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皇山山行/蔡紅旗

玉皇山山行/蔡紅旗

919

玉皇山山行(其二)

蔡紅旗

七點剛過,我們一行五人乘車前往腰庄林場的玉皇山,山頂上有座琉璃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經試馬、清油河,過後灣、兩岔河、碾子溝、駛入一個叫「大花岔」的地方,道路越來越難走,感覺線路不對,富民想返回重走,大家說這樣走走也挺好的。抬頭望去山上冒出一股濃煙,不像是人家升起的炊煙。河道上一個接一個長方形水潭,清澈見底,游魚細石一覽無餘,一邊是光滑的岩石,另一邊則是清清的河草,平靜的潭水讓我們的心變得坦然些。幾戶人家門上著鎖,院子里堆著腐朽的木棒,看來是種過香菇或木耳,一隻黑貓從屋檐下緩緩經過,懶洋洋的。

忽然傳來鳴笛,「前面有公路」東升喊道,走進一看,眼前是一條泥土公路,這才是我們要走的「清腰路」,之前走的不過是抄近道的小路罷。富民、富中返回開車,其餘人沿公路向七盤磨走。路邊停放一排摩托車,河邊石上有乘涼的人,交談得知,昨晚電線起火,他們是來撲火的,先前在山下看到的濃煙,是山林冒出來的。問琉璃廟在哪,他們說你們今天走不到的,到林場需要半天時間,從林場到琉璃廟也得半天時間。

等了快兩小時,富民的車來了,前面還有引路人,他騎摩托車,到了岔路口就等著我們,聽他說,這地叫七盤磨,從前有七盤水磨,專供琉璃廟的僧人磨面和糊湯。如今磨坊不在,只留下七盤磨的村名了,這加重了我們對琉璃廟的期待。

車停水庫壩上,往前走兩公里就到腰庄林場。轉過一個山埡,眼前出現一瀑布,我們到過的好多地方都見過瀑布,這瀑布還是有點特別,從源頭到瀑布底是一個完整的白花花的石頭,沒有一點草木生長,高有二十餘米,寬十多米,瀑水下泄,下有小譚。等到河水上漲,水流鋪滿,飛流直下,轟轟隆隆的水聲傳百米之外。來到瀑布上方,這塊巨石向前延伸,細流如絲如絹,靜靜流淌,石上有幾條金絲編織成道道七綵線,水從上面流過,變得歡快起來,明麗起來,燦爛起來。

來到林場,山谷兩旁好多房屋,有的已坍塌,只剩下紅磚牆,幾排土牆老屋依然完好,熱心的護林員備好開水,為我們沏茶,我們吃著泡麵,品嘗東升自製的風乾臘肉,那叫一個爽啊,余香飄滿房間。姓殷的護林員告訴我們:「林場最紅火的時候有職工超千人,從這裡到琉璃廟來回需要六個小時,我們至少每月去巡山一次,前幾天剛走過,路上有踏過的痕迹,你們可以沿著我們走過的痕迹走。琉璃廟只剩下一塊碑文和殘牆,據說那裡埋有寶藏,你們可以去尋寶呀。」

稍事休息後,我們一點二十動身,從這裡開始算是進入林中,高大濃密的樹木遮住了太陽,不見天日,一天中最熱的時候走在林中涼涼爽爽的。道路是林場廢棄的公路,路上長滿野花,能叫上名字的只有野生胡蘿蔔,開著白花,拔一顆能看到胡蘿蔔的樣子。那白的,紫的,淺紅的花,長在路上,林間,點綴著林海。樹林里也有一樹花開,那棵絨花,花團錦簇,潔白如雪,那棵泡桐樹,一樹紫花下垂,像少女穿的紫色裙子,隨風搖曳。河谷里長著山核桃樹,粗壯的枝幹吐著新芽,枯木橫陳河上,山上華山松、油松相間筆直的伸向天空,高達二十多米。到了山腰,雜木叢生,更加稠密。

溪水時斷時續,幾個水潭清的可以照個影兒,觸摸著清涼的溪水,品嘗著甘甜的溪水,這是清油河源頭,這是下游清油河人民的母親水,河谷里只留下大大小小的卵石擋不住我們的去路,能清晰看到腳下鋪設的石頭路面,還是林場的道路,如今人去了,路荒了,樹卻長出來了。這樣的河谷怎麼也走不到盡頭,兩邊的山是上不去的,我們已經走了三小時,天陰的很重,樹林里黑森森的,不時有雷聲響起,我們不得不返回。

下山途中雷聲越來越大,大家招呼著趕緊朝林場方向返回,結果還是與一場暴風雨不期而遇。樹林愈來愈暗,看不到天空的顏色,零星的雨點落下來,滴在樹葉上,滾到草叢裡,閃動著。彎腰拾起是冰雹,只有玉米粒那麼大,甚是歡喜,竟遇上冰雹了。如果大的像雞蛋,無處可躲的我們就慘了。一陣冰雹過後,狂風大作,暴雨來臨,眼前頓時白茫茫一片,遠處的廠房根本看不到,只有一片煞白,傾盆大雨一下子把我們全澆濕了。我與他們走散了,心生恐懼,走到河裡,看看上面可有山洪到來,在東升的召喚下,我趕上隊伍,在雨中艱難行走,深一腳淺一腳,用手搭在眉上,不顧一切的奔向林場,到了林場。屋檐流水如柱,好猛的雨呀。

幾個男人顧不得害羞,脫下衣服,擰掉雨水,熱心的護林員為我們生火,我們光著膀子烤著衣服,沒想到一場暴風雨成了玉皇山山行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難道不是我們的一次艷遇嗎?這難道不是上天對我們的眷顧?值得珍惜,值得擁有,謝謝你,暴風雨。沒等衣服烤乾,又穿在身上,一會兒衣服和身子一樣暖和起來。

雨住了,我們辭別護林員,到了車上,打開空調,把衣服暖干,只剩雙腳還在水裡泡著。出七盤磨到峽連,路面只是濕濕而已。晚上7點回到縣城,東升做東,來碗羊肉泡,世福取出珍藏多年的老窖,吃吃喝喝,回家洗個熱水澡,倒頭便睡。

這是第二次我們上玉皇山,半年前登上的是大花岔的玉皇尖,海拔才1358米,而玉皇山的琉璃廟海拔2057米,是商南的最高峰,不到琉璃廟怎能甘心呢?這次只有一步之遙,等到秋葉落盡之時,我們會再上玉皇山,一睹你的奇峰、瀑布、雲海、林幽,這次算是演練吧。

同游者,世福、富民、富中、東升,2017年5月13日,紅旗記之。

蔡紅旗,商南人。

《申申做加法》

公眾號投稿八項須知

一、《申申做加法》歡迎賜稿:散文、隨筆、文藝評論、短篇小說、微小說、連載小說、書法(篆刻)作品、攝影作品、詩歌(古體、現代)、美食分享。

二、各類文體均要求500字以上、積極健康具有正能量!所有文章文責自負。

三、書法(篆刻)作品及攝影作品要求配有文字,版權自負。

四、作者凡是在其他平台刊發過的作品,請勿再投《申申做加法》。

五、作者簡介、作者照片請務必以附件形式發送給《申申做加法》。

六、《申申做加法》平台投稿郵箱:769496999@qq.com

七、《申申做加法》平台讀者讚賞細節說明:

1 . 讚賞於次月7日---10日結算並公示,11日---15日發放給作者;

2. 讚賞月累計不足10元的,不予發放。

3. 讚賞的50%定為作者稿酬發放給作者;

4. 讚賞的50%留作平台編輯、校對、製作、運營及文學活動等相關費用;

5. 請加微信shenshenzuojiafa領取稿酬;

八、作者投稿若兩周內沒被《申申做加法》 採用,煩請另投他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申做加法 的精彩文章:

手持艾蒿話端午/杜忠書

TAG:申申做加法 |

您可能感興趣

麗翠詩詞 山寂/山行
紙坊山行┃陳麗娟
紀萍紅:銅鈸山行吟
南宋 朱銳《溪山行旅圖》欣賞
宋 朱銳 溪山行旅圖頁
《黃山行記》蔡黎傑
文物介紹——宋朝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漢橋話畫:范寬《溪山行旅圖》宋代全景式山水畫的高峰
祝枝山行書《瓊林玉樹圖歌》欣賞
山行-杜牧 陳啟東古詩專輯
吉順號茶山行日記(四)深入景邁山驗收「野放景邁山」春茶原料,百年古樹茶蘭香醉人!
【古文探奇】劉海彬 | 山行記
鄧斌?堯山行記
「封塵三俠」黃山行
盈寶遊記之千里黃山行
文藝馥心:青山連綿溪流盤山行,紅花開始知春來臨
傅山行草書《杜甫秋興八首卷》
清傅山行書欣賞《丹楓閣記》
《釜山行》續集《半島》開拍!姜棟元 李貞賢主演
泰山行宮在哪裡?臨清去拜碧霞元君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