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傑·埃爾斯:分裂美國的人

羅傑·埃爾斯:分裂美國的人

羅傑·埃爾斯(1940-2017),美國媒體大亨,福克斯新聞創始人。

分裂美國的人

文 | 杜劍鋒

(旅美學者)

2011年12月7日白宮舉行的媒體聖誕晚宴上,奧巴馬總統看到福克斯新聞頻道CEO羅傑·埃爾斯(Roger Ailes),笑道:「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來了。」

這固然是玩笑,但埃爾斯無疑是美國傳媒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四名共和黨人成為白宮的主人,而當民主黨主政時,無論柯林頓還是奧巴馬,則把他當作最危險的敵人。

2017年5月18日,埃爾斯因病去世,終年77歲。消息傳出後,前總統老布希在推特上說:「如果沒有他的天才和忠實的幫助,不敢確定我能成為總統。」他生前的勁敵《紐約時報》將他稱為「美國保守政治的一個統治性勢力」;兩名政治立場截然對立的福克斯新聞主播,各自將他比作自己的父親;一名曾遭受他性騷擾的員工則表示,「正義得到了伸張。」

1940年,埃爾斯出生在俄亥俄州一個工人家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綜藝節目《麥克·道格拉斯秀》中擔任助理,憑藉對電視媒體的敏銳判斷力,很快成為節目的執行製片人。1967年秋天,理查德·尼克松來節目作嘉賓。尼克松表達了對電視這種「新媒體」的不以為然。當時只有28歲的埃爾斯毫不客氣地對這位前副總統說:「如果不想辦法駕馭電視,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白宮的主人。」

埃爾斯曾毫不客氣地對尼克松說:「如果不想辦法駕馭電視,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白宮的主人。」圖為尼克松。

就這場談話後不久,尼克松把埃爾斯招至麾下,讓他負責總統大選的電視宣傳。於是埃爾斯組織了一系列小型選民論壇。他事先精心挑選參加者,提前審查這些「群眾演員」的問題。在他一手策划下,性格孤僻怪異的尼克松以充滿親和力的形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最後如願以償入主白宮。電視不再是一個中立客觀的新聞媒介,而成了一場事先排演好的政治秀。

此後,埃爾斯成立了自己的媒體和政治諮詢公司,客戶不僅有議員州長,還包括里根和老布希兩位總統候選人。在1984年大選中,他充當里根的辯論教練;1988年大選,他主導的極具攻擊性的宣傳策略對老布希勝選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1996年,正在籌建福克斯新聞的默多克找到埃爾斯,兩人一拍即合。埃爾斯認為,當時的美國主流媒體一邊倒地擁抱進步主義意識形態,而大量普通人渴望聽到帶有「傳統價值觀」的聲音。在組建福克斯新聞團隊的時候,埃爾斯大膽啟用沒有名氣、但有著明顯保守主義政治傾向的主播。他的目標觀眾是夾在兩岸腹地的美國人,是生活在埃爾斯家鄉沃倫那樣中西部小鎮的老百姓。自1996年10月7日開播之日起,旗幟鮮明地宣揚保守主義觀點、毫不掩飾地支持共和黨政客,便成了福克斯新聞最大的特色和賣點。

福克斯新聞的另一特色是時政新聞娛樂化,鼓勵傾向性報道。埃爾斯對娛樂性的重視遠遠超過對新聞原則的強調。為了追求收視率,他想盡心思增加節目的「觀賞性」。對播報內容進行「裝修」,是他的一大發明。他認為,真正吸引觀眾的是那些有強烈傾向、立場明顯的節目,過去20年中,福克斯新聞雖然不乏中正客觀、質量上乘的新聞播報,但最火的幾檔節目,如「奧萊利因素」「漢尼迪秀」等,都秉承著「兩個凡是」的原則——凡是共和黨的政策都是對的,凡是民主黨的主張都是錯的。

福克斯新聞最火的幾檔節目,如「奧萊利因素」「漢尼迪秀」等,都秉承著「兩個凡是」的原則——凡是共和黨的政策都是對的,凡是民主黨的主張都是錯的。

福克斯新聞吸引了大量觀眾,2002年,其收視率首次超過CNN,成為有線新聞的收視冠軍,並在這個寶座上一坐15年。這給埃爾斯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

然而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候,埃爾斯在醜聞中結束了職業生涯。2016年,福克斯前主播格瑞辰·卡爾森控告埃爾斯對其進行性騷擾,許多一直沉默的受害者受此鼓舞也紛紛站出來揭露埃爾斯。2016年7月,埃爾斯被迫辭職,不到一年後離世。

埃爾斯帶給美國新聞界的變化,並非僅僅是建立了一個讓保守派價值觀發聲的電視台,而是令有傾向性的「新聞商品」大行其道。MSNBC、CNN這些競爭對手也沒有潔身自好,反而投入到這股濁流之中。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社會日益激化的分裂和對抗,左右兩派民眾愈來愈水火不容。在剛剛結束的大選中,靠著民粹主義口號奪取白宮的特朗普和他的許多支持者們,都是福克斯新聞的忠實觀眾。

因此,埃爾斯真正的遺產不是福克斯新聞,而是坐在橢圓辦公室里的第45任總統,以及一個分裂的美國社會。

刊於《財新周刊》2017年第21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邱吉爾與奧威爾:自由主義二人傳
實體書店回暖之辨
押沙龍:才子與幫閑
孔捷生:來自五指山的故事
季風書園二十年,這是最後的告別

TAG:財新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高官:美國允許「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滲入阿富汗
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破壞」了小羅伯特?唐尼的復仇者照片
美國尼米茲戰鬥群在阿拉伯灣
抵達馬尼拉的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
菲利普·羅斯和伊萬·麥克格雷格的《美國牧歌》
萬人迷做老闆,貝克漢姆組隊踢美國大聯盟,博爾特自薦、目標C羅
美國塗鴉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奎特
美國、尼日、烏克蘭、肯亞、德國等近期風險
詩畫藝術家羅伯特 亨利,美國漢斯霍夫曼的弟子
美國現代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整容狂魔」羅德里戈·阿爾維斯現身紐約,網友:別來美國嚇人
奧巴馬和特朗普,哪一個美國總統更愛東亞裔中國人?
美國務卿蒂勒森:敘利亞化武攻擊 俄羅斯難辭其咎
特朗普指責巴勒斯坦:拒見彭斯是對美國的不敬
理查德.舍爾曼:比特幣受到美國橄欖球聯盟的青睞
美國斯蒂芬-克萊恩長詩《黑色騎士及其他詩》
俄羅斯為何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約翰·克里:以色列、沙特和埃及希望美國在核協議之前轟炸伊朗
伊朗紀念伊斯蘭革命39周年 魯哈尼稱:不會屈服美國威脅
真實還原:萊文斯基和柯林頓總統的美國白宮「拉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