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延壽詩協 端午寄懷

延壽詩協 端午寄懷

端午寄懷

五 律

郁犁

端午懷屈原

心或有陰霾,行之鬱郁哉。

每年詩繾綣,是日影徘徊。

洗手離騷賦,懷沙天問來。

君歸何事解?塵垢覆蒼苔。

王立君

端午寄懷(新韻)

當日汨羅江,誰知逝水涼?

瀟瀟屈子恨,悵悵世間殤。

志士須銘記,忠魂待頌揚。

國興應鑒史,莫效楚懷王。

小花

端午抒懷(新韻)

汨水嘆悠長,離騷盪滿腔。

香囊藏古意,艾草顯凄惶。

游櫓雙拳緊,舢船一底傷。

風雲揮不去,心雨染紅江。

人生

端午祭屈原 (新韻)

把酒祭長宵,龍舟水上飄。

忠魂從未去,巨浪正飛高。

吾輩承先志,琴心載後滔。

此情誰可鑒,千古賦離騷。

朱金水

重五祭屈原

蒲艾迎端午,人陳野水濱。

祭君沉黍粽,舉棹趕銀鱗。

徒有青雲志,空餘老病身。

休言當益壯,鶴徑滿荊榛。

注:君,指屈原。趕銀鱗,傳說端午節划龍舟是為驅趕江魚使其不得吞食屈原的遺體。

五 律

石光明

端午抒懷

粽飄香氣怡,又到祭賢時。

放逐發清韻,獨醒吟壯詞。

情懷千載頌,風骨萬民思。

浩浩汨羅涌,乾坤仰楚辭。

梧桐

悼屈原

濁淚橫雙袖,丹心酒一瓢。

蒼生天問老,諫客路行遙。

萬里龍舟渡,孤魂湘水潮。

悲風今又起,長發亂飄飄。

李小英

端午寄懷

相思生五月,嫋嫋入兒歌。

筆下鳴悲怨,胸中起素波。

蘭舟吟白髮,香粽置高坡。

荊楚行吟客,離騷又幾何。

紅杜鵑

端午節

今日又端陽,輕風送暗香。

家門懸艾葉,席上飲雄黃。

楚水千年恨,離騷萬載揚。

搖旗催戰鼓,舞墨賦詩章。

大荒行吟

端午有寄

日月聚流年,又逢端午天。

惜哉思歷史,痛定吊屈原。

影逝汨羅水,心遺天地間。

風俗為一祭,食粽賽龍船。

五 律

冰雪晶瑩

永遠的屈原

華夏粽飄香,龍舟九域長。

詩心多輾轉,品格幾芬芳。

求索憑天問,離騷刺骨傷。

高標欽屈子,曲賦大師揚。

潘守陽

端午節感懷

端午祭屈原,冰城到海南。

忠魂昭日月,浩氣感山川。

辭賦千年誦,英名萬古傳。

九州神氣在,塵世敬英賢。

天高雲淡

端午感懷

端陽遍野芳,節至訴離殤。

愛國情千種,思賢淚幾行。

河堤蒿映綠,玉碗粽飄香。

墨客龍蛇走,精神四海揚。

邵永新

端午感懷

汨水泱泱去,屈君傲骨寒。

緬懷思古遠,祭奠念先賢。

詞賦千年誦,英名萬古傳。

悠悠坎坷路,求索勿消閑。

姚綿勝

悼屈原

荊楚縱歌謠,羋平美政朝。

傾情歌浪漫,悲憤賦離騷。

內舉賢能任,修明法度昭。

忠魂天可鑒,千古恨難消。

五 律

童懷勤

端午懷屈原

寂寞汀鷗冷,斜風折翅哀。

君王多好逸,賊子善嫌猜。

散發哭三界,懷沙震九陔。

蒲蒿凄向晚,汨水共徘徊。

拾荒尋高

丁酉端午

又是端陽日,情思到汩江。

離騷悲日月,天問動參商。

愛國春秋永,懷民曲賦長。

而今逢盛世,米粽祭賢良。

冰心玉蘭

端午感懷(新韻)

端陽五月天,日暖海河山。

水剪霞雲景,風梳碧草繁。

忠魂香粽祭,勇士汨羅安。

一曲離騷怨,英名代代傳。

三喬

端午感懷

端午立天罡,汨羅水泣殤。

艾英懸壁頂,香粽堵魚腸。

千載忠心耿,萬年楚韻揚。

大夫魂魄在,保佑中華強。

玉露(高鳳華)

端午感懷

世代祭屈公,江邊覓楚雄。

淚含欽敬意,舟載仰賢情。

赤膽昭明月,丹心顯篤誠。

滿懷憂憤去,化作碧波清。

冰心玉蘭

端午憶童年

夏初雨潤田,端午憶童年。

麥露拂桃面,香包綴布衫。

天真識鳥語,異想遇花仙。

夥伴相陪襯,心怡戲水潺。

五 絕

晴空一鶴

端午感懷

端午粽飄香,清晨艾泛光。

今朝逢祭日,豈忍誦國殤!

拾貝童子

端午有寄

天問知多少,離騷萬古傳。

懷沙投汨水,吾輩敬前賢。

姚俊明

端午感懷

蒼山慕阜幽,汨水怨千秋。

天問無需問,忠魂萬古留。

楊勝維

端午感懷

清高留美譽,今古嘆離騷。

馥郁端陽詠,無如釆艾蒿。

張彥群

端午節感懷

蒲劍藏心愿,香蒿蘊泰安。

民心皆向善,角黍祭先賢。

五 絕

秋楓

端午節感懷

怨念冪端陽,離騷惹痛傷。

憂憂屈子淚,香粽悼賢良。

天使

端午感懷

情系汨羅江,粽香祭九章。

離騷千古唱,屈子美名揚。

少傑

端午抒懷

粽葉沁心香,恆之飄久長。

龍舟傳逸韻,愛國永流芳。

活源齋主

端午節祭屈原

端陽感念多,一詠淚婆娑。

常憶屈原志,悲歌向汨羅。

徐漫

端午感懷

今又到端陽,葫蘆掛兩旁。

踏青尋古迹,莫忘屈原殤。

五 絕

紀紅

端午感懷

盛世慶端午,祥和耀中華。

屈平今若在,采艾也還家。

郎玉宏

端午感懷

街巷粽飄香,風梳艾草長。

登高迎旭日,莫忘祭賢良。

吳玉華

端午感懷

佳節嗅粽香,淚眼兩茫茫。

天問遺千古,拙章泣勇郎。

高鳳華(玉露)

端午祭屈原

離騷唱不休,天地淚同流。

屈子英魂在,芬芳傲九州。

火山

端午抒懷

史岸草荒駝,拾青感念多。

屈原悲憤去,荊楚葬山河。

附 錄

風兒

端午感懷

五色葫蘆四野逢,幼兒騎父笑融融。

彩絲輕繞新人臂,香草斜插壩下農。

竟渡龍舟花百樣,肉鬆粽子味香濃。

懸蒿涯角思屈子,汨水羅江酒一盅。

王者偉東

題屈原投江

當年飲恨壯心寒,未曉投江命勝仙。

倘若詩贏端午夢,龍舟載我上青天。

韓文蓮

丁酉端午感懷

五月輕風裹粽香,葫蘆青艾曳門廊。

蒼天不答斯人問,空把憂思向沅湘。

風鴿

桂殿秋一組·粽香又端陽

(一)

包肉粽,石榴紅。龍舟競渡碧波中。離騷橘頌勾追憶,杜宇聲咽泣殘紅。

(二)

荷浴浪,柳含煙,西湖美景夢中看。菖蒲艾蒿門上掛,遠眺龍舟卷巨瀾。

(三)

憐落蕊,惜蹉跎,喧天鼓樂鬧江河。雄黃兩盞添膽氣,任憑蛇妖影婆娑。

(四)

菖掛戶,艾懸窗,家家裹粽盡飄香。榴花似火枝頭艷,競渡龍舟鬧三江。

(五)

吟橘頌,詠楚辭,投江肉粽寄哀思。西湖邂逅成佳話,又到端陽賽舟時。

(六)

嘗肉粽,飲雄黃,閑吟橘頌淚沾裳。 龍宮屈子清凄否?可有歸途氣如虹。

怡然天一

江城子·鍾情端午續華章

榴花蝶影杏初黃,粽飄香,艾生涼。五色新絲,玉臂綰羅裳。摘卉采英懸疏葉,懷蘭芷,繞荷塘。昭融赫赫祭三湘,汨羅江,斷衷腸。屈子懷沙,星月嘆寒窗。弔古尊賢傳華韻,承龍脈,續端陽。

拾貝童子

鷓鴣天·吊屈原端午感懷

報國無門志未酬,一腔熱血汨江流。離騷天問千秋詠,美譽忠魂九域謳。包香粽,划龍舟,每逢端午緬懷稠。中華強盛民安樂,告慰英靈無憾留。

王立君

端午節祭悼屈原聯

汨水噬忠魂,浪答天問,無道昏君,鬼域仍欺流放客

翰林存傲骨,民唱離騷,有為義士,人間永記棟樑才

插圖源於網路

看完此文用·秒,轉發只要1秒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摘詞選 的精彩文章:

教壇拼打怎輕鬆,甘為人梯獻此生
飛花將進酒,平仄醉詩仙
最喜清風明月夜,開腔一曲唱堯天
綠肥紅瘦惹詩才,未覺春濃夏又來

TAG:詩摘詞選 |

您可能感興趣

延壽詩協 丁香花
父親節:二子延壽茶
風水醫病延壽秘訣!
永明延壽大師圓寂日
《藥師懺》消災延壽!
二十臂普賢延命像與治病延壽的普賢延命法
王鐸《延壽寺碑》柳體楷書
凈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畫傳
草書大師楷書珍品:王鐸《延壽寺碑》
永明延壽禪師:雲駛月運 舟行岸移
最美家鄉河?《延壽溪》木蘭溪支流第一把交椅
明·王鐸楷書《延壽寺碑》賞析
蓮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
西峰延壽院戊戌新春法會安排
字帖 | 王鐸《延壽寺碑》柳體楷書
今日凈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圓寂紀念日!
《延壽寺碑》—— 王鐸唯一傳世的柳體楷書
《延壽寺碑》——王鐸唯一傳世的柳體楷書
《延壽寺碑》——王鐸唯一傳世的柳體楷書
洪本地賢者觀瞻視察西峰延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