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照貓畫虎和科學求證

照貓畫虎和科學求證

這麼說吧,不管是生理學、心理學還是社會學,最主要的還是要有個生物學的基礎,也就是說,你要想了解自己,就得把自己當個畜生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我這樣的感受,但凡了解一些人類的低級本能就會有嚴重的挫敗感——自己臭拽了一輩子忽然發現原來我們跟那些在地上爬的臭蟲也差不到哪兒去。這讓我們這些「靈長類」(多麼自負的命名)的精英情何以堪!

當然,思索的自覺性是我們人類的優勢本能,我們探索世界和內心,期望追索到本源和出處。且不問我們究竟獲得了多少奧秘,畢竟我們在已經斬獲的有限知識中已經撼動了神靈的神秘權威。

這本作為教科書的《進化心理學》,它的前三分之一主要是給讀者捋一下人類進化的脈絡(包括生理和心理),進而闡述進化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其後才是實用性心理分析。

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幾乎所有的心理機制的產生都決定於「狩獵-採集」階段,而我們一直引以為豪的「文明」時期,由於存續時間有限,幾乎對人類本能心理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個「文明人」就有多臭屁,其實骨子裡你比那些吃鼻屎的黑猩猩強不了太多。

當然,作為一個非專業人事,讀這樣的書還是希望有些現實的用處(甚至可以作為資深流氓的參考書目)。

圍繞著生存和生殖發展起來的人類心理有很多是與現代道德體系相悖逆的。比如,女性由於生育成本較高,為了能給後代提供相對安全的生存環境,在選擇配偶時往往傾向於年紀較大、財富較多的異性。這也就是說,現時女性飽受詬病的拜金主義實則是一種優勢的心理機制。所以,作為屌絲,還是抹著眼淚去擼管吧!

又比如,男性對於暴力的本能依賴往往會挑戰到現有的道德甚至法律規範,這讓很多筋肉男很是束縛手腳。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睾丸素」這個東西,睾丸素能夠使人亢奮,提高精力和體力,這是男性保持好鬥力量的源泉。但是據科學研究發現,睾丸素會對人體其他機能產生負影響,這是男性較之女性壽命短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據最新研究,睾丸素的整體水平下降提升了人類的智力和壽命,也就是說,人類在變得越來越「儒雅」之後,變得越來越長壽且聰明。當然,如果因果關係倒置一下是否也能說得通還需要繼續考證。(這一點似乎印證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和我們對未來人類頭大四肢小的設想。)

人類很多心理機制的產生都是基於遺傳需要。

女性由於對子女承擔了更多的孕育成本,在配偶和性行為的選擇上更加慎重,甚至,她們已經進化出「錯殺壹佰」的本能,就是說,相對於男性容易犯賤來說,女性常常會謹慎過頭,她們也會對真情實意的表白視而不見。所以說,追女孩子要「臉皮厚」這一招也不無道理。相對於女性來說,男性因為生殖成本較低,性意願較之女性更隨意,而且對於女性的性意願往往有過高的判斷,說白了就是比較容易自多多情。了解到這一點,以後發現有姑娘多看了你一眼就千萬別想別的了,趕緊回家摑香腸才是正辦法。

心理學指明了男女兩性的不同,讓我們更容易了解自己和彼此。比如,女性方向感較差,而男性則方位感較差。這就是說,你玩「找你妹」輸給女伴很正常,而不是因為你智力有硬傷(雖然這也有可能);陪女朋友上街掃貨一定看緊她,她進錯別人的門也許並不是故意的(我這話你也不能全信)。

男人往往權利慾很強,對於地位和領導力有天生的慾望,所以很多時候男人顯得更「獨」,而女性在爭奪領導權時往往更顧全大局,她們主動「讓賢」的幾率要比男性大得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家和企業缺少女性領導者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女性不講道理也是她特有的一種心理機制,很多情況下,女性很少會在了解完所有情況下才做判斷,她們更感性。所以,以後跟老婆吵架時千萬不要試圖用道理來說服她,直接磕頭認錯就是了。

作為一門新科學,進化心理學還有很多待考證的推測,比如說,關於祖輩對孫輩的關愛程度,進化心理學認為外婆最親近而爺爺最疏遠。且不論事實是否如此,單就推理程序來說個人就覺得有些可疑,因為這樣的判斷是基於祖輩對血緣關係的確定程度:外婆最親,是因為她對外孫(女)的血緣關係最確定,因為她百分百確定女兒為親生,而女兒百分百確定她自己的孩子為親生,由此外婆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外孫為血緣親屬,由此可以放心大膽的投入感情和精力;而爺爺則不同,他所養育的每一輩後代都存在不為己出的可能,由此他在感情投入上就會謹慎的多。我個人覺得,這等複雜的邏輯推理能夠形成一種心理自覺簡直有些不可思議。在此存疑。

在討論到關於「愛情」、「友情」這類文明人引以為豪的感情時,本書作者明顯有妥協的嫌疑,因為就其發生來說,「愛情」是生殖的需要,而「友情」實則是一種利益聯盟。隨著社會的發展,「感情」的需要是否已經成為一種單純的心理需求,作者沒有或者不願作出一個果決的判斷。既然血緣親屬基於基因遺傳的需要已經進化出天然的認同感,那麼我們自然也應該相信基於相似需求而產生的愛情、友情也同樣進化出了感情的需求本能。

我想,在科學的探索過程中「獸性」、「人性」和「神性」的相互博弈還要存續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作者在書中也反覆強調了心理學研究的困難,加之進化心理學畢竟是一門新科學,它錯漏和待考證的地方委實不少,這種謹慎的治學態度也確實令人欽佩。

總之,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還是指導實際。我們研究我們的本能,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我們不至於被本能所害。文明社會發展至此,很多既定的心理機制已經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比如,人們對蛇的天生恐懼對於城市人群來說毫無意義,而對於更具現實威脅的車輛、電門等新事物我們卻沒有天生的謹慎。

人的心理總會隨著生存條件的改變而做出調整,比如說,隨著社會發展,人們不再為生存繁殖的基本需求煩憂的時候,女人會不會就能摒棄「嫌貧愛富」的心理機制?隨著避孕措施的發展,女性會不會在性行為的選擇上更隨意?這些都是屌絲們比較關心的。當然,答案也是肯定的。不過要再等上一萬年。

對於當下來說,理論對於現實的指導意義在於我們是利用這些心理機制還是摒棄陋習?我覺得,如果我有一個女兒,我就告訴她「男人皆下品,唯有錢財好」,這是科學啊;如果我有一個兒子,我就告訴他,把妹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記住一點,就是有錢,這是科學啊。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回到三萬年以前!

P.S

心理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研究的難度,很多情況下研究者都是先假設再求證,也就是說,他們觀察到人類的某一行為,提出理論,然後通過動物實驗、考古、解剖、人群測試等方式驗證。甚至有些經驗直接是先通過動物實驗然後再印證到人類。這就是照貓畫虎。這是摸黑走路。所以,有時候我看這種書總是帶著一點謹慎的態度。當然,心理學走過這麼多年,它當然不是歪理邪說,那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者們仍然也確實為我們打開了一道通向自己心靈的大門。我們不可妄自尊大,也切莫諱疾忌醫。

獸性是我們的基礎,人性(莫談神性)才是我們的出路。

小城與候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城與候鳥 的精彩文章:

TAG:小城與候鳥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9月謠言:莫讓這些披著「科學求證」外衣的謠言拉低了你的科學素養
科學求真,霍金和愛因斯坦哪個智商更高
科學求真:那些年,315晚會上被「打臉」的食品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