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還記得30年前的「《古船》風波」嗎? | 史料

還記得30年前的「《古船》風波」嗎? | 史料

短史記微信號:tengxun_lishi





編者按: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古船》這部小說。



有學者認為,「對於中國革命史的反省,張煒的《古船》可以說有開創之功」,後來出現的《白鹿原》、《故鄉天下黃花》等重敘歷史的小說,多少都受到了《古船》的影響。(《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P113。)



1986年,《古船》公開發表。「當時《當代》雜誌的發行量還有二十多萬。《古船》在《當代》1986年第五期全文刊出後,立即引起讀者和文壇的強烈反響。」在稍後舉行的兩次《古船》討論會上,「絕大多數討論者對《古船》倍加讚賞」,「批評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如何看待土改以來幾十年的政治、階級鬥爭的經驗教訓?……第二,……高大全的人物是沒有的,但高大的人物是有的,中國脊樑式的人物是有的,像《古船》這樣的小說應該讓這樣頂天立地的人物佔有一定的位置。……」



這些批評意見,使得作者張煒在濟南的《古船》討論會上,不得不做出這樣一番辯解:「有兩個同志提到了土改的描寫,說是雖然寫的是事實,但還是不應該寫到農民對剝削階級的過火行為。我想這種想法倒是可以理解。不過農民的過火行為黨也是反對的——黨都反對,你也應該表示反對。至於土改運動中『左』的政策,已在當時就批判了——當時批判了的,現在反而不能批判了嗎?」(何啟治:從《古船》到《白鹿原》)



圖:198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的《古船》單行本封面




稍後,據《當代》雜誌副主編汪兆騫回憶:「先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迫於壓力不再公開報道《古船》的研討會,後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指示』不要出版《古船》的單行本。最後何啟治以編輯部和個人名義,寫了願為《古船》單行本出版承擔責任的書面保證。在社內社外輿論的壓力下,《古船》單行本才得以出版。」「《古船》受到最不公平的待遇,是沒有獲得茅盾文學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時,我熟悉的評委們分別告訴我,經他們無記名投票,《古船》以高票入圍,且排在前面,讓人感到驚詫的是.最後公布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目中,卻偏偏沒有《古船》,而從未聽評委們提過,我卻很熟悉的人文社出版的另一部小說卻位列其中。」(汪兆騫,《往事流光:見證文學的光榮年代》,P38-39)



1989年春節,前文化部副部長陳荒煤,在《當代》雜誌上公開發表了一封致信《古船》作者張煒的信,對其表示支持。這封信,乃是當代文學史上的一份重要史料。該信全文如下:




《古船》我思——致張煒


荒煤



張煒同志:



首先向你祝賀春節好,期望你在1989年再推出優秀的新作。這是一個老退伍兵的真誠的期望!看到你們這一代新人的成長、湧現,我們就看到了中國文壇未來的希望,不能不感到衷心的高興和安慰。



不想辯解為什麼讀到你的大作快一年了,到今天才給你寫信。也不想說什麼套話。不管如何,是應該向你道歉的——寫信太晚了。在我晚年有限的餘生,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我的心情說出來也不是你們所能了解的。我今年76歲了,精力已不如從前了。


《古船》已在去冬拜讀了。春節期間又翻了一下,才寫這封信:這期間還看了你在《作家報》發表的兩次創作筆記。但我究竟精力有限,也難以去找評論《古船》的文章。反正文學界對《古船》的好評,你當然已經知道了。



我這封信只是向你表示一下祝賀。同時,我的個人感受供你僅參考而已。我這年已76歲的老人,不可能對這本好書做什麼全面評論。老實說,我讀了後,包括最近又重新翻了後,我的心情感到十分沉重。



近年來無力讀很多長篇小說。讀《古船》的這種感受更是很少的。我感到沉重,主要是在《古船》中所揭示的過去幾十年來農村中種種運動中的愚昧、殘酷、悲慘的現象。對比今天現實的改革開放,不能不感到這種歷史的沉重。



我們的黨和國家從來強調八億農民是中國的國情,這也的確是中國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的特色。如今年國家經濟發展中,農業生產也仍然是一個嚴重問題。可是,在長期「左」的思想影響下,在「階級鬥爭為綱」的政策下,造成人為的人際關係的緊張、對生產力的破壞,這的確是一場嚴重的災難,我讀的作品不多,至少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深刻、真實地揭示這種矛盾的作品。儘管我在農村工作時間很少,但也多少了解一些情況。我1946年在冀南搞了一年多平分土地運動。回憶當時一些情況,我對你書中某些描寫有深切的感受。



其次,過去我們寫農村的作品,也是正面表現階級鬥爭,表現農民的鬥爭熱情與覺醒較多,然而對農村中由於愚昧無知的思想尤其是封建思想(又往往披上革命的外衣)所形成的種種枷鎖缺乏深入批判。儘管各種運動不斷,不僅沒有可能不斷發展生產力,相反,只能衝擊生產,阻礙並破壞生產。


所以,在改革開放、發展農村經濟情況下,各種矛盾中一個突出的矛盾,是封建思想的泛濫和改革開放齊頭並進。一方面鄉村企業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多種經營的發展,顯示了思想解放的威力;另一方面,封建迷信、買賣婚姻——甚至販賣人口、賭博、盜竊公物等等泛濫。愚昧成了災難。這個問題不解決,又會形成一種新的災難。但要解決這個問題,清除愚昧,真正思想解放,這可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這一方面有待於黨和國家的政策教育、誘導,更重要是要有一代新人真正克服愚昧——既徹底擺脫過去「左」的思想,又要完全清除封建思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否則,就無法走向真正的改革開放。



我覺得你的作品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通過隋家兄弟的命運深刻含蓄地展示了這一點。更難的,是把歷史交叉、融合到今天的現實中來。既沒有用太多的篇幅去渲染歷史的悲劇與錯誤,又不能不使人感到歷史的陰影始終籠罩著隋家、李家、趙家等家族的命運。在結構上歷史與今天經常交叉進行敘述,又使得歷史與現實有強烈的對比,也增強了作品的當代意識和歷史的深度。



當然,不用說,作品成功的決定因素,是你塑造了許多形象生動鮮明的人物,如抱朴、見素、知常、趙炳、趙多多、含章等等。特別是趙四爺與含章這二人的關係的描寫,是難度很大的,是很異常而在特定的條件又似乎合理的關係。寫不好會很庸俗,或者簡單化了也損害含章的形象,也就缺乏更深的悲劇。趙炳等對含章的報復心理也較合理。趙多多則的確是我們農村幹部中的一種典型。我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對抱朴那麼真摯學習《共產黨宣言》與他那認識到的、理解的思想感情的描寫,還缺少更多的合理和必然因素。他在什麼情況下發現這本書,又如何認為是對「做人的根本,怎麼過生活」的一本書,這些,在第16章他和見素傾心交談的描寫之前,如果早一點有些鋪墊、交代就更好了。



應該再指出隋不召這個人物寫得很好。



也正是這些人物的命運,增加了我的沉重感,看了他們走過的道路,特別是含章這位女性悲劇的遭遇、見素進城的遭遇……能不感到沉重么?


這種沉重感,就是我們每個人回顧歷史、面對現實應該有的責任感。



老實說,小說還引起我有些難以說明的思考。我的確是得到了一些啟發,小說證實了我在作協理事會講話中談到的,現在我們作家有面向改革的更廣大的自由,同時又要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這個見解還是對的。



作家應有這個歷史感、責任感,以自己各自認識理解的現實,去面向改革,作家都有義務去促進改革;但是如果對歷史的錯誤和教訓沒有清醒的反思,是不能真正取得這種自由的。



因此,我最後有一個也許是多餘的提醒,我希望你繼續堅持你創作上開拓的境界:立足於現實,回顧歷史,又站在歷史的高度展望未來。遵循「文學是人學」這個規律,寫好人的命運、性格。這是你的作品現實主義的魅力的根本所在。



你的作品主要是表現現實,你並沒有著眼於去「尋根」,然而透過現實揭示了歷史,也終於找到了歷史長期難以發展的「根」在哪裡,還掘出了我們民族貽害無窮、萬變不離其宗的封建老根!


作家不能離開今天的現實和實際生活去尋什麼「根」。



純文學也不能純到離開現實和實際生活。



我欣賞你這種精神和認識。要去揭露過去苦難的歲月里「對科學最愚昧無知的踐踏、對生產力的巨大破壞……也扼殺了友誼和愛情……一切希望……瑰麗的人生」。而這正是為了使人成為全面自由發展的人,為了建設美好的人生!



我希望你這樣走下去!



我隨手寫來,只是一些零星感受,倘若有點參考作用就參考,錯了不聽就是了,作為朋友的來信看看,這不是評論文章。


匆匆,再次道歉這封信寫得太晚了。



荒煤


1989年2月7日夜


(收錄於《陳荒煤文集 第6卷(文學評論·下)》)




長按二維碼

,關注「短史記」微信公眾號(微信id:tengxun_lishi);

無法長按二維碼,請在微信中直接搜索「

短史記

,可以獲取更多靠譜的歷史資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空間與劇目:晚清報人如何與官方抗爭? | 書摘
蔣介石在日記中評價林彪「幼稚可嘆」,是否中肯? | 短史記
還記得30年前的「《古船》風波」嗎?
空間與劇目:晚清報人如何與官方抗爭?
蔣介石在日記中評價林彪「幼稚可嘆」,是否中肯?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劉若英深陷退票風波,是報應來臨?網友:還記得21年前的張國榮嗎
66年前人類登頂,想過珠峰今天會有封山風波嗎?
《後來的我們》貓眼平台1300萬退票風波,誰才是幕後黑手?
莫里斯風波塵埃落定!馬刺撤回2000萬報價,改簽23歲大前鋒
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身陷票房造假風波,1天退票達40萬張!
《愛情公寓》回應退票風波,「10年青春」值得買票嗎
崔永元接受採訪談《手機2》風波,三個字回應6000萬片酬事件!
鄧亞萍請你收手吧!2年敗光國家20億,如今再陷50億風波
《王牌特工》也陷抄襲風波?指控者索賠500萬美元
《創造101》排名再起風波,網友:隔壁《偶練》導師來了都排不上號!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去哪了?600年後此山村發掘一古墓引風波
後藤希美子瞞死訊,為假身世風波憂鬱13年
《金粉世家》16年前vs後,董潔陷離婚風波,她卻因意外去世!
楊天石:蔣介石1946年修憲風波
《愛情公寓5》預計明年3月開拍,電影版風波之後,你還期待嗎?
1141年南宋名將岳飛冤死於風波亭後 秦檜是怎樣處置岳飛家人的?
以「黃」標記亞裔近30年,納蘇郡警局陷種族風波
國家德比的焦點!「拒絕慶祝」風波後,貝爾能否夢回2014?
《道士下山》的風波
32歲成三料視後,兩個好姐妹都深陷出軌風波,如今37歲還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