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骨骼機器人 讓癱瘓者走起來

外骨骼機器人 讓癱瘓者走起來

「外骨骼機器人」幫助癱瘓病人林寒直立行走。

雙腿癱瘓,一生只能與輪椅相伴的人想站起來怎麼辦?福音來了!電子科技大學用5年時間研發出了一款名為「助行外骨骼機器人」的設備。這個機器人,猶如科幻影片中「鋼鐵俠」身上的「盔甲」,可按照使用者的指令,幫助其站立、坐下和自如行走。

「助行外骨骼機器人」是近年來四川科技飛速發展的縮影,也是人機交互智能轉化的顯著成果。未來,該款機器人將在服務社會經濟、保障健康等方面做出貢獻。

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研發人員表示,下一步,這款設備將升級為更加智能化的「第四代」,「只要使用者身體前傾,機器人就能帶動其行走,身體直立,機器人就會停下,並實現自如上下樓。」

案例說明:

/ 意外墜樓 /

雙腿癱瘓,感覺「這輩子都完了」

28歲的林寒是四川自貢人,幾年前在福建「做工程」。2013年底的一天,因為腳下踩空,林寒從4樓摔到了1樓,墜落時,剛好砸在一塊廣告欄上,「咔嚓」一聲,林寒昏了過去。等林寒醒過來時,他發現自己已躺在福州一家醫院的病床上。醫生告知的結果是:「腰椎斷裂,神經嚴重受損,下肢癱瘓。」

回憶起當年那一幕,林寒說,當時的感覺是「這輩子都完了」。

在這家醫院住院半年後,林寒被接回了四川。他說,那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由於下肢癱瘓沒有任何知覺,大小便失禁讓他備感難堪,每天都要由母親來照顧自己,心裡非常愧疚。「也特別不想出門,不想面對外人看我的眼神,也不想跟人交流,覺得不好意思,難受。」林寒說。

/ 驚喜來臨 /

穿上外骨骼機器人,能自如行走

2015年,林寒的家人將他送到了四川省一康復中心。

2015年8月的一天,林寒正在床上進行訓練,醫生突然來說,電子科技大學一個團隊研發了一款設備,可以幫助癱瘓者站起來並實現行走。

「當時醫生說,研發人員來醫院找了患者試用,問我想不想試一下,我就說試一下吧,當時也沒抱多大希望。」林寒回憶,第一眼看到這款設備的時候,只感覺它「有些笨重,不知道是否有用」。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通過胸部、腹部和腿部的幾條綁紮帶,林寒將這款設備穿在腰上。工作人員遞給他一雙肘杖,教了他肘杖的使用方法。穿戴好後,坐在輪椅上的林寒摁下了肘杖上的按鈕,「機器人」將林寒的臀部抬起來,直到將他抬到站立狀態,並依靠肘杖穩穩站住。

「現在回想起來,我說不出當時的心情,反正不是頭腦一片空白……」林寒想了想,「我就感覺,終於站起來了,我本該是站著的人」。

看著林寒站起來,工作人員請他再次按下行走的按鈕。林寒摁下按鈕,右腿被足底的鞋緩緩抬起,往前邁了一步,緊接著,左腿被抬起,又往前邁了一步。「因為腿部沒有感覺,所以對行走沒有概念,要保持平衡,需要手上的肘杖及時跟上。」林寒說。

/ 重拾信心 /

「身體在恢復,心情也好了很多」

5月24日,電子科大外骨骼機器人研發工程師說,林寒當時使用的是該機器人的初級版本,「因為人體的各項數據未能完全統計,所以部分身高無法匹配的患者使用不了。」後來,研發團隊根據各種不同類型的身高、體重需求,做了進一步完善,並研發出了第三代版本。現在,使用者只需要一至兩天,就能真正實現「人機交互」「人機合一」。

2015年9月,林寒被邀請參加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開幕式,並依靠外骨骼機器人進行了聖火傳遞。這一幕,讓全國觀眾為之動容,也讓無數腿疾患者看到了希望。

林寒也決定,從此成為一名電子科大外骨骼機器人研發團隊的志願者,並從醫院搬到了天府新區,租下一套房子,每天自己搖著輪椅到研發團隊的公司進行試驗和康復鍛煉。

「我現在感覺身體明顯有變化,心情也好了很多。就拿大小便來講,以前完全沒有知覺,現在恢復到95%以上了。」林寒笑著說。

外骨骼機器人·研發

「我國擁有了國際領先水平」

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研發人員表示,研發外骨骼機器人的想法,是在2008年開始的。

外骨骼機器人的用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針對對康復需要補償的人,由機器帶著人的關節運動;另一方面,是機器隨著正常人的運動而運動。雖然外骨骼機器人設計的初衷,是機器帶著人走,但電子科大研發團隊一開始要做的,是外骨骼機器人如何像人一樣走路。

「我們僅僅是用了5年時間,便研發出了第一款產品。」程都介紹,在研發這一款產品時,由於中國人的身高、體重以及肢體行動方面與外國人有區別,而此時的國外技術也是正在摸索,核心技術一片空白,所以,研發團隊一切只能從零開始。

「最大的難題,首先是實現正常人穿戴這個產品後的行走數據統計和輸出,需要根據正常人的運動數據來實現人機交互;其次,是收集腿疾患者的數據搭建系統平台,通過機器的數據分析,來驅動產品的運轉,帶動腿疾患者實現運動。除此之外,偏癱的人會有足下垂的狀況,我們也研發了適用於足下垂的智能鞋。」

外骨骼機器人從基礎版本,到如今的第三代,再到正在研發中的第四代,中間經歷了機械、電子、醫學、人工智慧等學科的高度配合,突破了很多難題,一步步搭建起了擁有電子科大標籤的完整系統平台和核心演算法。

外骨骼機器人·未來

「人機相融,幫患者上樓下樓」

5月24日,電子科技大學創新中心一樓的辦公室內,林寒在程都和研發工程師的幫助下,穿上了一款第三代的外骨骼機器人。林寒穿戴著外骨骼機器人,輕鬆站起,沿著辦公室平穩地行走了幾圈後,又自如坐下。

林寒身上的外骨骼機器人,這套系統由電驅關節、機械連桿、智能鞋、腰部支撐及綁縛附件等組成,通過這些部分的協同工作,輔助林寒自如行動,「腰部背包,相當於一個計算機,患者的所有信息都被收集到這個計算機里,最終實現人機合一,完成站立、原地轉彎、平視行走等動作。」

目前,根據患者需求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行走動作主要是先邁右腿,待技術成熟後,會根據不同的需求改變邁腿的習慣,同時會收集大量不同患者的數據,從而計算出不同的需求,逐步設計不同的驅動性能,最終實現各類腿疾者與機器相融。

「我們正在研發的第四代,可以通過感測器感知人體的運動意圖,然後把信息迅速傳遞給計算機,並通過控制模塊傳達命令行走。」這款機器人,將變人體被動邁步,到主動邁步。

也就是說,只要人體有一個前傾的動作,大腦里有主動前行的意圖,機器人就會輔助他前行。人體只要直立,機器人就能準確明白停止的命令。同時,研發人員正在研發上下樓的觸發裝置,實現幫助患者上下樓的功能。

(本文來源:華西都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匠說機器人 的精彩文章:

關於古代機器人

TAG:意匠說機器人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想一輩子癱瘓就動起來最全面的腦外傷下肢訓練附圖解一
穿上法國人開發的機器人衣服 癱瘓病人也能行走了
機智過人:癱瘓12年,外骨骼機器使她首次站立行走
男子斜躺玩手機差點癱瘓,頸椎病還不重視起來?
癱瘓12年,外骨骼機器使她首次站立行走 | 機智過人
流浪狗車禍癱瘓,爬回門口無人理睬,好心人的一句話讓人羞紅了臉
奇蹟:男子癱瘓多年,一台外骨骼機器人,讓其重新站立行走
解放軍又裝備新型導彈,外觀酷似機槍子彈,可癱瘓一千公里外機場
手機可以使我們的頸椎反弓——頸椎反弓嚴重了會讓人癱瘓
我車禍癱瘓後老婆天天玩手機,我砸了她的手機,後悔不已
天塌下來,有我頂著!男子抱著癱瘓妻子開大貨車,邊掙錢邊照顧她
科研工作者讓患有脊髓損傷的癱瘓小鼠再次行走
他們剛結婚妻子就意外癱瘓還無法生育,老漢的行為感動了所有人!
脊柱里裝上小電腦,或許可以讓癱瘓者重新站起來!
少女出車禍癱瘓 病床邊出現陌生痴情男子 家人趕都趕不走
神奇的大腦植入物可以幫癱瘓患者找回知覺
天外飛來一狗!大媽遭砸到癱瘓 整棟住戶無辜挨告
英女子突感脖子僵硬就醫,檢查還沒做完就起不來了,全身癱瘓嚇懵
太硬核!學員跳傘嚇到雙腿癱瘓,教官一把將其拎起丟出飛機
癱瘓病人福音!法國科企研發仿生機械裝置,助半身癱瘓者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