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在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今社會,太多子女紛紛以工資、家庭為借口,將父母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對他們身體的衰老、內心的孤獨不聞不問,忘記了他們養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勞任怨。

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藏地有一句俗話:「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頭一樣堅硬,對父母總是無所謂;而父母的心,卻像水一樣柔軟,始終惦記著孩子。就算孩子已四五十歲,按理說不需要擔心了,可父母還是放心不下。


面對父母,我們為人子女的,理應捫心自問:真正做到「孝順」了嗎?「孝」字的結構,上是「老」、下是「子」,本義是子女應把父母頂在頭上,可現在又有幾人做得到?


春秋時期的郯子,是孔子的老師。他生性至孝,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眼疾,他便披著鹿皮,前往深山,混入鹿群中。

一日,獵人誤認為他是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告之。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

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古代有這樣的孝子,令人非常敬佩。相比之下,現在很多人做得實在太差。且不說別的,單單是父母在家中叫你,好多人就不能一聽到便應聲,反而慢慢吞吞在做自己的事,將父母的呼喚置若罔聞。甚至即使回應,也是很不耐煩,沒有一點恭敬和孝心。


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觀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觀空了,覺得沒什麼。但從世間道德而言,對父母的孝敬不能缺少。

唐朝有個懶殘和尚,可謂一代高僧。因母親就生了他一個獨子,他責無旁貸地負起孝養父母的責任。有時他窮得一文錢也沒有,為了不讓年邁的母親挨餓,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當了,買米回來養親。後來他在詩中也寫道:「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從過去大德的歷史來看,他們對父母是有執著,但這種執著並未影響他們成道。而如今有些人,出了家以後,對父母一點孝心也沒有,這是極不應理的。

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其實,不僅儒教推崇孝道,在佛教中,「孝養父母」也是最基本的善法。像《父母恩難報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堪稱「佛門孝經」,經中詳細描述了父母恩重難酬,做兒女的應當如何報答。

佛教不管小乘、大乘,均認為父母是嚴厲對境,假如對其造業,果報相當嚴重。尤其是作為出家人,為了孝養父母,甚至可將信眾供養自己的錢,給父母使用。佛陀時代就有位阿羅漢,父母非常貧窮,他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於是請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並作開許:「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


佛陀還親口說:「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慾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


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報答父母的恩德都不能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文化 的精彩文章:

注意!晚上千萬不要吃它,再喜歡也要戒口!除了姜還有…
命運靠自己轉彎!
早上好,金子般的八句話,精闢!送給我的朋友圈
「家」因包容而幸福!
孩子几点出生,决定他一生的性格!

TAG:道家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秋瓷炫的兒子入韓國籍,自圓其說原因太暖心,網友:真是苦了天下父母心!
冠心病癥狀早知道,別讓父母心難受
可憐天下父母心,汶川地震後失去孩子的媽媽,現狀令人心酸淚奔!
你對蛙兒子的惦記,其實跟父母心無關
慈禧太后也會吟詩,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便是她作
可憐天下父母心,明星遇到這樣的孩子也心酸!
父母心中的孩子
老狐狸的父母心
吳昕為渣男前任和父母心生芥蒂,何炅的一番話讓她勇敢面對情殤
父母心頭肉 行車時如何令孩子更安全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可憐天下孩子心?
母女爭吵後先後墜樓身亡,天下父母心遭遇兒女玻璃心如何才好?
養娃得心梗不是段子!多養娃致父母心血管病風險明顯增加
霸道兇殘的藏獒,也有一顆母心,照顧小獒太細心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可憐天下父母心,成龍吳綺莉看到她這樣不知道該怎麼心疼
這3生肖的孩子對父母心懷感恩,未來既爭氣也成器,父母臉上有光
孩子吃飯愛發獃,父母心疼又無奈,看了這些才知道原因所在
你還記得自己因為什麼事打過孩子?網友:打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來看看網友們如何花式養蛙