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圖片來源網路)

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隨著時間的流逝,祭屈原之說愈加風行,以致於其他諸說均鮮為人知了。

端午吃粽子

粽子可以買,也可以自己包,關於粽子餡的種類則有很多,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豆沙餡……

粽子的種類主要分南北兩大派系:

北方粽以甜味為主,特別喜好甜而不喜咸。北方粽子各地都一樣以甜粽為口味,代表地區為北京。

北京的粽子可分四種:

純糯米製成無味的白粽子,蒸熟以後沾糖吃。

小米粽,就是沾糖吃的紅豆粽、紅棗粽。

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

豆沙粽,餡心用豆沙,比較少見。

南方粽咸甜口味都有,但大都以鹹的為主,較廣為人知的有下列四種:

浙江湖州粽

米質香軟,分咸甜二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以肥瘦肉各一片入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入餡,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後豬油融入豆沙。咸粽即鮮肉粽,因金華火腿面聲名大噪,且是享譽大江南北的點心小吃。湖州粽的餡料:鹹的有鮮肉、火腿、鹹蛋黃、香菇、栗子、八寶、雞肉餡等。

四川椒鹽豆粽

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後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里嫩,頗具風味。

廣東粽

廣東粽以中山的蘆兜粽及肇慶的裹蒸粽二者最為有名。

蘆兜粽用蘆兜葉做成,特點是塊頭大,成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分甜咸兩種,甜的以蓮蓉、豆沙、栗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肇慶裹蒸粽是用蓮葉用,一張蓮葉對摺,裡面再襯三四張粽葉,重量亦大,包出來四四方方,甜者以蓮蓉、豆沙、棗泥、栗蓉做甜餡,咸者以蓮子、百合、栗子、綠豆、冬菇、豬肉、火腿、香腸、蝦米、蛋黃、乾貝、叉燒肉、燒鵝等做餡,有「粽子王」之稱,體大有如茶樓的點心荷葉飯。

閩南粽

閩南粽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冰透後加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泉山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食用時要注意以下禁忌:

1.粽子好吃,但不宜多食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得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吃粽子的同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與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2.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複發。

3.不宜食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粽子。

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來後,充分加熱變軟後再吃。

4.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5.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其他民俗活動

划龍舟

掛艾草與菖蒲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放風箏

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栓五色絲線(長命縷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採茶、制涼茶

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可驅避毒蟲。

躲端午

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跳鍾馗

端午節的詩詞欣賞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五月五日

(北宋)梅 堯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徵稿日期5月1日-8月31日

一等獎獲得者將成為國家地理中文網簽約攝影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去趟蘇州,沒有懸念,她會滿足你所有的江南小情懷!
去廬山西海泛一葉扁舟,你的初夏就該這樣!
一旦你來過這樣一座布拉格,此生她都留存於你的血液之中!
你準備回家吃粽子的時候,他們在吃苦!
噴再多的香水,也比不上一顆芳香的心靈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世間自有萬古愁
吐槽小說系列之《萬古神帝》
恐龍父愛萬古傳
「雅頌千秋曲,風華萬古辭」
太元永古,造化仙帝:不朽天帝橫斷萬古,無人能敵,一劍出而天地寂滅
這個中國人,他沒名字、沒文化, 沒尊嚴,可他卻萬古流芳,遺憾的是今天我們已將他遺忘?!
這幾位名垂青史,萬古流芳,不吹牛逼至今提到他們人神皆知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一句話演化出來5個網路小說巔峰名句
秦始皇被譽為千古一帝,而此人卻被譽為千萬古之一帝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良劍得天下,青聿書萬古
仙俠修仙小說_都市修仙之萬古仙帝,九天之上,他為萬古仙帝。喧嘩都市,九世歸來,他橫推一切,仍為帝尊。你出身名門,蔑視一切
一身詩意千尋爆,萬古人間四月天
萬古帝尊,血魂,戰罡,妖法,冥術,鬼武,神道……蒼穹萬界,萬族爭雄
《萬古仙穹》3月15日迎來第二季,「背離原著」的動漫你喜歡嗎?
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道家傳說,老君降世五彩祥,廣佈道德萬古芳!
此民族自稱萬古流芳,可血脈來源撲朔迷離,連自己的祖先都搞不清
劉希夷8句著名唐詩:百年同謝西山日,千秋萬古北邙塵
辰東筆下洪荒世界的4位大佬,荒天帝獨斷萬古,葉天帝舉教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