騎行的精華:

前言

台灣是每個騎行愛好者的夢想,優美的風景、成熟的路線、濃厚的自行車文化、優越的補給條件、友好的居民、極大豐富的美食,無不在感召著我們。

一般而言,騎行台灣有三種選擇

1、環島:與其說是遊玩,不如說是挑戰,因為首先西線幾乎沒什麼風景,其次按照台灣交通部官方的環島一號線的路程,強度會非常大。

2、東線:這是我的選擇,台灣島所有美景都在東線,而且山、海、城市、美食等諸多要素一個不少,且僅需要1周左右即可

3、蛙跳式騎游:大部分時候使用公共交通,挑選最優秀的一些路線騎行。不過這對於我而言過於休閑了。

計劃很簡單:乘飛機到台北,從台北坐交通工具到墾丁,再從墾丁騎到台北,由於是淡季,我完全沒有預定任何一晚的住宿,完全是騎到那裡是哪裡。

裝備

1、車:我最喜歡的Bikefriday摺疊車,最適合長途騎行的摺疊車,打包後可以帶上任何交通工具。

2、裝備,如下圖所示,得益於天氣熱,不需要太多衣服,一個駝包一個車把包足矣。

3、手錶,請出此次測評的主角:Garmin Fenix 5

Fenix 5可以說是一塊集大成的手錶,運動記錄、數據分析、心率監測、手機連接、各類運動支持、導航等全部想要的功能應有盡有。

此次為了細分市場,Fenix 5主要分為3個版本:

Fenix 5:適合運動,也就是我手上這塊,但是比Fenix 3要小一點,所以佩戴更舒適,也兼顧了日常使用。

Fenix 5s:功能和fenix5差不多,續航略短,但是錶盤小一圈,適合女性。

Fenix 5x:增加了地圖導航功能,錶盤和傳統Fenix一樣大。

不得不說,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研製,我非常喜歡這銀色表圈+藍色錶帶的組合,顯得不那麼突兀,而更加生活化。重量僅有87克,戴在手腕上完全沒有負擔。

彩色屏幕的表現力毋庸置疑,既美觀,又增加了辨識度。

大小正好適合我的手腕,完全沒有「這是一塊專門為運動而使用的手錶」的感覺。

功能

1、日常使用

看時間、辨方向。即便不在運動時,這兩個功能也時刻伴隨著我。

2、數據記錄

可記錄步數、運動軌跡、速度、高度、海拔上升下降、溫度、心率等運動中需要使用的數據。對於游泳和划艇,還能分析泳姿和漿頻。

不僅是記錄心率那麼簡單,還會根據心率區間,顯示運動效果。例如對於我而言,心率100至120是「脂肪燃燒」,120至140是「心肺強化」,140以上是「肌力強化」。顯然如果目的是有氧運動,那麼應該把心率維持在120到140之間。

3、數據分析

我早在8年前就用過Garmin 405跑步手錶,其實配合心率帶的話,405也可以記錄大部分運動數據。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進化,Fenix 5在數據分析方面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它不僅記錄數據,而且從各個方面展現數據,甚至更加智能化:告訴我們數據的意義。

這是我之前的405手錶,和現在的Fenix 5比起來是不是顯得太古老了。

手錶上帶有基本的數據展現和分析功能,可以查看某次運動的總體數據。

單圈數據(我針對騎車運動,設置10km為一圈),點擊進去還能再看單圈詳情。

高度曲線

還有鍛煉效果

而在手機App上,有更加詳盡的數據和圖表可以查看。

首先可以看到某次騎行活動的概況。

把地圖放大後,可以看到每10公里(計圈)的標記,這個功能很貼心。

詳細數據

各圈數據

速度、心率、高度等圖表

每個圖表還可以點擊放大,並且可以加入其它圖表進行對照,數據展現和分析能力實在是很強大。

數據連接

Fenix 5自帶WiFi功能,以極快的速度可以把數據同步到手機App,然後通過App和網站可以做進一步分析。並且可以顯示手機上的推送信息、來電等(只有中文版才能顯示中文推送信息),當手機在包里的時候,通過手錶的震動來提醒新消息或者電話、簡訊,很實用。

行程

第一天:墾丁到滿洲

我每天都用Fenix 5全程記錄軌跡,下圖截自Garmin Connect網站,頁面的這一部分很好地表現出每日行程的概況。

下方還有很詳細的圖表和數據,可以說是及其詳盡。

頭一天坐飛機到台北松山機場,然後轉高鐵到高雄,再從高雄坐大巴到墾丁。自行車裝箱後,走超大行李託運即可。

由於我帶的是摺疊車,所以到台灣後,把車子折起來裝包,坐任何班次的火車、大巴都沒有任何問題。如果是非摺疊車,只能帶進區間列車。不過還是比大陸強多了,有一整節車廂專門放自行車。

迎著正午的日頭,騎行開始了。

墾丁的海岸太漂亮了,海水清澈、湛藍。

路旁時常可見這樣的冷飲店,是騎行路上最好的補給站。吃完一杯奇異果冰沙,就要開始爬大坡了。

由於是淡季,路上人和車都非常少,烈日和藍天下,只有我一人一騎,馳騁在這山和海之間。

第二天:滿洲到金侖

這是此行最有挑戰的一天,因為要爬很長的坡,翻越壽卡驛站。

今天依然是艷陽高照,雖然暫時離開了海岸,但山間的田園風光依然迷人。

爬坡是家常便飯,台灣走山線的話,一直遇到的都是起伏地形,不過這還只是開胃小菜而已。

路很快又回到了海邊,這迷人的藍色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中午時分,來到了僻靜的山路,從這裡開始就是一路大坡,直到壽卡驛站。這段路也是此行最僻靜的道路,非常原生態,道路兩旁市場有猴子在樹上跳躍。

環島的路標一直陪伴著騎行者,在你精疲力盡的時候,這樣的路標意味著:你不是一個人。

經過漫長的爬坡,終於來到台灣環島第一關:壽卡驛站。

此時累計爬升700多米,接下來是連續10公里的下坡,雖然省力,但一來下坡速度很快,二來路上汽車比較多,因此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沒有拍照。

美景就是對汗水最好的報答。

今天一天騎行90多公里,從早上7點到晚上5點,開表時間差不多10個小時,居然還有一半的電,實在有點出乎意料,看來官方對續航能力並沒有任何誇大宣傳,反而是比較保守了。

第三天:金侖到小馬

這天依然艷陽高照,烈日當頭,公路似乎要一直通向那一望無垠的太平洋。所謂燃燒青春,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這樣深邃純粹的藍色,真讓人心醉。

對,你沒有看錯,派出所即是單車驛站,可以上廁所、洗漱、修車。

今天的騎行相對比較輕鬆,沒有長距離爬坡,以這段安靜舒適的林蔭路為結束,真是完美的一天。

第四天:小馬到瑞穗

(由於操作問題,這天分為兩段記錄)

依舊還是在山和海之間飛馳,依舊還是純粹的藍色。對於常年面對灰色天空的我們而言,這簡直是另一個世界。

今天會沿著玉長公路翻山,從海線轉到山線,為的是見一見聞名遐邇的花東縱谷。告別了海岸線,我朝著大山進發。

翻山的公路,必然首先是長距離上坡,然後是長距離下坡。一路上時常可以見到這樣「當心自行車」的路牌,可見自行車文化在台灣的普及。

爬坡時正值正午時分,陽光猛烈,氣溫高達38度以上,還好我帶足了水,一路上除了頻繁喝水,還用水澆在身上降溫。

今天爬的坡,比壽卡有過之而無不及。

騎行台灣的好處就是:你的辛苦總能得到回報。翻山後下到花東縱谷,在稻田間悠然騎行。

極目遠眺,綠油油、齊整的稻田一直延伸的遠山的腳下。

第五天:瑞穗到花蓮

今天一整天都騎行在花東縱谷,遠離海岸。沿途有不少原住民村落,幾乎每個村落都有這樣一個聚會廳,除了集會之外往往還兼做籃球場。

花東縱谷有兩條公路,一條是省道台9線,汽車多、風景較欠缺,另一條是193鄉道,和大陸的鄉道、村道類似,風景較好。

這僻靜的小路上,常常只有我一人一騎,享受孤獨也是獨自旅行的樂趣。

大農大富森林公園是一個絕對值得一去的地方,坐落在群山環抱的平原之上,綠草成蔭,整齊乾淨。

公園裡有多處茂密的森林,其中居然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來之前不曾想過還有這樣的意外驚喜,好像進入了童話里的森林一般。

自行車道一直蜿蜒向前,不過我也沒有太多時間延著它一路騎下去,還是要回到主路上繼續前進。

這似乎是唯一一張明確表達我身在台灣的照片

接下來又回到了台9線,沒想到這樣的主幹道上也有這麼好的自行車道。

經歷了前幾天的艷陽高照,終於遇到了大雨,至此進入了梅雨季節,幾乎天天都下雨。雖然渾身濕透,但是裝備都安然無恙,因為駝包、車把包都是全防水的,手錶的防水性也完全不是問題,手機也帶了防水套。

這晚住在花蓮,花蓮夜市值得一去,你一定會被它的規模和人氣驚訝到,我估計上千家商戶可能是有的。

第六天:花蓮到頭城

這一天線遊玩太魯閣國家公園,然後坐火車到頭城,略過了危險的蘇花公路。從花蓮可拼車去清水斷崖、太魯閣國家公園。清水斷崖風景確實壯麗,但是親臨現場後發現蘇花公路確實危險,完全沒有自行車道,大車很多,還有數條隧道,而且我還冒著要下大雨的危險,不騎是明智的。

跟車遊玩的話,太魯閣國家公園其實風景和江浙一帶的峽谷差不多,可能再往上走會有更加壯麗的風景。順便提一下,這個聞名遐邇的國家公園也是免費的。

太魯閣的另一個魅力是:橫貫東西的中橫公路就經過其間,這也是很多騎行者所嚮往的路線。這種就在大路旁邊,沒有大門,沒有圍牆,沒有門票,沒有保安,沒有垃圾桶的「景點」,和大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沒想到頭城這樣的「鄉下地方」也有夜市,而且品質還挺不錯,東西很好吃。在台灣之後,發現生活氣息真的太濃了,這是一個值得慢慢去生活的地方。

第七天:頭城到台北

頭天晚上在民宿聽說有出海看鯨豚的活動,而且價格不貴(摺合人民幣不到200),於是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參加了。

船出海後,先到宜蘭地標:龜山島轉了一圈,這個角度看確實很像烏龜。

我在船上時,對賞鯨豚有點不以為然,不是說不感興趣,而是覺得肯定是騙人的,也就是出海看看小島而已,沒看到鯨豚的話我也不能找他退錢啊。不過沒想到真的遇到海豚了,數量還不少,在本文開頭的視頻里有拍到。這算是此行最大的驚喜。

龜山島果然是宜蘭地標,沿著海岸線一路上都能看到它。

在這樣的陰雨天氣下,海景大打折扣。實在慶幸自己之前度過了多麼美好的幾天。

於路遇到狂風暴雨,騎地比較辛苦,而且最後翻山進入台北之前,又是連續爬坡。

終於到台北了。至此,台灣東線騎行畫上了圓滿句號,此行的風景讓我毫無任何遺憾,沿途遇到的人都很熱情和客氣,美食也和傳聞中一樣好。而且淡季出行根本不用提前做路線計劃,騎到哪裡是哪裡的隨性感很是讓人享受,這真是一次完美的長途騎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果 的精彩文章:

最高時速100km/h,這車也賣十八萬八
時尚炫酷的騎行體驗,與蝙蝠俠一起飛翔
一個手機拍遍日本,有它都不用帶相機了
小黃車都沒解決的問題讓它解決了,現在又做了一款超酷的摺疊車?

TAG:極果 |

您可能感興趣

30天6000公里,摩旅川藏318滇藏214騎行記!
2018年 法國PBP 京津冀200公里騎行挑戰補給方案
李茜騎行環華12段170天
李茜騎行環華12段141天
李茜騎行環華12段137天
川崎Z400售價46800元!KTM 790 DUKE零距離接觸!光陽電動跑車亮相!北京摩展萬人騎行!
ofo登陸英國1周年:用戶騎行超16萬小時可繞地球19圈
18歲最年輕騎行者 穿越16個國家 獨自騎行31000公里
拉力檔案|2018款Yamaha Tracer 900/GT 對比騎行
84歲騎行5000km進藏,撂下一句話:真掃興雪山只有5130米,太矮了
騎跡紀實一騎行歐洲.D2/D3/D4
騎行日本D22-25天東京四日游
愛車如痴騎行40年,GOLDWING 100萬英里達成!
280斤胖小伙1年騎行9500公里,減重90斤,真的很勵志
每天騎行50公里的37天,騎行服飾
1800Km,老師帶學生騎行17天抵達上海:三年後還會再騎
摩旅/84歲女騎士騎行5000公里進藏,撂下一句話:真掃興!雪山只有5130米,太矮了!
騎行滇藏線214+318的一些個人建議
歷時143天,騎行6400多公里,印度窮小子靠1輛單車追回瑞典妻子
84歲姑娘騎行5000km進藏,撂下一句話:真掃興!雪山只有5130米,太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