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自動駕駛市場百家爭鳴,未來軟硬體平台將如何進化?

自動駕駛市場百家爭鳴,未來軟硬體平台將如何進化?

雷鋒網按:隨著汽車廠商和科技公司大量加入,自動駕駛市場正在經歷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放眼望去,市場上至少出現了 10 款 ADAS/自動駕駛平台。那麼,這些軟硬體平台將如何互動與競爭?

對於大多數沒在底特律摸爬滾打過的人來說,理解整個汽車行業的內部運作可不容易。

如何平衡好汽車廠商、一級供應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關係,並保證數百萬輛車順利下線?這成了外行眼中的「玄學。」

不過,這樣的局面現在被技術供應商們打破了。神奇的是,它並非底特律土生土長的企業,對傳統汽車市場也是一竅不通,這些攪局者包括特斯拉、Waymo 和晶元巨頭英偉達、英特爾。

在一個被新來者攪亂的行業,汽車廠商與一級供應商的合作關係也不再一如往常。如果有更好的合作夥伴,現有的聯盟也有可能迅速分崩離析。同時,平台間的競爭也讓整個行業的未來變得無法預測。

對於科技媒體來說,如果自動駕駛行業真能演變成英偉達與英特爾兩大陣營之爭,那麼新聞就好寫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英偉達看來,深度學習才是改變整個汽車行業的靈丹妙藥。但在德州儀器(TI)看來,今年將現有的 Level 1 & 2 平台升級至 Level 3 才是當務之急。

TI 在 ADAS和智能駕駛 SoC 上已經投入了超過 1.5 億美元,它想在保護自己軟體投資的同時推進車輛自動駕駛能力的升級。此外,TI 未來也會提供低功耗的 AI 解決方案。

因此,對於汽車行業進化的速度和路徑,兩家公司有著完全不同的觀點。

ADAS/自動駕駛平台

「從前,汽車行業是一個巨大的網路生態系統,它連接著不同層次的供應商。」林利集團資深分析師 Mike Demler 說。「沒有公司能通吃一切。」

Demler 相信,「大多數汽車廠商對於自動駕駛平台仍在評估或研發中,暫時沒有人會砸錢直接買下完整的解決方案。

以下是市場上已經公開亮相的十大 ADAS/自動駕駛平台:

自動駕駛市場百家爭鳴,未來軟硬體平台將如何進化?

*十大 ADAS/自動駕駛平台

如上表所示,不是每個自動駕駛平台都能囊括所有的 ADAS 和自動駕駛功能,即使是走在業界前沿的英偉達,呈現給我們的也是部分解決方案。

技術研究公司 Vision Systems Intelligence 首席顧問 Phil Magney 指出,「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平台依然需要安全員隨車進行監督。」

IHS Automotive 信息娛樂與 ADAS 部門主管 Egil Juliussen 則表示:「我認為未來將會有多個軟硬體平台出現重疊現象,它們會在互動中不斷競爭。」

自動駕駛堆棧

Magney 喜歡用更細緻的眼光來看待自動駕駛平台,他將整個平台分散成若干塊,並稱之為「自動駕駛堆棧」。

所謂的自動駕駛堆棧,據雷鋒網了解,包括感知、定位/規劃、決策/反應、控制、互聯、輸入與輸出。而推動這些區塊不斷進步的大多是晶元公司,它們之間經常合縱連橫。

既然這樣,為什麼晶元公司都爭先恐後加入平台之戰?

對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的自動駕駛市場進行分析後,晶元公司認為這場戰鬥的戰線已經擴展到了開發平台階段。Magney 認為,晶元公司的目標「是圍繞自研的處理器 IP 推動自動駕駛堆棧逐漸走向量產。」

不過,Magney 也指出,選定了體系架構後,未來的量產平台可能與現有原型產品大不相同。

選擇處理器這一步相當重要。「處理器指令集在整個堆棧的不同部分會有所差別。」Magney 說道。「在前端,感應環境是重點。然後在設定路線前你必須先完成定位。隨後你要發出時間觸髮式控制指令,同時監控也要跟上,以便將失敗率降到最低。」

Magney 說:「自動駕駛堆棧可不只是個硬體概念。」

「大多數的解決方案都包含有開發工具、函數庫、實例應用、運行時間和中介軟體等。」Magney 解釋道。很明顯,一些供應商想成為一站式商店,它們要單方面打造一整個生態鏈。在 Magney 看來,「開發自動駕駛應用非常複雜,光是選擇軟硬體都能耗掉一半的彈藥。此外,大家還得搞定開發工具鏈。」

自動駕駛市場百家爭鳴,未來軟硬體平台將如何進化?

*自動駕駛硬體堆棧

Magney 還分享了自己對市場上的自動駕駛硬體堆棧的看法:

合縱連橫

在Magney 看來,除了主要的晶元廠商加入了這場自動駕駛大戰,一級供應商們「在該領域也是異常活躍」。縱觀整個市場,一級供應商已經成了晶元廠商搭載自動駕駛堆棧的得力助手,它們熟悉車輛安全協議,在軟硬體整合上又有自己的一套。

如今,行業內除了各種收購兼并,主要的趨勢就是廠商間的合縱連橫。

此前就存在的盟友

前不久,寶馬、英特爾、Mobileye 聯盟迎來了德爾福這,未來後者將成為這一聯盟的開發夥伴並負責自動駕駛系統的整合。

如果深挖這次合作,你會發現這些公司之間原本就存在盤根錯節的關係。德爾福也有名為 CSLP 的自動駕駛平台,在該平台上,它使用了自己的雷達技術和 Mobileye 的圖像處理系統。

與此同時,德爾福還與英特爾有著合作關係,因為 CSLP 平台需要英特爾的處理器。2015 年,德爾福還收購了從卡耐基梅隆大學分拆出來的軟體公司 Ottomatika 公司,它主要看中了該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演算法。

很明顯,德爾福這家一級供應商在自動駕駛行業已經找到了多個支點,這次加入新的聯盟後,CSLP 的後續命運會如何?

現在看來,這一聯盟中的四大巨頭都在小心行事。

英特爾自動駕駛集團副主席 Kathy Winter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的合作主要是想讓德爾福幫助寶馬整合出自動駕駛汽車。「在系統整合方面,汽車廠商確實需要一級供應商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德爾福與三巨頭間的合作是「非排他性」的。

也就是說,如果其他廠商也想使用三巨頭的自動駕駛平台,它在進行整合時不一定非要找德爾福幫忙。「我們現在也在積極尋找更多開發夥伴以滿足未來 OEM 客戶的需求。」Winter 補充道。

自動駕駛市場百家爭鳴,未來軟硬體平台將如何進化?

*全新寶馬 7 系擁有自動駕駛功能

未來,德爾福的 CSLP 會不會和三巨頭的自動駕駛平台逐漸融合在一起?

德爾福工程和服務部門副主席 Glen DeVos 表示:「平台的結盟是兩家公司的第一要務,未來幾個月里我們會密切合作以完成這一目標。」

在這裡,DeVos 可是用到了「結盟」,難道德爾福要放棄自家的 CSLP?——不見得,德爾福會繼續保持「兩條腿走路」。

DeVos 表示:「我們已經與寶馬達成了協議,未來公司可以提供兩種方案,德爾福開發了一款開放新性模塊化平台,稍加改動就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換句話說,即使硬體基於三巨頭自動駕駛平台,德爾福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搭載自家自動駕駛軟體的產品。

錯綜複雜的關係

簡而言之,未來汽車廠商、一級供應商和晶元公司之間的關係依然會錯綜複雜。不過,汽車製造商會細心檢查自動駕駛堆棧的每一部分,就像它設計車輛時會與多個供應商打交道那樣。

Demler 指出:「德爾福期望打造一款一站式系統,但不是所有的汽車廠商都能看中它們的產品。」

「雖然只有福特會執著於舊的模式,小心翼翼的評估供應商和採購零部件的規格,但其他廠商肯定也不會放棄控制權,讓別人掌握自家自動駕駛汽車的命脈。」Demler 說道。因此,想一家通吃恐怕不太可能。

Demler 還表示:「通用買下了 Cruise,而 Cruise 用的是英偉達的 GPU;寶馬雖然與 Mobileye 結成了同盟,但它自己卻緊握自動駕駛演算法;廠商們雖然想借英偉達之力快速實現自動駕駛,但它們都想對產品稍加修改(如自行開發軟體),拿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系統。舉例來說,奧迪是 Mobileye 和英偉達的合作夥伴,但它們也用自家零部件打造了一套系統。」

因此,未來各大平台大融合的情景可能並不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會一直維持下去。

雷鋒網推薦閱讀:

自動駕駛數據流如洪水般襲來:「數據公司」英特爾如何發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海知智能謝殿俠:中國版Echo音箱是「橘生淮北」,電視才是智能語音助手落地的未來
信息通信研究院徐志發:區塊鏈金融的「一升一降三創新」 | 數博會2017
ARM發布DynamIQ技術加持的新產品,主打機器學習
預測|站在濱海灣旁邊 帶你俯瞰ICRA 2017 五大亮點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軟體硬體總要更新,自動駕駛可能永遠不會實現完美
軟硬體不斷迭代,特斯拉無奈自動駕駛量產仍面臨挑戰
硬體不夠軟體來湊,顯卡驅動更新來襲
自動駕駛汽車硬體系統概述
一文看懂自動駕駛需要哪些軟硬體?
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硬體和軟體
正向研發自動駕駛汽車,離不開符合功能安全的軟硬體架構
優步自動駕駛致死案:硬體已看見,軟體決定不反應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俄羅斯再次使用敘利亞空戰作為最先進「硬體」實驗平台,既是機會也是風險
硬體市場持續疲軟!未來PC和硬體市場的發力點在哪裡?
自動駕駛趨勢下 以軟硬體協同設計加速汽車研發創新
雲時代,智能硬體再次走向神壇?
創新不夠硬體來湊 驍龍移動平台憑什麼成為香餑餑?
安卓停止支持,推動華為從硬體到軟體都實現自主
手機硬體已進入發展瓶頸,未來電池技術將如何突破?
蘋果無人駕駛汽車再增員 硬體為王還是軟體至上
如何快速搭建自動駕駛的硬體系統?禾多科技給出了答案!
解決硬體「老、大、難」問題,本土創業公司讓自動駕駛「硬」起來
盤點自動駕駛硬體計算平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