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仇英抗倭圖卷與倭寇圖卷中看真實的大明蕩寇風雲
倭寇是困擾明朝的一大禍患,所謂「北虜南倭」。元朝時倭寇就已經存在,最初掠奪朝鮮半島,後蔓延到中國沿岸。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中日兩國實行「勘合貿易」,在此後的大約100年的時間裡,倭患大為減輕。但到了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由於實行嚴厲的海禁,驅使一批靠海上貿易為生的中國海商集團鋌而走險,與倭寇合流,亦商亦盜,兼行劫掠,倭患復熾。這期間所謂的「倭寇」,其實大部分都是中國籍的海商,日本籍的「真倭」比例很小,所謂「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為了消除倭患,明廷多次派重兵前往沿海地區剿倭,期間湧現了俞大猷、戚繼光等抗倭名將。
仇英繪《抗倭圖卷》利用橫卷的形式,描繪了抗倭的歷史及其過程,其獨特的構思,巧妙的布局,宏大的場面,生動的表現,精細的刻畫,是中國繪畫史上能夠表現承傳關係的難得的紀功圖卷和記事作品,而在明代表現重大現實題材的作品中,又可以看成是非宮廷而具文人氣象一派的代表。《抗倭圖卷》有著獨特而富有意味的結構方式,用藝術的手法,將對於具體事件的記錄變成了具體事件的表現,從而解決了記事方式中容易出現的就事論事的問題。在吳門風格的影響下,《抗倭圖卷》以一種超於主流的文人的表現方式,又在遠離院體風格的影響下,全面而生動地表現了重大的社會事件,完成了紀功和記事的使命,同時又在藝術上為明代的繪畫史貢獻了一幅難得的精品。其藝術的特色和藝術的成就,既有在一個歷史過程中發展記事性繪畫的貢獻,又有在藝術表現上自立於明代繪畫史的成就。這張《抗倭圖》卷所描繪的畫面上有一隻倭船,上面豎立著一面寫著「日本弘治一年」字樣的幡旗。查日本弘治一年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對照文獻,可推測此圖卷描繪的是當年發生於浙江王江涇的一場抗倭戰鬥,史稱「王江涇大捷」。
明仇英繪《抗倭圖卷》,現藏日本京都大學。畫面從海面出現倭寇船隻開始,由倭寇登陸、燒殺搶掠、居民避難、明軍出陣、水上激戰、倭寇被殲等組畫面組成。


※端陽故事多,端午節快樂:從清代風俗畫中看古代民間端午節民俗
※我們的節日:國畫中的傳統節日端午
※明代宮廷畫家王世昌《俯瞰激流圖 》精賞
※清香怡人的荷花 典雅別緻的古詩,你說夏天美不美
※趙孟頫與文徵明書法都力追晉唐神韻 深受世人喜愛
TAG:紫痕社 |
※俞大猷的隊伍來了!圖解《倭寇圖卷》里的明朝南軍武器裝備
※明蕭雲從 《山水清音圖卷》
※馬和之 南宋《唐風圖卷》
※唐寅 明 《墨竹圖卷》手卷
※明凈平和——趙佶《柳鴉蘆雁圖卷》賞析
※中國畫【 松喬堂圖卷】清 王翚 !
※賞畫 | 馬和之《唐風圖卷》
※弘仁 《曉江風便圖卷》
※趙孟頫《甕牖圖卷》
※明·張瑞圖《後赤壁圖卷》,「書畫同源」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商琦《春山圖卷》,看中國山水的煙雲
※沈尹默《題跋富春山居圖卷》,真功夫
※「怪奇鳥獸圖卷」中的「狗」
※中國畫-黃澥諸峰圖卷,清 朱耷!
※王鐸《枯蘭復花圖卷》題跋
※明 吳彬 十八應真圖卷
※明唐寅 《溪山漁隱圖卷》
※劉寀 北宋《群魚戲瓣圖卷》
※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延禧攻略》《如懿傳》背後隱藏的真相
※明朝《倭寇圖卷》為證,日本近代侵華之前,曾用同樣手段侵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