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京竹里館:臨街小樓里的一方竹林

南京竹里館:臨街小樓里的一方竹林

南京竹里館,名谷設計

竹里館位於南京市江東中路,為三層臨街小樓。由外立面的豎向線條延伸至主入口玄關,形成側向分流進入一層茶歇區,將竹用單一緯度的圍合方式形成半空間限定區間,茶座布置在竹籬一側,形成二方連續式的空間關係,並由此聚合成一層的功能核心——「籬園」。

圍繞著「籬園」的頂面竹籬正發生著緯度關係的轉變,並將吧台、出品、服務動線等功能串連起來,與之前的功能核心形成咬合關係,最終指向通向上層的垂直電梯。

外立面

吧台

一層籬院

通往二層北邊的步行體驗式樓梯,材質為氧化鋼板。二層茶歇區臨窗布置,使入座者能感受到光線透過窗欞散落桌面的景象。向南的盡頭,由橫豎交織的排竹分割出茶座與電梯廳。向東延伸的排竹與用作洗手功能的飲馬槽托舉而上,水源從頂面透過竹管順流而下,飲馬槽的沉重之勢被立刻削減。

步行樓梯

步行樓梯局部

二層包間區的入口被收納在一個相對有壓迫感的體量內,「壓迫」是為了更好的「釋放」。在沒有自然採光的現場條件下,取西邊分割包間與公共區的牆面鑿壁借光,自然光線通過茶歇區傳遞到包間內,被過濾後的光線像一張透著微光的網。包間區過道內的牆面除了混合草莖的暖白膩子,還有七百年歷史的城牆磚陳設其中,在行走中給人穿梭時光的錯覺。包間內壁留白,取拙樸之姿態,留下想像的空間。

二層包間

二層通道空間局部

三樓全部設置為獨立茶舍,依場地東西而立,通道中置,似林中小徑,在南北進深三分有二處微微轉折,借扭轉之態,一個看似溪邊草廬的建築體離地而起,屋檐下探,竹窗由內而外撐起。在狹長的過道中,為獲得「靜謐中探尋」的行走體驗,並有效地將自然光線引入到一個沒有直接對外採光的封閉空間。而頂面轉折處,被雕塑化處理的局部搭建,在空間獲得自然光線後表現出的姿態,有效地軟化了相對硬朗的空間對接。包間依舊保留拙樸、留白的特點。

三層竹里包間

三層包間局部

三層電梯廳

三層過道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一層頂面圖

二層頂面圖

三層頂面圖

項目名稱:竹里館

設計單位:南京名谷設計機構

設計師:潘冉

設計撰文:八路

設計師簡歷:名谷設計機構創辦人

項目地點:南京市江東中路

項目面積:900平方米

竣工日期:2016.7

主要材料:竹、泥灰、木板

編輯|梁鈺鈞

校對|王月明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方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有方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為臨街房「美容」
陽光城·文瀾府臨街旺鋪 持續勁銷太榆雙城
錦州:老人逛街擔心臨街商鋪拒絕街頭方便
廣西臨街豎起密集「梅花樁」 不為「練功」為趕人
四周空曠或者四面臨街的宅基地為何不吉?
聆聽 臨街的窗
保利·皮皮街臨街現鋪 商鋪投資新風口
8.4×11臨街帶院自建房,兩側不開窗,南北雙入戶
8.4×11臨街帶院自建房,兩側不開窗,雙入戶,小地基建出大房子
國民黨黨部淪落為臨街門面:兩條狗好過一條狗
臨街宅地自建商住兩用房,一層商鋪二層自住,賺錢能力打100分
臨街商鋪被人砌了一道「長城」,行人沒法過,生意做不了
生活不容易,起早菜農臨街賣菜阻塞上班必過之路,真的無法怪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