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化濕又和胃,2個常用的方劑很多人卻不知道用!

化濕又和胃,2個常用的方劑很多人卻不知道用!

小編導讀

藿香正氣散,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的吧,尤其是藿香正氣散(水),在暑天,是很多人包里的常備品!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平胃散,葯僅4味,但用藥精當、效專力宏,臨床運用廣泛!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平胃散、藿香正氣散其實都是很好的化濕和胃藥,具體是怎麼回事?又怎麼運用?且看正文分解!

化濕和胃劑

適應證:濕阻中焦,脾胃失和之證。

主症: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嘔吐泄瀉,食少體倦等。

常用藥:蒼朮、藿香、厚朴、陳皮等。

代表方:平胃散、藿香正氣散等。

平胃散(《簡要濟眾方》)

平胃散中蒼草,厚朴陳皮姜棗,

燥濕運脾主力,行氣和胃良藥。

【方劑組成】蒼朮120克,厚朴90克,陳皮60克,甘草30克,生薑2片,大棗2枚。

【功能主治】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用於濕滯脾胃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噁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倦怠思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蒼朮辛香苦溫,為燥濕運脾之要葯,位居君葯之位;厚朴辛溫而散,行氣除滿,與君葯有相須之妙,二者常作為葯對出現,為臣葯;陳皮辛行溫通,理氣醒脾,為佐葯;甘草甘平清和,益氣補中,佐使功能兼備;少配生薑、大棗,是傳統的引葯,有補脾和胃之效。諸葯合作,使濕氣去、胃氣和、氣機暢、升降順、上下通,脹滿嘔吐之疾自消矣。

本方從燥濕入手,主以運脾;以行氣為輔,兼以和胃,是治療濕滯脾胃證的基礎方。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消化性潰瘍、傳染性肝炎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脾胃為後天之本,是說它不僅在生理上與人體關係密不可分,在病理上也與人體密切關聯。人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故「飲食」之序,「飲」在「食」前。人與食、與飲、與水之接觸,註定是無法規避的事。脾的功能很多,直接或間接聯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不停地運行中,脾往往顯示出這樣的特點:以勞為用,自強不息,運化水濕以利他;大公無私,奮不顧身,感受水濕而苦己。故脾為濕困就成為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而治濕運脾也應視為治脾的第一要務。治脾之法雖多,無不圍繞這一主題。《臨證指南醫案》云:「太陰濕土,得陽則運。」本方之葯,芳香溫燥,陽葯主之也;《醫方考》云:「脾強則有制濕之能。」本方之葯,運脾和胃,強脾之治也。平胃散,平脾胃也,脾和而胃平,實乃治脾之方矣。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藿香正氣陳術,腹皮半夏厚朴,

苓芷紫甘姜棗,寒濕穢濁併除。

【方劑組成】大腹皮3克,白芷3克,紫蘇3克,茯苓3克,半夏曲9克,白朮9克,陳皮9克,厚朴9克,桔梗9克,藿香9克,炙甘草6克,生薑3片,大棗1枚。

【功能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霍亂吐瀉,惡寒發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舌苔白膩,脈浮或濡患者,以及山嵐瘴氣。

【方義陳述】本方中,藿香為治霍亂吐瀉之要葯,辛溫驅寒,芳香化濕,辟穢和中,重用為君葯;半夏曲、陳皮、白朮、茯苓理氣燥濕,和胃降逆,健脾助運,和中止瀉,同為臣葯;紫蘇、白芷、大腹皮、厚朴、桔梗、生薑、大棗發散風寒,醒脾寬中,燥濕化濁,調和營衛,俱為佐葯;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為使葯。全方藥物調和脾胃,升清降濁,運化氣機,使諸症消除。

本方升降有序,調理得當,內外合法,表裡雙解,是治療夏月感受寒濕、脾胃失和之證的常用方。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腸傷寒、斑疹傷寒、傳染性肝炎、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本方「名曰正氣,謂正不正之氣也,故以『藿香正氣散』命名」(清·吳謙《刪補名醫方論》)。其立足於祛除寒濕、調和脾胃,不僅為夏月時令性疾病所青睞,消除寒濕穢濁諸邪,為人們安全度夏提供可靠保障;而且對夏季之外而具有相關癥狀的疾患也有良好的效果,以解決人們誤食誤飲、水土不服等原因造成生活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因此,不少人將它列為「家庭必備」「旅遊必備」之品,成為中成藥中的看家葯之一。出於對本方的推崇,明代溫病學家吳鞠通創立「加減正氣散五方,皆由藿香正氣散化裁而成」(《溫病條辨》),它們的適應證雖有所差異,但主旨始終不離本方。筆者也是本方的推行者之一,無論湯劑、成藥,只要辨證準確,都可藥到病除,不能不盛讚其功矣。余以為,若用成藥,則以氣味走竄的水劑為首選;若用湯劑,則可酌情選加山楂、麥芽、神曲、砂仁、雞內金等助脾胃消化之葯,以為中土運化增助推之力,長遠效果會更好。

版權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輕鬆動動手,全身通通通!
沒有包治百病的補藥,使用不當殆害無窮
必背脈學經典,瀕湖脈學全新亮相啦!第一波浮脈類奉送
休假還是覺得累?那你可能患上了……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既能化濕,又可解暑的這種中藥,止吐的效果也很好!
中暑別亂用藿香正氣水,喝不對更傷身!憋悶乏力,常喝1碗化濕湯
當年老佛爺清熱化濕都是用膏方解決的,你還覺得夏天不能吃膏方嗎?
這味南方常見的草藥,卻有開竅醒神、化濕和胃的養生妙用!
藿香正氣水功效強大,解暑化濕還止嘔,但是,它原來還能這樣用!
「食療葯膳」春季不少街坊總覺得濕重無胃口,就做這個能開胃化濕、溫脾理氣的菜式吧!
泄瀉,可以使用針灸療法,不僅可以運脾化濕,還能整腸止瀉
濕氣是「吃」出來的,貪吃鬼要牢記避3食、遠4事,化濕氣!
沒食慾又沒精神的暑熱天,靠什麼化濕開胃?
家中常備此葯,芳香化濕,濕熱引起的感冒一治就好!
夏天不吃它可太虧了,5塊錢一斤,能健脾化濕,還能促進腦部發育!
推薦3種健脾、化濕食譜,想知道如何祛濕看這裡!
藿香鯽魚中的藿香,也是一味化濕解暑的常用中藥!
這味補虛中藥,可補益脾胃、健脾化濕,適合老年患者使用
5種食物,清熱排毒、化濕消腫,是濕疹的「剋星」!不好天理難容
你家飯桌上肯定有的這道菜,它還是健脾化濕的良藥!
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白豆蔻,也是化濕行氣的良藥!
入秋後,用這野菜煮雞蛋,腰不痛了,健脾化濕,輕鬆甩掉大肚腩
冬天這道菜別錯過,活血殺菌,還散寒化濕,抗菌防感冒,超級下飯
強壯筋骨食療方,能運脾胃,化濕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