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腫瘤患者需要到ICU治療?
你永遠無法知道,腫瘤病人會給你帶來怎樣的驚奇!
作者丨四川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 徐珊玲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議論,說腫瘤患者沒有必要到 ICU 去,因為受苦又花錢,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很難講清楚,但一般來講,腫瘤終末期患者確實是不建議入住 ICU 的。
國內外經驗都告訴我們,如果腫瘤患者在這次疾病加重之前三個月已經是卧床不起,或者是只能行姑息治療,那麼對這部分患者並不建議進行過度的治療而是主張在家屬陪伴下進行舒緩治療,並給予充分的臨終關懷。
但是作為一個在西南地區最大的腫瘤專科醫院工作的 ICU 醫生,多年的從業經歷,使得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究竟哪些腫瘤患者在入住 ICU 後可以從中獲益?對於危重腫瘤患者,我們的選擇難道就真的只有放棄一條路可行嗎?我想給大家講兩個患者的小故事。
故事一:
周一,病房醫生告訴我,前段時間在我們科治療的一個腫瘤患者出院了。
雖然我一直在關注這個患者的變化,知道最近很快就會出院,但聽到這個消息還是非常高興,感覺又是一個小確幸,這樣的小確幸是伴隨著我快樂工作的動力。
這個患者是個五十多歲的男性,因為氣緊,呼吸困難從成都另一家醫院轉到我們醫院,檢查提示患者胸腔里充滿了胸水。
為了明確腫瘤性質,更好地治療,胸外科醫生進行了手術。術中發現患者左側胸腔內全是大小不等的腫瘤結節,左肺已經被壓縮得毫無功能,幾乎已經被判死刑。
然而在我們嚴密的監護下,經過兩天的 ICU 治療,患者竟奇蹟般地好轉,順利回了病房。
再次見到患者是一個月以後了,我值夜班。
腫瘤科醫生電話告訴我,一個腫瘤患者高熱、呼吸困難,但是患者已是晚期,是否有必要轉到 ICU。
考慮到患者家屬患者非常積極,只好轉科,但是患者轉到 ICU 時已經陷入深昏迷,各項指標都非常糟糕,我們立即給患者插上了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等治療。
再次跟家屬交流,由於上一次的入住 ICU 經歷,我們彼此之間已經認識。雖然患者這一次病情很重,可是上一次的起死回生使得家屬對我們仍然抱有極大的信心和期望。
我直接告訴患者妻子,患者病情晚期,右肺感染,左肺完全不張、縮成一團,沒有一點功能了,建議她這一次一定要讓遠在外地當兵的兒子回來看看自己的爸爸,患者妻子談話前帶有期望的眼神瞬間暗淡下來。
隨後的治療,我們仍然竭盡全力,和腫瘤科醫生一起制定治療方案。儘管我們一再告訴家屬盡量做最壞的打算,患者的妻子和兒子卻仍然沒有放棄,非常配合我們的治療。
我們每天都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進行評估,奇蹟卻在一天天過去後出現了。經過一周的治療患者體溫逐漸下降,呼吸好起來,各項指標也慢慢好轉,最終完全清醒,拔除了氣管插管回到了普通病房。
該患者胸部CT(2月20日)
該患者胸部CT(3月9日)
故事二:
一個剛大學畢業的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去年診斷惡性程度非常高的的淋巴瘤,已經經過多次化療。入住我們科時呼吸衰竭,需要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經過 5 天的治療病情持續惡化,家屬已經萌生了放棄的想法。
這樣的病人還需要積極搶救嗎?
我和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需要對患者再評估,我們帶著轉運呼吸機,和家屬冒著巨大風險給患者再做了一次 CT,結合患者病情,考慮患者肺部感染是臨床較為少見的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給予了復方新諾明治療,患者病情很快得以控制,幾十塊錢的葯救了這個年輕的生命。
該患者胸部CT(2月13日)
該患者胸部CT(2月22號)
由此看來,有些病情嚴重的危重腫瘤患者入住 ICU 還是存在一線生機的,那麼究竟哪些腫瘤患者需要到 ICU 治療呢?
常規來講,需要入住 ICU 的腫瘤患者一部分是術後需要嚴密監護術後併發症的患者。腫瘤手術相對複雜、時間長,尤其是高齡患者,術前合并症多,所以術後需要進入重症監護病房,讓圍手術期更安全,幫助患者能渡過手術的難關。
另一部分是腫瘤治療期間需要嚴密監測或需要短期各種器官生命支持的腫瘤患者。比如頭頸部淋巴瘤患者,帶著氣管插管在 ICU 進行化療;各種腫瘤危急重症,如腫瘤治療期間出現白細胞減少、發熱、感染、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經過幾天或短期的 ICU 治療就有可能康復的合并急性可逆性疾病的患者。
還有一部分讓家屬糾結,使醫生難以判斷預後的患者,到底入住 ICU 能不能獲益?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兩個病例,按照一般原則判斷,似乎入住 ICU 已沒有必要,但是最後患者卻恢復出院。因此面對這樣的重症腫瘤患者時,我們需要告知家屬根據國內外腫瘤醫院 ICU 的經驗,當無法判明這個危重腫瘤患者的預後時,可以在入住 ICU 後至少經過 3-7 天的積極治療,並且非常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醫生要積極動態評估患者,治療好轉可以繼續積極治療,若評估治療無效則應及時告知家屬選擇臨終關懷。
美國著名的重症醫學雜誌(Critical Care Medicine)曾經發表過這樣一篇文章,標題是——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這個(腫瘤)病人會給你怎樣的驚奇!是的,在面對危重腫瘤患者時,即使患者病情非常危重,也不要輕言放棄,患者若有機會入住 ICU,應盡量在 ICU 接受至少 3 天的全力救治,然後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評估。
專家及醫院簡介
徐珊玲
四川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危重病研究室主任
副主任醫師, 四川省醫學會重症醫學專委會青年委員。2001 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2001.9-2005.7在四川大學華西臨床學院內分泌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2005.7至今在四川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2009年6月-2009年11月美國新墨西哥大學Lovelace呼吸病研究所訪問學者,從事細胞內分子信號傳導領域的研究,重點對應激相關信號通路進行研究。2014年經衛生廳選拔赴義大利錫耶納大學醫院重症醫學科臨床研修。近年來發表文章十餘篇,其中SCI文章5篇。在科研方面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兩項四川省衛生廳課題,作為主研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
四川省腫瘤醫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集腫瘤治療、預防、科研、教學,康復為一體的腫瘤專科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創建於2001年,是四川省最早在專科醫院設立的綜合性專業重症監護治療科室。現擁有一批高素質的醫護專業人員,同時又是一支年輕化、朝氣蓬勃的隊伍。團隊目前包括醫師,護士,臨床藥師,臨床營養師、護工等。現有醫護人員共8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8人,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16名,省衛計委學術帶頭人1名。四川省重症醫學會常委及委員3名,省重症醫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四川省重症醫學會護理學會副主任委員2名,多人通過衛生廳國際交流合作的選拔,已完成北美及歐洲培訓人員3名。
目前可開展無創及有創機械通氣、床旁纖維支氣管鏡診治,實時床旁超聲評估,營養支持、床旁腎臟替代治療(CRRT)、無創及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等多項技術。對各種類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不僅承擔著全院高危腫瘤患者術後監護、術後出現併發症患者的搶救和器官支持治療。同時承擔放療後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射性肺炎、化療後腎衰竭和各類重症感染的患者的救治。重症醫學科在危重腫瘤患者的圍手術期複雜重症管理,膿毒血症、急性肺損傷、呼吸支持、營養代謝評估及支持、心肺復甦後高級生命支持等治療方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在提供優質臨床服務以外,學科已逐漸成為醫教研一體的學科,承擔了廣西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和成都醫學院臨床腫瘤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工作。承擔四川省衛生廳住院醫師腫瘤學規範化培訓任務。學科還廣泛開展了各項國內領先的臨床科研和基礎科研。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承擔衛生廳基金資助。近年來發表SCI論文十餘篇,學術影響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Crit Care Med. 2007 Mar;35(3):808-14
Crit Care Med, 2010; 38:9 –15
Crit Care Med 2007 Mar;35(3):965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體檢查出肺結節,離肺癌還有多遠?
※震驚!80%門診腫瘤患者是晚期或進展期
※10年,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走過了這些征程
※以身試藥?開什麼玩笑!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究竟哪些人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哪些房顫患者需要抗凝治療?
※哪些抑鬱症患者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子宮肌瘤,需要治療嗎?
※孕期血管瘤有什麼危害?需要治療嗎?
※女性患乳腺增生需要治療嗎?患者應注意哪些事項?
※乳腺癌病人西醫治療夠了嗎?還需要靠中藥嗎
※腫瘤的放療是怎麼回事?哪些腫瘤需要放療?
※腎病患者尿蛋白3+如何治療?醫生表示需要先解決這個問題
※腎囊腫需要做哪些檢查?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腺肌症手術前為何一些患者需要做診刮?
※家裡有肺癌患者,需要學習哪些急救措施?
※很小的腦腫瘤會自己消失嗎?需要治療嗎?
※為了確診頸椎病,需要做哪些檢查?CT還是核磁共振?看完你就懂了
※患了脂肪肝怎麼辦?需要吃藥治療嗎?
※抑鬱症治療需要注意什麼?
※腎病醫生:腎囊腫不一定需要治療,原因你可能並不知道
※感染HPV後需要治療嗎?
※子宮肌瘤是怎麼得的?需要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