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林:誰來批評許江?

王林:誰來批評許江?

近讀《美術報》,看到對許江《視覺那城》和《一米的守望》的討論,讚頌如潮,評價極高,茲引若干用語如下:

「李白式的風格和風度」;

「思想者的氣質和姿態」;

「特別寬闊的視野」;

「通人素質」;

「一個文化人的最高要求」;

「中西文化傳統的詩化的通境」;

「在精神屬性和藝術方法論上融匯中西的道路」;

「當代藝術家對文化作整體觀和價值分析的代表」。

等等。

評論前還有一則介紹:

「許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十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浙江省油畫家協會主席。」

把頭銜和評論放在一起,不知道為了什麼。我想起《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警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之我也。」也想起魯迅關於批評能「罵殺」也能「捧殺」的話。——好在許江本人和鄒忌一樣,頭腦是清醒的,他這樣講:

「我們作為藝術工作者,尤其要堅持的就是剛才大家講的人文學者的立場,批判的精神,警覺的姿態,孺子牛的誠意,沉思的勇氣。」

對於「出書開一天的會」的研討會,對於一片讚揚之聲,他的回應是:

「我想對於一個努力學習著的人,沒有什麼比自己的老師和同道的理解和鼓勵來的更為重要、更為珍貴;對於一個有人文情懷的人沒有什麼比人文學者的稱呼更為重要、更為珍貴;對於一個跋涉者來說,沒有什麼比同鄉的認同和關切更為重要、更為珍貴。」 1

還可以加上一句:對一個有「批判的精神」的人而言,沒有什麼比批判本身更為重要、更為珍貴。

好了,讓我們來讀讀許江罷。

一、關於《視覺那城》

《視覺那城》是許江的都市詩文集,要說思想並非深刻,要說感受的確是細緻入微。比如對杭州西湖的品味:

「湖畔的白晝,總有幾分醉意,尤其是冷雨時節,荒荒的水意浸漫湖山天地,行人彷彿泡在如水的景色之中,品味『游』的感覺,如醉如睡。入晚,湖山渾然一片,更添幾分迷茫。大雪初降,三面雲山素裹,滿湖的水卻深沉入黛,湖山在黑白氣息中完全變化成一份底片的幻覺效果。這晴湖、雨湖、夜湖、雪湖;這如醉、如醒、如痴、如幻,漸次呈現靜謐而無聲的趨向。湖山漸漸遠去,那氣息卻裹著人心四處飄散,正在這樣的時候,一種散漫漂泊之感突然從心深處飄起,人生際遇常懷的感慨,只此一瞬,在淡泊的湖面上化為天涯淪落的心態,此刻,所有微熏之人都在剎那間,與『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漂泊意境相遇」。2

這段描寫前後附圖是1922年的西湖老照片。許江對於城市歷史的記憶、追尋與慨嘆,是《視覺那城》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獨以為全書以杭州書寫最佳,上海次之,北京再次之。而外國城市中則以柏林為最。其歐洲行旅中對德國當代藝術意識形態的分析、亞洲考察中對亞洲時間及後殖民文化的分析,因其具體而深入,乃是藝術家寫作中不可多得的文字。

坦率說,從思與詩、畫與文、個人與城市、人生與文化的關係來評價許江的《視覺那城》,前面所引的贊語用得都沒錯。但閱讀不僅是對書面的解析,它需要深入文字背後,去追問話語言說的起點以及隱含其間的意識形態和權利關係。

歷史不僅是一種行走,也不僅是行走中的追憶和追尋,歷史還是一種追問。追問那些造成歷史的權利意識及合法性與合理性。比如關於北京城的解讀就是如此。許江立足天上,以鳥瞰的方式,覺得北京怎麼看都像一個「國」字。這國字天模的發現,讓許江發出喟嘆:「北京城生就要作國都」,「天命謂之性」,所以對梁思成和華南圭在解放後關於北京城護與拆的庭議,許江是這樣判別的:

「對於年輕的共和國來說,既要養活和平環境下迅速增長的天下生民,又要顯示自身和壯大的力量。這是共和國必須承接的重任!這是首要的國計民生。如何承受這個命運,發顯那個時代特有的凝聚力和激情,『現代化』無疑是最瑰麗宏大的謀劃和口號。這個口號在中國,蛻盡歷史的含義,寄託著純粹的合理而科學解決問題的幻念。合理首當適用,科學必須便捷。適用與便捷既成現代化的指標,城門為交通讓路,城牆為地鐵犧牲,就不足為奇了。」3

許江在這裡強調的國家意識,高懸於所有人之上,卻仍然有一個掌握在誰手裡的問題。如果只要是國家意識就有歷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就不會有對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以及對「四人幫」、米洛舍維奇和薩達姆的審判。我相信對阿富汗巴米揚大佛的炮擊,塔利班也是以國家意識的名義進行的。當梁思成1957年說「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4 的時候,他不是歷史嗎?歷史判斷究竟是以人為本還是以國家為本呢?

對城市的解讀實際上是空間、知識和權利的三位一體,歷史性、空間性和社會性必須加以聯繫。許江以國家為本對城市的解讀之不能讓人信服,其原因在於,城市空間不僅以物質營造的方式存在、以精神想像的方式存在,而且以批判、否定、邊緣、底層、外圍、野地和他者化的社會實踐方式存在著。而後者正是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一書中討論的「第三空間」。這裡充滿統治、服從與反抗的關係,存在著身體、性別和主體身份的問題,是爭取自由和解放的鬥爭的空間。許江《視覺那城》也曾在直覺感受中涉足這一領域,在全書中他寫得很精闢的一段話是:

「七十年前的京海文化之爭,冥冥之間在這裡打了一個結,作為商業欣賞的時尚,兩者都有著一種粉飾的造作,一份設計的刻意,但在北京帶著一種近官的痞味,在上海則帶上一份近商的『嬌』氣。」5

但囿於國家意識形態,許江不可能真正生活在城市的中國的「第三空間」,在關於北京的故事中他這樣寫道:

「2004年秋天,北京的法國年開幕,著名的電子樂手雅爾完成他在午門前的晚會之後,乘一輛摩托,隻身穿過天安門,駛入大廣場,那一幕,靜悄悄,沒有聲息,卻深深刺痛了我。天安門之門是輕易不容一個人穿過的。這座門在我們心中,滋生著現代生活少有的神性,漸漸地帶出我們生命中的某種神性。當我們置身於這個廣場的時候,心中正是被這種神性所深深地感動著。」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呂德安&王艾雙個展開幕 呈現另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清三代、乾隆最賞識畫家作品的領銜朵雲軒2017春拍
嘉德香港2017春拍啟幕 四大精品主題精彩亮相
鄔建安:世說新語
歐風漢骨王根生國畫作品展即將在天津亮相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油畫欣賞:王君瑞、徐偉利、姜竹青、馬志明、蘇新宏、許江作品
現代藝術管窺:許江、朱利安?奧培、王文晴、朱旭紅、劉楊作品
「東方精神」是什麼?許江用「葵」告訴你答案
吳冠中VS許江:一切藝術趨向於詩
送別馬努,也許江湖再無妖刀!馬努,再戰一季可好!
【新展預告】葵頌——許江近作展
一個時代的交響:「葵頌」許江近作展將舉辦
激越與悲愴的絕唱,傳統與現代的衝撞:許江油畫藝術
油畫家許江藝術創作:形制宏達色彩厚重,融匯中西文化內涵
新中式玄關設計,斜暉脈脈,詩詞提意許江南
視覺上的震撼力,空間上的重量感:讀許江油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